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038486
- 條形碼:9787543038486 ; 978-7-5430-3848-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武漢出版社出版
★該書獲得“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張之洞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等。著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全書按照公文(奏議、電奏、公牘、電牘)、書札(包括家書)、專題著述(勸學篇、書目答問、讀經札記、論金石札等)、詩文作品(古文、駢體文、詩詞)和弟子記的順序排列
★以北平文華齋一九二八年刊刻的王樹枏編《張文襄公全集》為底本
★編輯組親赴湖北、湖南、河北、北京等18個省市的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方志館、文史館及有關高校、科研機構收尋
本套書由著名的中國經濟史學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德馨教授主持編輯。1987年6月,該書開始策劃;1989年4月,該書編輯組成立。20多年來,在趙德馨、吳劍杰、馮天瑜、周秀鸞等專家、學者努力下終于完成編纂。1991年和1996年,本套書被列為國家“九五”、“十五”出版計劃重點圖書;2004年10月,被納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代文獻重點工程項目;2007年,清史專家一致評定該書質量為優。
這套全集被納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之一。收錄文獻共14453件,比底本《張文襄公全集》多7802件,比1998年“冀版”《張之洞全集》多3473件。
《張之洞全集》出版的背后是大量艱辛的努力,僅就文獻收集,凡張之洞到過的地方或藏有其史料之處,編輯組都要親自去,曾赴湖北、湖南、河北、北京等18個省市的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方志館、文史館及有關高校、科研機構收尋。
專家指出,作為清史文獻叢書之一的《張之洞全集》編纂工程完成,將為清史研究增添一部迄今為止收文*豐富、編輯較為精審的張之洞著作合集。該書在吸收前人經驗和成果基礎之上,找出新觀點、挖掘新的歷史文獻,是一部質量上乘之作、精品之作。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內容簡介
晚清重臣張之洞身經五朝,親歷了中國近代社會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在諸多領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是毛澤東提到的少數幾位不應當忘記的近代中國人之一。本書以北平文華齋1928年刊本《張文襄公全集》為底本,補充了大量史料文獻,進行了精心點校。全書收錄張之洞的文獻16000余篇,分奏議、電奏、家書、《勸學篇》、《讀經札記》、詩集等15項編排,不分卷次,共12冊,1200萬字。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目錄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節選
張之洞全集(全十二冊) 作者簡介
趙德馨,1951年畢業于中原大學(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系,留校任教。1953-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史專業研究生,師從歷史學家尚鉞教授和經濟史學家傅筑夫教授。畢業后回校任教(其間,1965-1973年在中共湖北省委理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1973-1979年在華中農學院政治部工作)。
著有《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講義》(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日本雄渾社1971年出版日文本,美國東西中心1969出版英文節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綱要》、《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教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199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專題大事記》(1949-1991)、《中國經濟史辭典》、《財經大辭典·經濟史編》、《湖北省志·工業志稿》、《近代中西關系與中國社會》、《毛澤東的經濟思想》、《楚國的貨幣》、《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國經濟通史》、《張之洞全集》等。另有經濟學、歷史學、方志學論文10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