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極樂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68216
- 條形碼:9787802068216 ; 978-7-80206-82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極樂生活 本書特色
《極樂生活》作者費希特認為,人類不是注定要受苦的,相反地,在塵世的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只要他自己愿意,他都能分享和平、安寧與極樂,但這種極樂即不能借助外力,也不能借助這種外力的奇跡附加給它,而是它發布用它自己的雙手新自接受這種極樂,人類產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是它分心于雜多的,可變的東西,而極樂生活唯一的、絕對的條件是用深切的愛與滿足去把握太一或房屋。
極樂生活 內容簡介
《極樂生活》是費希特*重要的宗教哲學著作,是理解他在柏林時期的知識學及其變化的主要文字依據。它發表于1806年4月,內容是同年在柏林所作的11次通俗演講。費希特強調,生活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去愛作為絕對存在的上帝,認為這是人們通往極樂生活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據此他劃分了五種世界觀或精神生活發展的五個階段,分別講述了本真生活與單純的假象生活的區別;對于一種極樂生活,什么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是僅僅在一些條件下才必要的;還涉及到本體論及存在論等內容。
極樂生活極樂生活 前言
生命盛開在我們目光所及的每個角落。使世界充滿勃勃的生機。也使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并發展。在一切生命現象中,人生無疑是我們每個人*切身也*關注的問題。人生,簡單地來說,就是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過程。通常,人生*重要的就是生活,而人們*關心的也是生活。
在享樂主義盛行的今天,不少人都著眼于物質條件的改善。事實上.物質所能提供的幫助遠非我們認為的那么有效。因此,更為內省的人便開始轉向精神的追求。講究生活品味的提升。即藝術的生活.宗教的生活?梢赃@么說,精神生活基于對自身的超越,是人類區別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所特有的現象。
生活這一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哲學家和宗教家都在致力于這個問題的探討。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費希特就是這樣一位真正有創造性的哲學家,他繼承并推進了康德所開創的事業,成為德國古典哲學承前啟后的思想大師。
極樂生活 目錄
【**講】
本真生活與假象生活
【第二講】
駁斥對通俗的形而上學教義的異議
【第三講】
思維的普遍方式所遇到的難題.存在和在場的定義
【第四講】
存在原理:唯一神圣存在作為雜多在場或世界在意識中的示現
【第五講】
世界觀可能的的五大種類:感官、合法性、更高道德、宗教、科學
【第六講】
闡述有關《約翰福音》的信條——遵從我們的信條
【第六講附錄】
基督教的歷史與形而上學
【第七講】
人類愉悅世界和自我的五種方式——感官享樂、合法性和斯多葛主義
【第八講】
向著更高級別的道德前進的必經之路:自我的自由性及獨立性、絕對命令
【第九講】
較高道德在感性世界的范圍內創造的新世界:道德宗教意志
【第十講】
從真正宗教立場出發對整個對象所作的闡述——描述極樂生活
【第十一講】
論坦誠交流的障礙
極樂生活 節選
我們今天的演講計劃從考察我們在這些演講中的目的及為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已取得的所有進展著手。
我的態度是:人類不是注定要受苦受難的,然而,在塵世的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只要他自己愿意,他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分享塵世間的和平、安寧與極樂,從而降臨到他的頭上。但這種極樂不能依靠外力,也不能借助這種外力的奇跡,而是必須用它自己的雙手親自抓住它。人世中的一切痛苦之源是他們的心思太多太雜,而且反復無常,而唯一永恒的極樂生活的絕對條件是用內在的愛與愉悅去滿足這種唯一永恒,這種統一體當然只能在描述或圖象中被把握,實際上我們自己不能達到這種境界,也不可能轉變成太一。
現在我首先要以重點突出的形式為你們清楚地揭示剛才陳述的這個命題本身,使你們對這一命題的真理性心悅誠服。我們這里著力于引導與領悟,因為只有引導與領悟才有耐久的價值,而我們的著眼點不在于倏忽多變的情感或幻覺后的清醒,它們多半是一閃即逝,不留一絲痕跡。
極樂生活 作者簡介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國哲學家。先后在耶拿大學、愛爾蘭根大學、柏林大學任教授。盡管他是繼康德之后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近些年來,由于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費希特從主觀性和意識出發.提出哲學的三個基本命題:自我設定自身:自我設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的統一。他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闡述了主體的能動作用,以及思維和存在、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相統一等思想。他的哲學思想中的辯證法因素,曾對黑格爾產生了一定影響。主要著作有《知識學基礎》《知識學導言》《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
- 主題:會有極了生活嗎
生命盛開在每一個角落,但生命不是注定要經歷苦難的嗎?按《圣經》上說,人類是有原罪的,那么極樂生活存在于什么地方呢?費希特的宗教哲學觀點是樂觀的,也許只有把上帝牢牢存于心中的人能夠感知極樂生活的所在吧
- 主題:好書,對真善美有很好的論述,值得一睹,價格合理。
本書是一本教人積極向上,相信、追求真、善、美的哲學書。 費希特一位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對德國的哲學發展有這重要的作用,更是影響了黑格爾這樣的哲學家,在此書中教會了讀者反省自己的生活、解疑一些莫名的思想困惑。一直在糾結于生活的意義,漸漸地開始對周邊的事物、事情感到麻木。假象生活照常,而真實生活卻是一片混亂,教人如何去辨別,給人新的思想沖擊。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