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中國人本思潮與人生哲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4108
- 條形碼:9787010074108 ; 978-7-01-00741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本思潮與人生哲學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人本思想極為豐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一個以“愛人”為基本特點的人本思潮,其思想佘緒一直延續到近代。本書是一部研究人本思潮和人生哲學方面的論著,分為“人本思潮篇”與“人生哲學篇”兩部分:前者主要論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孔子、墨翟、孟軻、楊朱、老聃、莊周、荀況等杰出人物的人本思想,后者則著重從“以人為本”的維度,對曹操、諸葛亮、魏晉玄學、佛教、柳宗元、李贄等的人生哲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中國人本思潮與人生哲學研究 目錄
前言
人本思潮篇
**章 春秋戰國時期以人為本思潮的興起
一、春秋戰國時期以人為本思潮的出現
二、管仲是以人為本思潮的思想先驅
三、以人為本思潮與先秦文化奇跡的創造
四、以人為本思潮的時代意義
第二章 作為世界哲學史開創者的管仲
一、關于《管子·水地》篇
二、《管子·水地》的基本思想到底歸誰所有
三、《管子·水地》哲學思想的特點
四、管仲的封建主義啟蒙思想
第三章 孔子是先秦以人為本思潮的杰出代表
一、孔子的愛人思想提供了高尚的執政美德
二、孔子力圖突破傳統天神觀念束縛的宇宙觀傾向
三、孔子是保存和傳播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巨人
第四章 墨翟是先秦以人為本思潮中的又一杰出代表
一、墨翟和《墨子》
二、愛人思想使墨子也進入先秦以人為本思潮
三、墨子的天志、鬼神觀中的唯物主義內容
第五章 孟軻在先秦以人為本思潮中的杰出貢獻
一、愛人精神使孟子融入以人為本思潮
二、孟子的重大發現——人類天生具有對他人的同情心
三、在孟軻的思想中保存并弘揚了許多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
四、盂軻的天命觀與求實精神
第六章 楊朱學派也理應納入以人為本思潮——為楊朱學派洗清千年誤解
一、為什么楊朱學派會融入以人為本思潮
二、楊朱自己早已否定了對自己作“一毛不拔”的評價
第七章 老聃是先秦以人為本思潮中涌現出的杰出哲學家
一、關于老子的年代
二、老子的愛人精神使其進入以人為本思潮
三、老子理想的執政理念
四、老子樸素唯物主義的宇宙觀
五、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第八章 莊周是先秦以人為本思潮中涌現出的又一偉大哲學家
第九章 荀況是先秦以人為本思潮中涌現的*后一位偉大思想家
第十章 韓非為什么會與先秦以人為本思潮擦肩而過
人生哲理篇
主要參考書目
中國人本思潮與人生哲學研究 節選
**章 春秋戰國時期以人為本思潮的興起
一、春秋戰國時期以人為本思潮的出現
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8-前3世紀),是我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一個產生文化巨人的時代。一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管仲、孔丘、楊朱、墨翟、孟軻、老聃、莊周、孫武、荀卿等,應運而生了。而他們這些人,又是當時出現的一個波瀾壯闊的社會思潮——以人為本思潮的思想先驅或杰出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從管仲的“以人為本”(《管子·霸言》)思想,到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墨子的“兼愛”思想、楊朱的“輕物重生”思想、孟子的“民為貴”思想、老子的“以百姓心為心”思想、莊子為使受苦人擺脫苦難處境而為他們設計的精神樂園、荀子的“節用裕民”思想等,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以人為本思潮。
這股以人為本思潮的特點是,重視士、農、工、商等普通人社會地位的改善與提高;強調對人、對普通勞動者的適當愛護與關心;強調民為治國之本,甚至提到“民貴君輕”的高度:反對對人民的無端迫害、大肆殺戮,乃至人殉;重視對人的美好心靈的發掘,重視人生哲學諸命題的探索;強調人類同情心的存在,強調對貧者、弱者、老者、鰥寡孤獨者、殘疾者的人道主義同情與幫助;關心并同情人民的苦難處境,并試圖為減輕這種苦難做出種種努力。
……
中國人本思潮與人生哲學研究 作者簡介
喬長路,1930年生于黑龍江省拜泉縣。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1951年肄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1951-195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原理專業研究生班學習。1957-196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專業導師制研究生班學習。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人生哲學》、《中國哲學通史》三卷本(任副主
編)等,并在《哲學研究》、《孔子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管子學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