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抑郁癥合理用藥590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740319
- 條形碼:9787506740319 ; 978-7-5067-403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抑郁癥合理用藥590問 本書特色
合理用藥至關重要,答疑解惑指點迷津,明明白白用藥,輕輕松松治療。
抑郁癥合理用藥590問 內容簡介
本書以問答形式詳細解答了抑郁癥一般問題、抑郁癥如何合理使用西藥及中成藥,并對難治性抑郁癥、抑郁癥伴發癥狀、軀體疾病伴發抑郁癥和兒童、婦女、老年人抑郁癥,以及抑郁癥的復發如何選擇藥物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解釋。其中內容涉及治療抑郁癥藥物和相關藥物的用法用量、治療效果、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停藥反應等問題,并解答了除西藥以外的各種治療抑郁癥方法與藥物的配合問題。全書內容解答清楚明了、細致全面,適合抑郁癥患者閱讀參考。
抑郁癥合理用藥590問 目錄
1.什么是抑郁癥?
2.什么是情感障礙?
3.什么是雙相情感障礙?
4.抑郁情緒、抑郁狀態指什么?與抑郁癥有何區別?
5.抑郁癥屬于精神疾病嗎?
6.抑郁癥會不會導致患者頭腦混亂、喪失理智呢?
7.抑郁癥的患病率高嗎?
8.抑郁癥的起病年齡有什么特點?
9.男性和女性抑郁癥的患病率有差別嗎?
10.抑郁癥的疾病負擔是不是很重呢?
11.是否有很多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呢?
12.為什么會患抑郁癥呢?
13.抑郁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是什么?
14.什么是5-羥色胺(5-HT)?
15.抑郁癥與腦內5一羥色胺的改變有關嗎?
16.抑郁癥會遺傳嗎?
17.早期的養育環境與抑郁癥的發病有關嗎?
18.人格因素與抑郁癥的發病有關嗎?
19.抑郁癥起病有哪些誘發因素?
20.是不是抑郁癥發病前都有誘發事件?
21.有人覺得患了抑郁癥很沒面子,這樣想對嗎?
22.抑郁癥是“小心眼”、“想不開”嗎?能夠治療嗎?
23.抑郁癥的患者住院治療,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24.住精神病醫院是不是很可怕,病人會不會越住越重?
25.抑郁癥患者的情緒低落通過家人的安慰是不是能夠好起來?
26.抑郁癥不用藥也可以緩解嗎?
27.為什么同1種抗抑郁藥會有不同的名稱?
28.抑郁癥患者常怎樣描述自己的心情?
29.抑郁癥患者的心情在一天之中會有不同嗎?
30.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別人能看出來嗎?
31.抑郁癥患者的面部表情是否總是痛苦的?
32.抑郁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33.什么是抑郁癥*主要的癥狀?
34.情緒低落的表現是什么?
35.強絕望感是抑郁癥的表現嗎?
36.無助感是抑郁癥的表現嗎?
37.患抑郁癥時會產生無用感嗎?
38.自責是抑郁癥的表現嗎?
39.抑郁癥患者會產生自罪的感覺嗎?
40.為什么要警惕病人的絕望感、無助感、無用感和自責?
41.興趣缺乏的表現是什么?
42.愉快感或樂趣喪失的表現是什么?
43.抑郁癥會使人變得感情麻木嗎?
44.抑郁癥患者還有哪些癥狀容易忽略?
45.抑郁癥患者是否會感覺到緊張、不安或恐懼?
46.抑郁癥患者會不會有沖動、傷人的行為?
47.抑郁癥患者會出現精神病性癥狀嗎?
48.抑郁癥患者可以出現幻聽嗎?
49.抑郁癥患者是否會出現不可思議的想法(妄想)?
50.感覺過敏是抑郁癥的表現嗎?
51.抑郁癥患者還有其他的感覺異常嗎?
52.記憶力下降是抑郁癥的表現嗎?
53.為什么有些抑郁癥患者會對過去的事情記得更清楚了?
54.抑郁癥患者會出現注意力減退嗎?
55.抑郁癥患者會感覺腦子反應速度變慢嗎?
56.抑郁癥患者會不會像有些精神病人那樣不認為自己有病呢?
57.抑郁癥會伴有哪些軀體癥狀?
58.什么是“隱匿性抑郁”?
59.抑郁癥患者會有哪些睡眠障礙的表現?
60.抑郁癥患者的食欲紊亂會有哪些表現?
61.抑郁癥患者會出現性功能方面的癥狀嗎?
62.抑郁癥會導致自殺嗎?
63.與自殺相關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64.自殺有哪些預兆呢?
65.老年入患抑郁癥有什么特點?”
66.“更年期”抑郁有什么特點?
67.醫生診斷抑郁癥主要通過“談話”可靠嗎?
