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345436
- 條形碼:9787561345436 ; 978-7-5613-454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內容簡介
容若對歷代詩詞名篇多有評述,以他自己的眼光篩選并議論前輩們***的作品,從不曾人云亦云、隨聲俯仰。
容若的點評,大多只是寥寥幾筆,甚至只有三四個字,并不像一些前輩評論家那樣把這當成一件工作或是一種事業,似乎也沒有結集出版、流傳于世的意思,倒更像是自己讀書時隨手作的筆記,話都是對自己說的,不加修飾。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些評選既不用考慮世俗的口味,也不會故作驚人之論,更不會形成什么成體系的文藝理論。
容若的選評后來以抄本的形式流傳于世,并沒有迅速得到刊刻。有清代**才女之稱的顧太清收藏過這樣一個抄本,愛不釋手。她在一首詩里這樣記錄過自己的閱讀感受:“但從舊典拈佳句,不向紅塵覓解人。”顧太清似乎真切感受到了容若的孤獨,并相信自己正是容若身后不多的解人之一。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目錄
1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2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
3 醉鄉廣大人間小——秦觀《醉鄉春》(喚起一聲人悄)
4 一波才動萬波隨——黃庭堅《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
5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蘇軾奪水遇樂》(明月如霜)
6 揀盡寒枝不肯棲——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
7 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
8 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蘇軾《醉落魄·離京口作》(輕云微月)
9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家住西秦)
10 年少拋人容易去——晏殊《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
11 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柳水《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12 情色宋詞
12.1 顧我風情不薄,與君驛邸相隨——越娘《西江月》(一自東君去后)
12.2 傷高懷幾時窮,無物似情濃——張先《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12.3 幾重山,幾重水——張先《碧牡丹》(步帳搖紅綺)
12.4 更隔蓬山幾萬重——宋祁《鷓鴣天》畫轂凋鞍狹路逢
12.5 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12.6 留取待春深——歐陽修《望江南》(江南柳,葉小未成陰)
13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14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15 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仲殊《南歌子·憶舊》(十里青山遠)
16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彥《少年游》(并刀如水)
17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18 出墻紅杏花——魏夫人《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
后記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節選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講述了容若對歷代詩詞名篇多有評述,以他自己的眼光篩選并議論前輩們***的作品,從不曾人云亦云、隨聲俯仰。容若的點評,大多只是寥寥幾筆,甚至只有三四個字,并不像一些前輩評論家那樣把這當成一件工作或是一種事業,似乎也沒有結集出版、流傳于世的意思,倒更像是自己讀書時隨手作的筆記,話都是對自己說的,不加修飾。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些評選既不用考慮世俗的口味,也不會故作驚人之論,更不會形成什么成體系的文藝理論。
容若的選評后來以抄本的形式流傳于世,并沒有迅速得到刊刻。有清代**才女之稱的顧太清收藏過這樣一個抄本,愛不釋手。她在一首詩里這樣記錄過自己的閱讀感受:“但從舊典拈佳句,不向紅塵覓解人!鳖櫶逅坪跽媲懈惺艿搅巳萑舻墓陋,并相信自己正是容若身后不多的解人之一。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相關資料
看到這樣的解釋,我們會以為又遇到紅學家了,但是,這樣逐字逐句地索隱未必真有所據,而政治諷喻與托物詠懷的主旨極有可能是當真存在的。即便這真是一首愛情詩,當它脫離作者之后也含有了遠比愛情意象更為豐富的內涵。我們如果只從字面出發,就會讀出這樣的意思:梧桐樹上掛著一彎殘缺的月亮,滴漏悄無聲息,夜已深了,只有一個幽獨的人自來自去,身影縹緲不清,如同失群的大雁。這大雁受了驚,回頭張望,心中的恨意無人能夠領會,飛過了一個個的高枝卻都不是落腳的地方,終于在清冷而寂寞的沙洲上歇宿下來。
這樣的句子,是詠懷,也是傷懷,正合作者遷客騷人的境況。
在此之前,蘇軾因為烏臺詩案大受摧折,受審入獄,幾乎喪命,最后被貶黃州,郁悶之情每每訴之詩詞,比如另一首名作《西江月·黃州中秋》: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
納蘭容若正是以這首詞中的“月明多被云妨”來為《卜算子》定的調子。所謂托物詠懷,“月明多被云妨”無非描寫自然界的一個現象,云遮月的天氣時時處處都是可能發生的,而天界如此,人間亦然,好人總會被壞人陷害,好事總會被壞人抹黑,這又何嘗不是人類社會的常杰呢?
后記
納蘭典評宋詞英華-(北宋卷)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朝著名詞人。其祖于清初入關,戰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權傾一時的首輔之臣。容若天資穎慧,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后晉一等侍衛,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
被后人譽為“清初第一詞人”的納蘭容若,在詩詞方面的成就早已廣為人知。而事實上,容若的成就遠不止此。他主持編纂的一部1792卷編的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至今仍為諸多學者常備案頭。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