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歌唱的種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36708
- 條形碼:9787503936708 ; 978-7-5039-3670-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歌唱的種子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關于激情與冒險的傳奇、愛情與戰爭的史詩。步入悠久的歷史傳統,踏進殘酷的戰爭風云。
20世紀40年代,殘酷的戰爭風云籠罩了世界。那時,人類進入了悲慘的世界。本書主人公卻演繹著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其情節浪漫傳奇,超越了時間、地點與歷史的界限。
對于達尼人而言,它們象征著至死不息的勇氣;對于邁克爾·斯坦福與凱瑟琳·摩根而言,無論是迷失于史前文明的叢林,還是陷身于毀滅一切的世界大戰,它們象征著內心的激情與永恒的愛情。
一部蕩氣回腸的長篇小說,從繁富文明的現代世界到原始而壯麗的史前時期,從天真淳樸的野人部落到血腥殘酷的二戰太平洋戰場,從巴丹半島的集中營到印尼的豪華皇宮,從殖民時期到戰后東南亞動蕩的政治局勢。
在天崩地裂般的世界動蕩中,一段關于真愛的浪漫傳奇,超越了時間、地點與歷史的界限。
歌唱的種子 內容簡介
在荷屬新幾內亞的偏遠高地,直至20世紀被發現為止,達尼人一直保留著自人類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生活沒有改變。達尼人稱人的靈魂為“歌唱的種子”,就在心臟部位附近安息。種子必須精心保護,避免任何傷害。悲苦會使種子凋萎,一如利刃可以傷害肉體。種子是人與人聯系的橋梁,一個成員的種子的死去,會傷害所有人的靈魂。
歌唱的種子 目錄
第1章 加里曼丹,波尼奧,1939年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麥提亞
第7章 新幾內亞,卡蘇亞里納海岸線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荷屬新幾內亞,阿斯瑪特地區,1939年9月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大峽谷,1940年11月
第24章
第二部 失去的希望注定的失敗
第25章 康涅蒂格,1941年6月
第26章 紐約,1941年11月
第27章 日本,千葉群島,1941年11月26日
第28章 荷屬東印度群島,1941年11月30日
第29章
第30章 馬尼拉,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
第31章
第32章 爪哇,巴塔維亞,1942年1月1日
第33章 巴丹,1942年1月23日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巴丹,1942年3月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波尼奧
第42章
第43章 阿德米勒爾提群島,1942年7月4日
第44章
第45章 阿德米勒爾提群島
第46章
第三部 為神圣的土地而哭泣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四部 地風狂嵐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馬塔普拉
第55章
第56章 麥提亞,1948年12月1日
第57章 爪哇,1949年1月