68.抑郁癥能不能通過化驗及儀器檢查出來?
69.是否能根據心理測查或量表評定結果診斷抑郁癥?
70.情緒不好就是抑郁癥嗎?
71.如何判斷抑郁癥的嚴重程度?
72.抑郁癥診斷的一般標準有哪些?抑郁癥的典型癥狀和附加癥狀指什么?
73.親人去世導致的抑郁情緒與抑郁癥有什么區別?
74.生活順利了抑郁癥患者的情緒低落會不會就消失了呢?
75.抑郁癥的情緒低落會不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減輕?
……
合理用藥
預后和康復
抑郁癥合理用藥590問 節選
基礎知識
1.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屬于情感障礙的范疇。情感障礙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抑郁發作。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或郁悶、愉快感減低,興趣減少、精力減退、容易感到疲勞、活動減少、自信心差、自我評價較低、悲觀等,生活中可表現為“能力減退”,例如學習或工作效率下降。還有一些患者以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例如失眠、食欲不振、頭痛或頭暈、腰酸背痛等。
2.什么是情感障礙?
情感障礙,又稱心境障礙,是以情緒或心境改變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精神障礙,可伴有相應的認知、行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改變。情感障礙在臨床中有“抑郁癥”(也稱抑郁發作)和“躁狂癥”(躁狂發作)兩種基本表現形式。抑郁癥以持續的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而躁狂癥則與抑郁癥相反,表現為持續的情緒高漲(亢奮)。抑郁癥與躁狂癥可單獨出現,也可以交替出現。
3.什么是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是指既有抑郁發作,又有躁狂發作的一類情感障礙(既患過抑郁癥,又患過躁狂癥)。雙相情感障礙一般呈發作性病程,抑郁和躁狂可反復發作,發作次數可多可少,因人而異。有些患者抑郁發作次數較多,躁狂發作次數較少;也有些患者躁狂發作次數較多,而抑郁發作次數較少。抑郁或躁狂發作病愈之后可有較長時間的正常或健康階段。極少數的患者抑郁和躁狂可循環或交替出現,或在某一個階段中同時存在抑郁和躁狂的表現(混合發作)。
4.抑郁情緒、抑郁狀態指什么?與抑郁癥有何區別?
抑郁情緒與我們平時所說的“不高興”、“心情不好”、“郁悶”類似,可以是人正常的情緒反應。人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會總是高高興興,當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刺激時,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抑郁情緒便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健康人的情緒,無論情緒好與不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抑郁狀態是對患者抑郁情緒作出的癥狀診斷,可簡單地理解為患者的情緒已超出正常限度、已被看作是一種癥狀,即存在明顯的抑郁癥狀,如情緒低落、悲觀、消極等。抑郁癥則是對患者作出的專科診斷的疾病名稱。診斷抑郁癥要滿足一定診斷標準,不是僅僅有較長時間的抑郁情緒就可以診斷為抑郁癥,具體標準可見后面的診斷部分。
5.抑郁癥屬于精神疾病嗎?
有人認為情緒低落是精神創傷的一種反應,不認為是一種疾病的表現。有的抑郁癥患者由生活中的不良事件或應激事件而誘發。因此,抑郁癥被一些人認為是患者“鬧情緒”或“思想狹隘”,而不被認為是精神障礙或精神疾病。實際上,抑郁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應該引起患者本人及家屬足夠的認識或重視,以免貽誤治療。
6.抑郁癥會不會導致患者頭腦混亂、喪失理智呢?
抑郁癥與人們一般所說的精神病(瘋癲)是不一樣的。頭腦混亂、喪失理智或精神錯亂的癥狀通常出現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精神分裂癥患者可表現有明顯的幻覺、妄想和言行紊亂,且患者本人并不認為自己患病,也不會主動求治。抑郁癥患者則不同,患者的言行表現是能被人們理解的,一般不會出現“不可理喻”的情況,不會導致“精神錯亂”的狀態。
7.抑郁癥的患病率高嗎’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據報道,抑郁癥在普通人群中的終生患病率約為10%,這意味著至少有1/10的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個時期可能會患有抑郁癥。
8.抑郁癥的起病年齡有什么特點
抑郁癥多在青壯年期發病,首次發病常在16~30歲之間,但也有些患者發病較晚,例如在更年期或老年期首次發病。
9.男性和女性抑葡癥的患病率有差別嗎?
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別的,抑郁癥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有些研究顯示女性抑郁癥患者比男性約高1倍。為什么會有性別差異,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顯示,這種差異與激素水平的變化、妊娠或分娩、心理或社會應激性事件有關。
10.抑郁癥的疾病負擔是不是很重呢?
