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學物理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37316
- 條形碼:9787030237316 ; 978-7-03-02373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實驗 本書特色
本書采用“金字塔”式的層次化實驗教學體系,在學習物理實驗基本知識,熟悉基本儀器和基本測量的基礎上,采用基礎實驗、綜合與應用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以及基于PASCO科學工作室創新實驗的四級構架模式,編排了實驗項目45個,內容廣泛,深入淺出。這樣的編寫模式既能保證低年級學生通過基礎性和綜合與應用性實驗項目,在物理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得到系統的訓練,又能通過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提高實驗技能,達到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課程教學目標,實踐證明這樣的模式適合并能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要。本教材可作為大學理工科學生的大學物理實驗課教程及物理類專業普通物理實驗課教程使用,根據不同專業的要求,可從中挑選實驗項目。同時,也適合開放式教學,在使用教材時,不一定按本書的編排順序進行,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基礎和興趣選擇實驗項目。
大學物理實驗 內容簡介
《大學物理實驗》是理工科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實驗課程。本書是在總結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目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儀器設備情況編寫而成的物理實驗教材。
本書分層次精選了基礎性、綜合與應用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45個,涵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近代物理學,其中在第5章還闡述了設計性實驗的特點和設計方法。另外還增添了一些與現代實驗技術相關的實驗內容,引入基于PASCO科學工作室的創新實驗項目10項,不僅符合課程的基本要求,貫徹“授人以漁”的教學思想,也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色。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非物理專業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實驗工作者和其他科技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大學物理實驗 目錄
一、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意義
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目的和任務
三、學好大學物理實驗課的三個環節
四、物理實驗課程的規則
第1章 物理實驗基本知識
1.1 測量與誤差的基本概念
1.2 實驗不確定度
1.3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法則
1.4 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第2章 物理實驗基本訓練
2.1 物理實驗的基本測量方法
2.2 物理實驗基本儀器
2.3 物理實驗中的基本調整與操作技術
第3章 基礎實驗
實驗一 基本測量
實驗二 單擺實驗
實驗三 光路的調整和薄透鏡焦距的測量
實驗四 用三線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
實驗五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實驗六 分光計的調節和使用
實驗七 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實驗八 電表的改裝與校正
實驗九 光的干涉——牛頓環
實驗十 導熱系數的測量
實驗十一 電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第4章 綜合與應用性實驗
實驗十二 楊氏彈性模量的測量
實驗十三 霍爾效應及其應用
實驗十四 聲速的測量
實驗十五 弗蘭克一赫茲實驗
實驗十六 密立根油滴實驗測電子電荷
實驗十七 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測量
實驗十八 pn結物理特性綜合實驗
實驗十九 電子束實驗
實驗二十 靈敏電流計特性的研究
實驗二十一 邁克耳孫干涉儀的調整和使用
實驗二十二 液晶電光效應實驗
實驗二十三 計算機仿真實驗
第5章 設計性實驗
5.1 設計性實驗的程序和特點
5.2 實驗方案的選擇和實驗儀器的配套
實驗二十四 溫度傳感器的設計和試驗
實驗二十五 測規則形狀物體的密度
實驗二十六 用伏安法測線性電阻的阻值
實驗二十七 用惠斯通電橋測微安表內阻
實驗二十八 RC電路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的研究
實驗二十九 RL電路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的研究
實驗三十 RC電路的充放電特性研究
實驗三十一 RLC串聯諧振電路
實驗三十二 RLC并聯諧振電路
實驗三十三 透射光柵測光波波長
實驗三十四 用掠入射法測定透明介質的折射率
實驗三十五 單色儀的定標和濾光片光譜透射率的測定
第6章 基于PASCo科學工作室的創新實驗
6.1 科學工作室
6.2 ScienceWorkshop軟件系統介紹
6.3 傳感器介紹
6.4 創新實驗設計
實驗三十六 彈性碰撞的速度與加速度矢量的相互關系
實驗三十七 非彈性碰撞中的沖力與動量的相互關系
實驗三十八 完全彈性碰撞中動能和動量的守恒
實驗三十九 加速度和簡諧振動
實驗四十 赫姆霍茲線圈的磁場測量實驗
實驗四十一 光強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研究
實驗四十二 光的雙縫干涉
實驗四十三 單縫衍射實驗
實驗四十四 光的偏振實驗
實驗四十五 光柵分光光度計測定發射光譜實驗
附表
附表1 基本物理常數表
附表2 國際單位制(SI)
附表3 特質密度表
附表4 在不同溫度下與空氣接觸的水的表面張力系數
附表5 固體導熱系數入
附表6 液體的黏滯系數77
附表7 某些特質的折射率(相對空氣)
附表8 不同溫度時干燥空氣中的聲速
附表9 常用光源的譜線波長表
大學物理實驗 節選
第1章 物理實驗基本知識
物理實驗不僅要定性地觀察各種物理現象,更重要的是要定量測量有關物理量,找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測量結果的質量如何,要用誤差理論來計算和評價。誤差越小,測量結果越接近真值,其質量通過對測量數據的誤差分析和處理,科學地評價測得的物理量或物理關系接近客觀真實的程度,以求得對物理現象本質的認識。
本章將介紹測量誤差、不確定度的理論和數據處理的基本知識。
1.1.1 測量的基本概念
1.測量的含義
1.1 測量與誤差的基本概念
測量是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測量,就是把待測物理量與作為計量單位的同類已知量相比較,找出待測物理量是單位同類已知量的倍數關系。這個倍數叫做測量的讀數,讀數加上單位記錄下來的就是測量數據,也就是被測物理量的測量值。
完成一個測量,必須明確測量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和測量精度,這四點稱為測量的四要素。
2.測量的分類
從獲得測量數據的方法上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從測量的條件,可分為等精度測量和非等精度測量。
1)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是指可直接從儀器(或量具)上獲知被測量大小的測量。例如,用米尺測量長度,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用電壓表測量電壓,用秒表測量時間等都屬于直接測量。
……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