第58章 新幾內亞,1949年1月
第59章 爪哇,雅加達,1949年12月27日
第五部 瓦羅:蛇之時代
第60章 雅加達,1966年8月
第61章
第62章
作者附錄
歌唱的種子 節選
**部 大地的早晨
世界仍然那么遼闊,
五湖四海浩瀚無涯,
多少民族在這里生活。
——路德亞·吉普林《在新石器時代》(1895年)
第1章 加里曼丹,波尼奧,1939年
一架小型白色飛機在南中國海上空低低飛翔,鳥瞰著波尼奧島。島上的熱帶雨林一直延伸到東南角,連綿不絕。飛機是斯坦!鐐惐葋喆髮W人類學探索行動征用的,正從新加坡飛往加里曼丹斯坦福家族莊園。加里曼丹位于波尼奧島的南部,自公元1600年以來,一直是荷屬東印度的一部分。機上有一位人類學副教授和兩名研究生,提早過來幫助制訂計劃和做準備工作。兩個月后,另外幾位學術界的重要人物會加入他們的行列,一旦隊伍準備好,就會飛往荷屬新幾內亞的阿斯瑪特地區,那是在波尼奧島的東邊,距離1600英里,得渡過馬卡薩海峽和西里伯斯海。
飛過海岸邊的灘涂和灌木叢,飛機在茫茫樹海上翱翔。樹木長得很凌亂,從地面到高空,為了陽光展開無情競爭。勝利者通常是門格里斯樹,可以長到250英尺高。即使是真正的海洋,也沒有像這片綠色樹海一樣給機上4名乘客留下一種浩瀚無際的印象。在這片無法穿越的樹海中生活著犀牛、大象、獵豹、麋鹿、食蟻獸、猩猩、猴子、熊、狐猴,有600種鳥類,數不清種類的爬蟲和昆蟲,還有劇毒的響尾蛇、致命的金環蛇、30英尺長的巨蟒,6尺長的蜥蜴、7英寸長的蜈蚣等。這些令人驚嘆的豐富的生物群是自冰川紀繁衍至今,那時印度群島還與亞洲大陸有陸地相連。
沿著在群山間蜿蜒的河流到海岸邊,零星有一些空地,散布著幾所長型房子,里面住著整個村落,有好幾百人。這些草頂的150英尺長的住房由幾根柱子支撐著,有如在河邊飲水的肥大的蜈蚣。伊班部落,以野蠻的捕獵而聞名,就居住在這些偏遠地區,和荷蘭政府的前哨少有接觸。
飛行員從群山的支流中找到了巴列圖河,沿著河流朝南向麥提亞開去。麥提亞是斯坦福家族在馬辰北面巴列圖河岸邊的橡膠和椰子莊園。飛了7個小時后,飛機終于在莊園的機場停下。唐納德·席巴博士、朱里尼·斯坦福和凱瑟琳·摩根走下飛機,三個人都很疲倦,但興高采烈。朱里尼是因為回到了家,席巴和凱瑟琳則是出于旅游者的興奮。
朱里尼·斯坦福**個下機,徑直穿過機場,在跑道的盡頭,她停住腳步,等待另外兩個人。她28歲,小巧玲瓏,如男孩一樣瘦削,加上利落的短發,看上去還象個小孩。她穿著寬松的卡其布長褲和網球鞋。機場前面,一片草坪延伸到馬路上,路邊和草坪邊,叢林正努力地逼近。
“爸爸在家里等我們呢!敝炖锬嵊们宕嗟挠谝魧α硪晃慌空f。同朱里尼一樣,凱瑟琳穿著寬松長褲,黑色長發盤在長沿帽子下, 帽子遮住了大半邊臉。去年,這兩位女士是室友,一同住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寄宿家庭里。
“我等不及想見他了!皠P瑟琳說。朱里尼的父親,查爾斯爵士,是人類學界的泰斗。他在文化互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論和他在田野研究中精神測試的運用為整個學科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
“不,我可不想!敝炖锬嵊靡环N略帶遺憾的語氣回答。身為名人的女兒往往都會有這種語氣。她不喜歡與崇拜父親的同事談論他,也從不談論自己的家庭成員。她感到內心的妒忌,但她忍住了。
東邊不遠處,紫色的山巔上云霧繚繞,自雨林處高高聳起。南邊是海邊的平原,紅色的土地上種植著100多平方英里的橡膠樹,是50多年前斯坦福家族自亞馬遜移植過來的。他們是**批引進南美橡膠樹到印度群島的人。
“我總是討厭離開這里,”朱里尼說,“每次我都擔心回來時它會不在了,那片叢林會吞沒它!彼猿暗匦χ爱斘疫小的時候,剛好相反,我堅信麥提亞會一直存在,而我會消失。很傻,是嗎?”
