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我不是殺人犯 本書特色
如果需要一位智慧的婦女讓一個人來到世上,那么,還需要很多的載渡者、需要智慧的男男女女在這個世界上陪伴他并幫助他很好地離開這個世界。
——蒙田
一位醫護人員從專業角度討論安樂死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般人從良知與倫理觀念角度抒發簡單的感慨。年輕的癱瘓者想要死去,卻沒有這個權利。幫助他離去的是那個*愛他的人——他的母親,為此她挑戰了法律。本書作者肖索依醫生參與實施了這次安樂死。
我不是殺人犯 內容簡介
一位22歲的青年因為車禍而全身癱瘓,只有一根手指能動,對他來說,身體已經成了靈魂的牢籠。于是,他靠這根手指與人溝通,強烈表達了希望安樂死的意愿。2003年9月,他的母親幫助他實現了這個心愿,同時,一位職責本是幫助傷殘人士恢復生存能力的醫生參與了這一行動。事件發生后,法國社會激起了巨大反響,由此爆發了在各個層面上的討論和爭議。參與實施這次安樂死的醫生肖索依博士與人合作寫了本書,記述了整個事件,同時表達了他的思考。
我不是殺人犯 目錄
引子
一 “就這樣”活著
二 快速,并準確
三 家人們
四 病床十二張,生命成千計
五 我的父親
六 挽救生命
七 瑪麗
八 被遺忘的死者
九 樊尚
十 該由誰來決定?
十一 我該做的事
十二 我負責
十三 對他說
十四 害怕
十五 死亡需要時間
十六 瑪麗一克里斯蒂娜眼中的弗雷德里克
十七 我的“罪行”
十八 死亡擦身而過
十九 在生命之中
二十 樊尚,威廉,希波克拉底
致樊尚
致謝
我不是殺人犯 節選
一、“就這樣”活著
再過幾個月,這個男孩就會長到與我的大兒子法比安一樣的年齡。
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2000年,在一條鄉間小路上,樊尚的汽車沖到了一輛卡車之下。當時他正在回家的路上。沒人清楚究竟是怎樣的過程,他甚至開得不太快。他是個志愿消防員,消防中心的伙伴們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困在車中的他解救出來。經過九個月的昏迷,他的右拇指有了活動。還需要再過六個月,才能讓他有意識地動彈這根右拇指,至此,也就是他所達到的極限了。才23歲,身體卻如同一具棺木,失明,無法發出聲音,徹底癱瘓,卻經受著持續的痛楚,并且將終身如此。只有一根右拇指能動……
當意外事故的傷者來到我們這個部門,命系生死一線,能幫助他們牢牢抓住那好的方面,這構成了我職業中美好的部分。日復一日,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為了他們恢復各種生理功能,那真是一場激烈的競賽。有了信心,又失去了信心,再次有了信心,每一個進步都被當做勝利來品味。**次睜開眼,**次做出動作,**次發出聲音。邁向生活的**步,那嶄新的、幾乎失去卻竟被搶回的生活!
然后,那一刻到來,他們的狀態足以離開了。離開我們這個部門之后,他們還不能直接回家。我們把他們遷往復健部或者康復部,在那里,他們要重新學習如何生活。他們要在那里度過幾個月,有時甚至是幾年,重新學會講話、吃飯、移動身體。學習用其他方式來挪動自己,有時必須借助器械生活下去。漫漫長途擺在他們面前,但,他們活著。真正地活著。這意味著,他們能夠交流,制訂規劃,開始或者重新開始,前行,滿懷希望,取得進展。
……
我不是殺人犯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肖索依(1953~),急救醫師,法國貝爾克醫院重癥監護部負責人,2003年9月為重癥患者樊尚·安貝爾實施安樂死。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