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17785
- 條形碼:9787508017785 ; 978-7-5080-177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本書特色
我此刻需要甚么?
如畏陽光曝死!
去,園門已開了柵,
游蜂穿翼鞋來了。
——《時之表現》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一般指1919年五四運動前后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這一階段的文學,期間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個國家文學發展的歷史上不過忽然而已,然而這30年的文學史卻是不可忽視的。在驚天動地的時代巨變,中西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尋覓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僅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家和傳世之作,而且其文學主潮,從那時起,就為今天的中國文學積攢著激情和趨向,成為了今天中國文學的前奏。*早,五四新文學運動成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這一時期的文學,不僅以白話文的倡導推進了文學向人民群眾和現實生活的回歸,而且在作品內容上,也和舊民主主義文學風貌迥異,即高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的創作影響巨大,一批優秀作家以其豐厚的創作實績,失去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流派的形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做了偉大的奠基與開創。隨著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為口號提出并形成運動,特別是隨著中國左翼作家聰明的成立,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越來越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分割的組成善男信女,許多作家直接間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禮,開始自覺地把文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武器。“在聯”以外的進步作家,亦因其堅持人民的立場和現實主義創作道路,同樣成就斐然,融會成進步的文學洪流,失去中國現代文學進入成熟階段,使那時的文學呈現出繁榮、復雜、豐沛的格局。“七七”事跡以后,家國危殆的局面更加激發了作家感時憂國的情懷。隨著解放區的創立和發展,解放區文藝運動也蓬勃高漲。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制定了革命文藝運動的路線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來革命文學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的結果,使解放區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氣象。與此同時,“國統區”的文學,雖然環境和條件均和解放區不同,但進步文藝界在鞭撻黑暗呼喚光明方面同樣高潮迭起。直向新中國,走向人民文藝的偉大會師。
本叢書所選作品,基本上都以該作品初版版本為依據。眾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運動的網游中曾對自己的代表作進了違心的修改。恢復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對文學史原始資料的保存,將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創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幫助。值得珍藏的圖書。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目錄
詩歌
棄婦
給蜂鳴
琴的哀
小鄉村
月夜
給Zeaune
下午
里昂車中
幻想
詩人魏(山侖)(P.vedaine)
景
心
題自寫像
東方人
A Lowisky
夜之歌
A moll ami de la—bas
我的靈
給X
一段紀念
詩人
死者
超人的心
屈原
巴黎之囈語
希望與憐憫
無底的深穴
門徒
神秘地來了
作家
給Charlotte
巖石之凹處的我
夜之歌
自解
寒夜之幻覺
故鄉
無題
遠方
慟哭
她
朕之秋
我背負了
……
散文
文論
小說
李金發主要著譯書目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節選
棄婦
長發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隔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與蚊蟲聯步余來,
越此短墻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風怒號:
戰傈了無數游牧。
靠一根草兒,與上帝之靈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腦能深印著;
或與山泉長瀉在懸崖,
然后隨紅葉而俱去。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
夕陽之火不能把時間之煩悶
化成灰燼,從煙突里飛去,
長染在游鴉之羽,
將同棲止于海嘯之石上,
靜聽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側,
永無熱淚,
點滴在草地
為世界之裝飾
給 蜂 鳴
淡白的光影下,我們蜷伏了手足,
口里嘆著氣如冬夜之餓狼;
腦海之污血循環著,永無休息,
脈管的跳動顯出死之預言。
深望黑夜之來,遮蓋了一切
恥辱,明媚,饑餓與多情;
地獄之門亦長閉著如古剎,
任狐兔往來,完成他們之盛會。
我愿長睡在駱駝之背,
遠游西西利之火山與地上之沙漠;
無計較之陽光,將余行在天際,
我死了多年的心亦必再生而溫暖。
你!野人之子,名義上的朋友,
海潮上仇視之蛤殼與蘆葦之呻吟
將與情愛同笑在你之心靈里,
或舞蹈在湖光之后,節奏而諧和也。
……
李金發代表作:異國情調 作者簡介
李金發(1900-1976)中國現代詩人,原名李淑良,廣東梅縣人。早年就讀于香濃羅馬學院,1919年赴法,在巴黎美術大學學習雕塑,1925年回國,致力于美術教育工作。抗戰爆發后,亡命越南,后輾轉到重慶。1942年,赴伊拉克使館工作。1951年后移居美國,直至逝世。李金發啟動項深受法國象征派詩歌尤其是波德萊爾《惡之花》的影響,是中國象征派詩人的先驅,周作 稱其詩作是“國內無有,別開生面的作品”黃參島稱其為“詩怪”。詩集有《微雨》、《食客與兇年》《為幸福而歌》。
本書收其詩作130余首,散文12篇,文論2篇,基本呈現了李金發的創作風貌。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