凱瑟琳沒有回答,她在樹叢間瞥見房子,來到路中間想看得清楚些。看到她的好奇,朱里尼笑了,“125年前建造這所房子時,還引起印度群島的公憤呢,是一座土風的房子。”
仆人們赤著腳,穿著純白色褲子和襯衣,纏著白色頭巾,匆匆忙忙趕到機場,幫著卸機。凱瑟琳沿著仆人們的來向走去,沒有等兩個同伴,自顧自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房子。房子幾乎被遮天庇日的樹蔭擋住,當走到拐角處,森林突兀地消失了。她停住腳步,屏住呼吸,面前佇立的正是印度群島*著名的房子。
房子125英尺長,建成蘇門答臘的土風造型。高聳的馬鞍形屋頂足有60英尺高,兩端高高突起。三座具體而微的小房子建在屋脊上,那是給家族神明居住的。房子兩邊用鵝卵石和木頭筑成,精心雕刻著幾何圖案和花狀紋飾。在房子周圍是低矮的墻圍成的露臺,在房子的一頭,草坪一直延伸到河邊;在另一頭,雨林如一堵黑墻,蔓延到精心修整的草坪邊,被英國式的秩序和決心所阻隔。除了防御森林外,一個多世紀來,房子經受了伊班獵人無數次的進攻。他們從山上順河而下,要從英國人手中奪回土地。直到15年前,攻擊才宣告停止。
正當凱瑟琳站在房子前面,贊嘆不已的時候,明亮的輪廓暗了下來,一朵天邊的云擋住了太陽。但她對這所房子的印象無法磨滅,加里曼丹的首位白人君主在叢林中建起了這所房子,它的名字“麥提亞”,是以佛教中彌勒佛的名字命名,意即走出黑暗,直到光明之源。
第2章
凱瑟琳·摩根早早就換好衣服,趕在晚飯前獨自享受夕陽和莊園的美景。盡管自新加坡一路飛來很累,從到達的當天下午起她就一直興奮不已。她穿著一件黑色露背晚禮服,隨著移動在苗條的身軀上閃閃發亮。衣服上幾朵碩大的玫瑰和木槿是她僅有的裝飾。直直的黑發自背后泄下,素面朝天,因為她根本不需要化妝。她皮膚比較黑,帶著異國風情的美貌,美得無懈可擊。
25歲了,凱瑟琳此前從未離開過美國,搭過船,住過郊外,自己住酒店,甚至獨自呆一天,F在,她就要開始6個月的田野研究,為自己的人類學博士論文收集材料。她將在一個艱難甚至危險的環境下完成工作。她的同齡人或許會感到害怕,她可不會。相反,她在享受冒險,但她的家人卻很難接受。凱瑟琳總是悲傷地沉思,如果她選擇當一個土著巫醫,而不是一個人類學者,他們也不會那么吃驚。宗教,至少,是家人能理解的。
凱瑟琳的父親是一個聯邦地區法官和法學家,以其審判的公平和量刑的無情而聞名。在成為法官前,一直是成功的庭審律師;母親是芝加哥一個布料富商的女兒,她盡心盡職做好妻子的角色,喜歡藝術。在她看來,古典音樂是年輕女子在婚前唯一合適的消遣,而住在叢林中,沒有年長的婦女陪伴肯定是不合時宜。父親盡管不認同母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但他也不贊同凱瑟琳的職業選擇。“野人是傳教士的事!彼@般告誡她。和母親不同,他并不信教,但他一直認為原始社會的野人并不值得研究,只適合被改造。
整個下午,凱瑟琳聽到其他飛機抵達,在機場或河上著陸。今天將會為朱里尼回家和歡迎其他人類學家接風洗塵。因為河流區域太大,麥提亞的客人還要在這住上幾天。
舍棄剛剛一路而來的小徑,凱瑟琳走進叢林,太陽躲在門格里斯樹后,似乎有人在指揮一樣,蟋蟀與鳴蟬開始同臺演奏,猴群在看不見的樹枝處爭吵不休,鳥兒也加入其中。當白天變為黑夜,大自然充滿了希望和生機。
天際現在變為明亮的橘黃和粉紅色。巨大的積雨云,尺寸比整個島還大,如魔法城堡一樣矗立在頭頂的天空。周圍潮濕悶熱,透不過氣來。在夜幕的咒語下,凱瑟琳伸展著手臂,擁抱著熱帶的夜晚。茉莉花與雞蛋花的甜香和腐爛發酵的水果的辛辣氣味交雜在一起,嗆著她的鼻子。
