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家庭 本書特色
有些家庭矛盾,看似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事,其實在他們的背后,反映出的卻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經驗沖突。又比如長期經歷父母冷戰的孩子,他們在這種不良的家庭關系里長大成人,可是,那種“陰云”并沒有真正散去。他們會把這種無奈和抱怨發泄在后來的家庭關系中。因此,對待煩惱,不是回避或轉移,而是要正視,看看它到底是從哪來的。煩惱也是一種能量,如果不為你所用,就會傷害到你。只有轉化——把核武器變成核電站,把TNT轉化為節日的禮花……那時,你便真正實現了“煩惱即菩提”。
拯救家庭 內容簡介
當今流行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方法大多來自西方,但對于拯救中國的家庭,就如同西餐之于國人。針對這種現象,《拯救家庭》從夫妻、親子、手足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式家庭治療的基本內容。
本書所舉案例均本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則,也均為作者平日心理咨詢的積累。書中所涉咨詢師均指代作者,但出于心理咨詢中“尊重案主隱私權”的原則,案主姓名均為虛構。
拯救家庭 目錄
引言
一、新婚期的磨合
(一)蜜月初婚
(二)第二次選擇
二、調整關系莫懼變化
三、不和諧的性源于受傷的心靈
(一)老公,我曾經被“魚刺”卡過
(二)老婆,我*怕你成天教訓我
四、夫妻間的權力較量
(一)回避妻子源于力不從心
(二)寧死不屈不適用于家庭關系
(三)妻子的強勢把丈夫推出家門
五、夫妻不和為哪般
(一)孩子
(二)老人
(三)工作
(四)電腦
(五)時間
(六)親友
(七)寵物
(八)習俗
六、恐懼婚姻
(一)父母沒有教我如何去愛
(二)怕太太,因為我認為自己有罪
七、把子女當成“人質”的夫妻
八、為夫妻關系套層“保鮮膜”
(一)面對七年之癢
(二)夫妻溝通,相互“搔癢”
(三)用心體會愛人的需要
(四)欣賞愛人,用心體會
(五)“跳出來”看夫妻關系
中編 親子關系
引言
一、到歲的符號思維形成“天性”
(一)破胎而出
(二)哺乳期
(三)肺活量
二、到歲的家庭經驗成為孩子的人生大綱
三、讓愛好(興趣)成為專業或事業
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一)自信離不開父母的關注
(二)優等生為什么成了挫敗者
五、病態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傷害
(一)殘缺的家庭
(二)父母的傀儡
(三)冷戰中長大的孩子
(四)不一樣的愛
六、病態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七、從幼時經歷看后天成長
(一)暴力的陰影
(二)來自父母童年的傷痛
(三)心理疾病的家族遺傳與彌合
八、家庭教育要符合成長規律
(一)相信孩子的智慧
(二)被送走的孩子
九、讓孩子成為自己
(一)被扭曲的性別
(二)家庭“冷”暴力
十、為童年痛哭——哭泣療法
十一、親子互動中的生活細節
下編 手足關系
引言
一、兄弟姐妹中可能會出現一個犧牲者
二、重男輕女的后果
三、“未了事件”造成的委屈
四、各司其職
五、手足間截然相反的表現預示家庭危機
六、暗戀長輩的原因
七、通過家庭心理劇平衡手足關系
(一)展示家庭關系
(二)醫治手足創傷
跋
拯救家庭 節選
一、新婚期的磨合
(一)蜜月初婚
案例1
咨詢師:老同學,聽說你和英子認識兩年后結的婚。
強子:是啊,我們沒那么多坎坷經歷。可蜜月剛過,英子就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動不動就說我沒出息,不自立,有時甚至冷嘲熱諷、惡語中傷。我盡量忍,可有時也忍無可忍,就回敬她幾句。但我始終克制著自己不要沖動,因為,我怕家庭分裂,不愿承擔分手的罪名。
咨詢師:是,我了解你這一點,平時你就特別厚道。
強子:是啊,就算是這樣,可英子面對我的讓步,一再變本加厲。有時明明知道我第二天還有一個重要的談判,可前一晚偏不讓我好過,并明確地告訴我說:“我就是不讓你明天好好談判,怎么了?我就不為你著想,就不支持你工作,怎么了?”
咨詢師:是嗎?
強子:唉,有時候我都會想是不是選錯了老婆,而且心里總有一個聲音:她并不愛我,不珍惜我,她根本不顧我的感受,有意破壞這個家。
咨詢師: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強子:我仍然不想主動提出分手,只是想回避她。可我每天都得回家,都要面對她的發作。有時我甚至想找一個情人來報復她,同時也為自己找點平衡。當然,這一切并不打算讓英子知道。
咨詢師:你并不打算這么做,因為你無意親手破壞自己的家庭。只是苦于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拯救家庭 作者簡介
游涵,40年前生于北京,祖籍遼寧,被父親稱為墻頭草的中學生,被母親稱為最聽話的小大人,被妹妹稱為最體貼的哥哥,被夫人稱為最有個性的男人,被兒子稱為最理解小孩子的爸爸,被領導稱為最不成熟的下屬,被老同學稱為變化最大的同窗,被劉墉稱為沒上過美術學校的漫畫家,為推廣親子教育和心理健康,常在媒體露面,捐助失學少年重返課堂,深入山區學校辦親子講座,心理學博士,心理咨詢師,寫了九本書,居士,最愛孩子,喜歡什么事部往自然上扯,無形中把心理學同傳統文化攪和在一起,所以不分門派,系主張“打倒你就是好拳”的治療師。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