-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生死絕戀 版權信息
- ISBN:780199860
- 條形碼:9787801998606 ; 978-7-80199-860-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死絕戀 本書特色
革命時代中浪漫邂逅,艱難歲月時相濡以沫,風暴來臨時不離不棄。李立三與民國愛人李莎為愛堅守,絕美的愛情之花在鐵與血的政治風暴中怒放……
生死絕戀 內容簡介
該書以李立三、李莎兩人的感情生活為主要背景,描寫了他們從相識、相知、相戀,到組成一個國際家庭所經歷的坎坷和磨難,以及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所折射出的這一小家庭五味雜陳的現實生活。書中尤其生動刻畫了李莎這一位偉大的俄羅斯女性,對李立三忠貞不渝的愛情,讀后不禁令人為其所作所為而軟佩和感動。同時,也使讀者從另一角度了解到李立三更加真實的一面,體味其在家庭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
生死絕戀 目錄
**章 同李立三相識相愛在莫斯科
出生在俄羅斯的貴族之家
李立三慧眼識珠
似曾相見不相識
李立三給她取了個中國名字:李莎
第二章 李立三蒙冤入獄 李莎放棄團證救丈夫
黑海之濱度蜜月
丟失公文包惹大禍
李立三和王明的舊怨新仇
王明、康生乘機陷害李立三
李立三入獄,李莎不要團證、要丈夫
監獄苦尋李立三
十月革命的禮物:李立三回家了
第三章 李立三受誣 李莎協助他寫《李立三自述》進行申辯
鐵窗苦斗:李立三在獄中紀實
協助李立三寫《自述》,為他和中共中央辯誣
經歷蘇聯衛國戰爭的考驗
女兒英男出世
救助患難中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第四章 李立三回國 李莎別母攜女,與他團聚在哈爾濱
除夕傳來喜訊:李立三當選中共中央委員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立三路線”作了結論
在黨的七大毛澤東為李立三“競選”
李立三托郭沫若帶信給黨中央
李立三歸心似箭
兩地相思,兩心相印
東北戰火又起,李立三寫信勸李莎盡早啟程
李莎告別祖國、母親,攜女兒來到中國
第五章 夫唱婦隨 他們在北京建立了和諧、幸福的國際家庭
第六章 李立三受屈罷官 李莎對他開導勸慰
第七章 李立三第三次復出 他為全家人立下座右銘
第八章 中蘇對抗 李莎放棄蘇聯國籍加入中國籍
第九章 紅色之途 李莎說他“成了真正的中國人”
第十章 為李立三平冤 李莎過了12年牢獄、監禁生活
第十一章 矢志不移 晚年喜作黃昏頌
不是結尾的結束語
李立三自述(1940年)
后記
生死絕戀 節選
章
紅色之旅
李莎說她“成了真正的中國人”
1965年,李立三、李莎有過一次紅色之旅,他們游
覽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搖籃上海、人間天堂杭州、星火
燎原的革命圣地井岡山、六朝古都南京。飽覽秀美山川、
感受古老文化和接受革命傳統的教育。李莎說:“我現
在成為了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了!”她為生活在中國這塊
美麗的土地上而感到幸福。
心系井岡山
這次意義深遠的紅色之旅,是從對井岡山的向往引發的。
井岡山是毛澤東創建的**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是毛澤東首先把武裝斗爭的重心轉向農村的地方;
井岡山是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馬
克思主義的思想發源地。所以李莎很早以前就向往井岡山,李立三很久以來
就心系井岡山。
帶子女上井岡山,是他們共同的夙愿。1964年7月已定好了行程。當時,
由于幾個孩子的學校沒有放假,李立三和李莎先行到達青島等候。不料國際
風云突變,當孩子們來到青島時,8月4日,美國制造了北部灣事件,將侵越
戰爭擴大到越南北方;同時對我國東南邊境和內地進行偵察和轟炸破壞。為
防不測,應對形勢,只好暫時放棄井岡山之行的計劃,從青島返回了北京。
又過去一年,1965年7月,中共中央華北局在山西太原召開務虛會,傳
達學習中央有關指示、文件,研究總結前段工作經驗;安排部署今后工作計劃。
會后與會人員到五臺山參觀。本來,李立三也想到五臺山看看。就在這個時候,
接到了李莎的電話:“英男、雅蘭都放假了,毛毛高考也結束了,這是我們全
家人上井岡山的絕好機會。”就這樣,李立三放棄了上五臺山的意愿,決定回
北京同夫人、孩子們一起上井岡山。
“天上辰星皆拱北,地下無水不朝東。”李立三常以這副對聯比擬當時國
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大好形勢。他向李莎和孩子們解釋,世界上一切革命的人民,
都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紛紛來北京,朝拜毛主席。借以說明以毛澤東為首
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的革命路線無比正確,得到了各國革命人民的公認。李立
三的言傳身教,使李莎和孩子們對毛澤東更加崇拜,對井岡山更加向往。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關于糾正黨
內的錯誤思想》等毛澤東的著作,李莎已多次讀過。李莎對井岡山這塊紅色
的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愛慕之情。
李莎是一位非常細心的人,她對井岡山之行作了周到的準備。帶了《毛
澤東選集》,帶了足夠的衣物,帶了她同李立三幾個月的工資積蓄。她向陪同
人員交待:這次到井岡山不是因公出差,而是旅游度假、參觀學習,交通食
宿完全自費。一切準備就緒,7月下旬,李立三、李莎、英男、雅蘭、毛毛在
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開始了井岡山之行。全家人要親自尋訪毛澤東在這塊土
地上的革命足跡,親眼看看這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
參觀中共誕生的搖籃
紅色之旅的**站是上海。在上海,李立三、李莎和他們的孩子們受到
熱情的接待。
在上海,李立三、李莎~行參觀的**個地方是中共一大會址——中共
誕生的“搖籃”。這是一座具有20世紀20年代上海市典型民居風貌的磚木結
構的石庫門建筑。室內陳列有當年一大的有關資料、照片等,已被列為全國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出席會
議的代表13名,代表著湖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廣東等地50多名黨員。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