由于患抑郁癥而導致的各種負擔的確較重。1998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抑郁癥造成的經濟負擔在發達國家僅次于冠心病,在我國則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后,居第二位。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繼冠心病后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負擔。由于抑郁癥具有高發病、高復發的特點,自殺是其*嚴重的后果,因此患病后不僅會給個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或損失,而且可給家庭、社會造成了較沉重的經濟負擔。
11.是否有很多的抑郁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呢?
抑郁癥如給予及時恰當的治療,則能提高臨床治愈率,但目前診治的情況不容樂觀。相當多的抑郁癥患者從未尋求過醫療機構的幫助。據報道,未曾到醫院就診的患者非常多,其比例可高達80%。未就診的原因大多數為缺少專科知識,很多抑郁癥狀并未引起患者本人、家屬及非專科醫生的重視,情緒障礙被當作普通的情緒問題,大多數軀體疾病伴發的抑郁癥也很容易被忽視,許多患者因此而錯失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良機。也有少數患者和家屬因對抑郁癥或精神障礙有偏見,害怕去專科醫院診治,因此延誤了治療。
12.為什么會患抑郁癥呢?
抑郁癥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確。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和心理一社會因素對本病的發生均有明顯影響。有些病例中,遺傳因素或心理一社會因素對抑郁癥的發生起主要的、甚至是關鍵性作用,而在另一些病例中多方面的因素對抑郁癥的發病共同產生影響。
13.抑郁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是什么?
抑郁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現有的研究表明,抑郁癥的發病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生物化學因素的作用:抑郁癥患者存在生物胺水平或生物胺神經通路功能乃至結構的異常;②神經內分泌功能的改變;③遺傳學因素的影響;④心理一社會因素的影響(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郁癥的關系較為密切);⑤發病前人格因素的影響。
14.什么是5-羥色胺(5-HT)?
5-羥色胺是大腦中非常有用的一種神經化學物質,它的作用主要是傳遞神經信息。5-羥色胺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比如喜怒哀樂、睡眠、食欲和性欲等。從生物學角度講,如果5-羥色胺濃度過低,就會產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病態,比如焦慮、驚恐,*主要的是抑郁情緒,人會整天感覺心情不好等。
15.抑郁癥與腦內5-羥色胺的改變有關嗎?
有些療效確切的抗抑郁藥,可以改變腦內5-羥色胺的水平,這使得5一羥色胺與抑郁癥發病的關系很受關注,因此也提示5-羥色胺的代謝與抑郁癥的發病有一定關系,但其具體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除此之外,大腦內的一些其他神經化學物質,如去甲腎上腺素,也會與抑郁癥有一定的關系。
16.抑郁癥會遺傳嗎?
抑郁癥并非遺傳性疾病,但抑郁癥的發生與遺傳素質有關。家系研究發現,親屬中患有同類疾病的比率遠高于一般人群,血緣關系越近發病一致率越高。在對抑郁癥患者的一些調查中發現,大約40%~70%的患者有遺傳傾向,即患者的家族中存在可疑的或明確的精神障礙或精神衛生問題。因此,抑郁癥患者的親屬,特別是一級親屬發生抑郁癥的危險性要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17.早期的養育環境與抑郁癥的發病有關嗎?
有研究顯示,兒童時期遭受虐待、父母不和、由于分離和死亡造成母愛剝奪等因素,可能導致成人期易患抑郁癥。然而,也有很多患者幼年或青少年期的生長環境與其他健康人并無區別。
18.人格因素與抑郁癥的發病有關嗎?
人格可能影響對緊張性生活事件的評價和反應。曾有人提出,環形人格(以心境反復和持續波動為特征)更易患心境障礙,但目前尚不能肯定兩者之間的病因學聯系。此外,有些人認為性格內向者更容易患抑郁癥,然而臨床中觀察到的情況并非如此。與普通人想象的情況相反,抑郁癥患者中,病前性格開朗、外向者并不少見,甚至多于性格內向者,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抑郁癥并非“小心眼”或“想不開”,反映出生物學因素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
19.抑郁癥起病有哪些誘發因素?
應激性生活事件與心境障礙,尤其是與抑郁癥的關系較為密切。學習或工作中的挫折、家庭關系破裂、被拋棄、失業、貧困、慢性軀體疾病及其他不良生活事件均可能誘發抑郁癥。這些因素被稱為誘發因素,也被稱為“危險因素”,也就是說它們促使了抑郁癥的發病、增加了患病的危險,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
20.是不是抑郁癥發病前都有誘發事件?
據報道,抑郁癥患者發病前大約有90%以上的人有不良生活事件或誘發事件。在誘發事件或誘發因素中,有短期或急性的打擊,也有長期或慢性的挫折。然而,臨床中也觀察到一些患者在發病前并沒有明顯的誘發事件,患者在陷入抑郁之前并無明顯誘因。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