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楊門忠烈傳 本書特色
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情節跌宕,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征,寥寥數語,境界全出。本書栩栩如生的勾勒出大宋民間和宮廷種種,生動刻畫出楊老將軍的忠烈直薄云天。
楊門忠烈傳 內容簡介
大宋開封府,這一天夜晚,家家都在準備去“天街”看燈,筆直向南,一條大道直通皇宮門前,道寬二百余步,大道兩側栽滿了荷花……
楊門忠烈傳 節選
大宋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十三,開封府的百姓,家家在打點著,晚上到“天街”看燈。
“天街”又稱“御街”,在皇宮正門的宣德樓前,筆直一條往南的大路,寬有兩百多步。路中心是“御道”,用兩行朱漆杈子隔開,不管什么行人車馬,都不準行走。朱漆權子兩旁是磚石所砌的兩道御溝,溝中種滿了荷花;溝岸上夾雜種著桃李梨杏,自春到夏,紅白芳菲,燦若云霞,真正好一片錦繡江山。
御溝之外,稱為“御廊”,鱗次櫛比的商鋪,百貨雜陳,是京城里與大相國寺媲美的一處銷金窩,平日就繁華異常,到了燈節,更自不同。
燈節的燈,由開封府承辦。向例從年前冬至開始,面對宣德樓扎起一座極為高大的彩牌坊,名叫“彩山”,又叫“燈山”。牌坊一共有三座門,金書匾額;中間一座大書“都門道”,東西兩座叫做“左禁衛之門”、“右禁衛之門”,又有一方橫額,是“與民同樂”四個大字。
這座彩結牌坊,花團錦簇,精工細繪無數神仙的故事;門上左右兩面,用蒲草、竹子,扎出兩條蜿蜒戲水的游龍,上覆青布,密密插著千萬盞燈燭,老遠望過去,直如天邊出現兩條火龍。
*妙的是左右門邊的兩尊菩薩,一尊是跨青獅的文殊菩薩,一尊是騎白象的普賢菩薩,金身何止丈六?光是手指就有一尺長,五只手指噴出五道清泉;而且手臂自然搖動,流泉飛舞,蔚為奇觀。
御廊上這時又不同了,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都要來此獻技。要驚險的有踏索上竿、硬吞寶劍;要文靜的有說書、猜謎。簫管嗷嘈,舞袖紛揚,外加猴呈百戲,魚跳刀門,道不盡一片太平盛世的歡樂繁華。
從牌坊到宣德樓前,約有百步之遙,東西兩面用荊棘做欄,圈出來的這塊廣場名叫“棘盆”。棘盆之中,又是一番光景;*觸目的是左右兩枝長竿,高有數十丈,用紅綢包裹,上設轆轤轉盤,放下數十條彩索,索上印著紙糊的百戲,走馬燈似的轉動不停,四方都可以觀賞。棘盆北面,宣德樓下設兩座樂棚,容納兩班軍容,名為“鈞容直”,每班一百一十六人,領頭叫“押班”,一聲令下,金鼓齊鳴,驚天動地。只是這“鈞容直”輕易不動樂,要動時,必是御駕到了。
楊門忠烈傳 作者簡介
高陽(1922—1992),一說生于1926年,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吏魚、孺洪等,臺灣已故著名作家,以歷史小說的創作享譽當代文壇。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全傳》三部曲、《慈禧全傳》等。
高陽精通清代歷史掌故,作品對清代歷史有著獨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為拿手的部分。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以歷史人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從考據中探索歷史的真相實況,并將求證索據所獲的資料運用于小說之中。高陽著述豐富,一生著作約90余部,105冊,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描述高陽作品在華人社會的受歡迎程度。高陽過世的時候,友人挽聯云:“文章憎命達,詩酒風流李太白;才學著書多,古今殷鑒羅貫中。”
由于種種原因,祖國大陸讀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緣知曉高陽這位浙籍歷史小說巨擘。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高陽作品的陸續翻印以及研究工作的徐徐展開,祖國大陸讀者、研究者才逐漸有機會一睹其藝術風采。在20世紀90年代掀起一股高陽熱,許多出版社開始陸續出版高陽作品。
- 主題:高陽歷史小說系列
有華人處皆有金庸,有市井處皆有高陽。高陽的歷史小說,是了解中國文化最好的通俗讀物。華夏版這套彩色封皮的16k版本,設計美,印刷精,價格便宜,值得收藏!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