凱瑟琳又向森林更深處走去,在這里樹蔭遮住了整片天空,地上幾無其它植物。她看到在白天的森林中心,根本沒有光線透進來,但森林用自己的方式照明:螢火蟲飛舞著,在樹叢間閃爍不停;發光的蠕蟲在倒下的樹干上留下光;奇異的蘑菇在傘型帽冠下閃著黃黃綠綠的光。一種奇特的苔蘚,閃爍著彩虹般的微光,散布生長在地面上,有如林中精靈踩過的足跡。這兒的空氣更加沉重,到處都是腐爛的氣息。
很不情愿地,凱瑟琳轉身回莊園,沒注意到有人正饒有興味地看著她,她只一心看著前面的路。當走到十碼處,才驚訝地抬頭發現他正倚著墻,冷靜的灰色眼眸一直盯著她。他看上去大約三十歲,穿著長靴和卡其布工作服。他沒有戴帽子,但額頭上纏著一條鮮紅的圍巾, 以吸收下午在陽光中勞作時灑落的汗水。陽光把他的頭發曬成了亮紅色,蓬蓬亂亂,透出一種無拘無束的美感。當走近的時候,她發現他還非常英俊。
她呆了一會兒,感到莫名的害羞,又帶有一絲怨恨。她總對英俊的男子感到怨恨——似乎長得迷人也是犯罪。她忘記自己也是屬于那類人,總是會讓人駐足欣賞。
他感覺到她的矜持,很迷惑。他注意到,在本該涂鮮艷口紅,燙頭發的年紀,她卻一無粉飾,似乎是在苦修懺悔,但她對外表的忽略更突出了她的美貌。看到她沒有走上前,他離開墻邊,朝凱瑟琳走去,開口說:“您一定是凱瑟琳了,我是朱里尼的哥哥,邁克爾!毙θ莸呐馊诨怂疑永锏睦潇o。
凱瑟琳發現他帶有美國口音,一點也不象朱里尼。她笑著回禮,伸出手去,感覺自己的冷淡消失了。寒暄幾句后,邁克爾回去換裝準備參加晚宴。會面并沒有什么特別,但凱瑟琳發現自己仍沉浸其中,不,是沉浸在他身上。獨自一人站在花園里,她回憶朱里尼曾告訴自己的關于她哥哥的事情。她記得他結了婚,有兩個女兒,她還知道他曾在哈佛讀大學,并獲得牛津大學的博士學位。和斯坦福家族的先人一樣,邁克爾在波尼奧、新幾內亞、菲律賓、所羅門群島進行了大量的人類學和建筑學研究。他將是新幾內亞探索行動的向導。
凱瑟琳回到主樓,穿過書房。那里陳放著新幾內亞和南方諸島的藝術品:面具、雕刻、羽毛服飾。她駐足觀看桌上的家族肖像和照片,找到一張邁克爾8歲的相片,穿著西裝,表情嚴肅。但直到14、15歲的時候,他才再次出現在家族的相片中。她很奇怪,唯一的解釋是他曾經離開過家庭又回來了。但朱里尼從未提到過。凱瑟琳看了一會相片,轉身加入客人的行列中,準備參加宴會。
……
- 主題:一部蕩氣回腸的長篇小說
一部蕩氣回腸的長篇小說,從繁富文明的現代世界到原始而壯麗的史前時期,從天真淳樸的野人部落到血腥殘酷的二戰太平洋戰場,從巴丹半島的集中營到印尼的豪華皇宮,從殖民時期到戰后東南亞動蕩的政治局勢。 在天崩地裂般的世界動蕩中,一段關于真愛的浪漫傳奇,超越了時間、地點與歷史的界限。
- 主題:故事不錯,排印不好。
很生動很精彩的小說,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排印問題:1.第13頁:“待衛”應為“侍衛”;2.第74頁:“去參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友”屬病句,應是“拜訪校友”;3.第171頁:“那灘鮮血”,“灘”應為“攤”;4.第176頁:“來復槍很奇怪”,這句話讓人莫名奇妙;5.第219頁:“熏衣草”應為“薰衣草”;6.第231頁:“凡蒂岡”應為“梵蒂岡”;7.第326頁:“藏身這處”,“這處”應為“之處”;8.第493—496頁:該部分內容重印兩次。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