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40006
- 條形碼:9787100040006 ; 978-7-100-04000-6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哲學 本書特色
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的哲學領域里發生的一切,是本書研究和闡述的對象。具體說來,本書里詳細的敘述了對屬于“蘇聯時期”的1990年和1991年里在哲學領域中發生的種種事件和變化,闡述了從1992年到1999年的“俄羅斯哲學”,并試著談了“俄羅斯哲學”的“未來”即它在21世紀的前景。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哲學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①在俄羅斯的哲學領域里發生的一切,是我們這部書研究和闡述的對象。具體說來,在這本書里我們將涉及三方面的內容:
**,在闡述90年代“俄羅斯哲學”之前,首先對80年代與90年代的“銜接部”予以特別的關注,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是由“蘇聯哲學”向“后蘇聯哲學”即當今的“俄羅斯哲學”“轉折”的關鍵時刻。本書的**章對屬于“蘇聯時期”的1990年和1991年里在哲學領域中發生的種種事件和變化,做了較為詳細的敘述,在揭示蘇聯和蘇聯哲學劇變的深層原因方面,進行了嘗試。
第二,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核心部分是闡述從1992年到1999年的“俄羅斯哲學”。世人普遍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是:在那個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曾經在長達74年之久的時間里一直占主導地位的大國里,在“蘇聯”不存在之后,在“蘇聯哲學”終結了之后.究竟會出現一種什么樣的哲學?!在闡述1992年到1999年這段時期的俄羅斯哲學時,我們關注的是當今俄羅斯哲學中*有代表性的領域,談到的是這些領域中*引人注目的一些問題。我們的主要著眼點在于揭示哲學領域發生的那些重大而實質性的變化。我們無意對哲學各個領域做逐一地、面面俱到地介紹。例如我們在書中沒有涉及邏輯、美學、科學哲學等內容。在章節的安排上,我們遵循的原則是形式服從內容,不求外表上的整齊劃一,章節的長短依其重要性而定,該長的則長,該短的則短。
第三,在20世紀結束的時候,人們很喜歡對所研討的對象在21世紀將會怎樣變化作出展望。在本書的末尾,我們也將試著談談“俄羅斯哲學”的“未來”即它在21世紀的前景。不過我們深知:在20世紀的余暉未盡之時,當俄羅斯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尚且模糊不清的時候,談論“俄羅斯哲學”的未來和對它在21世紀的前景進行展望,是不可能很有把握的。但如果從哲學發展的一般規律性和可能性方面對它的未來做一些推測,這樣做或許不至于被認為是多此一舉。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哲學 目錄
**章 從1990年到1991年12月——“蘇聯”的解體與“蘇聯哲學”的終結
一 歷史把握的重要性
二 “蘇聯哲學”終結于“改革”的.失敗中
三 理論和哲學領域發生的主要變化
四 從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兩部有代表性的哲學作品看“蘇聯哲學”的“極限”
五 “蘇聯哲學”終結的啟示意義
第二章 從1992年到1999年12月——俄羅斯哲學的狀況
一 “混亂年代”與俄羅斯和俄羅斯哲學的命運
二 對哲學的重新理解、定位和定義
三 俄羅斯哲學的走向
四 俄羅斯哲學界關注的主要領域和問題
五 近年來哲學和人文科學的一般狀況及
對其所作的評價
第三章 理論哲學
一 關于“哲學是不是科學”的爭論
二 現今“哲學”的結構
三 哲學體例方面的變化
四 現今的“哲學”定義及“哲學基本問題”
五 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質的新理解
六 現在怎樣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七 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態度
第四章 社會哲學
一“社會哲學”的含義
二 “社會哲學”的框架、結構和內容
三 “社會形態理論”與“文明類型理論”
四 對蘇聯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學說的再認識
第五章 政治哲學
一 政治學、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
二 定義、對象和框架
三 現代化與文明沖突
四 非暴力倫理學
五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第六章 歷史哲學
一 歷史哲學的地位、定義和建構
二 對“立國”和“復興”依據的尋求
第七章 人學、哲學人類學、文化哲學
一 人研究的興起與發展現狀
二“入學”的內容
三 《入學大綱》、《哲學人類學》
和《俄羅斯擁有的人的潛力方案》
……
第八章 宗教哲學
第九章 哲學史
第十章 俄羅斯的未來與俄羅斯哲學的未來(代結束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哲學 節選
**章 從1990年到1991年12月
——“蘇聯”的解體與
“蘇聯哲學”的終結
歷史把握的重要性
本書的主要內容闡述的是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哲學。但“90年代”當然涵蓋著1990年和1991年,而這兩年則屬于“蘇聯時期”。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重要性上說,我們都不能忽略從1990年起到1991年12月這一時期的“蘇聯哲學”。
從1990年到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時間雖短,僅有兩年,但由于它是由“蘇聯”向“后蘇聯”轉折的關鍵歷史時刻,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在20世紀的百年間,在一個像蘇俄這樣的大國里,社會制度和社會性質發生兩次根本轉變,在世界上可以說僅此一例。深入研究和剖析這兩年在蘇聯發生的種種事態,對于我們了解蘇聯劇變的原因,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蘇聯在1991年12月解體,曾被很多人看成是“突發”的,不帶有“必然性”。就“蘇聯哲學”來說,雖說它在80年代末已經呈現出“激變”和“混亂”的“態勢”,但說在1990年到1991年12月它馬上就要“終結”,這樣的“征兆”在那時也并不是很明顯。但蘇聯的解體和蘇聯哲學的終結卻不期而至,而且“解體”和“終結”一經發生,便來得十分徹底,前后判若兩個截然相反的東西。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從蘇聯的“存在”到“解體”,從蘇聯哲學的“存在”到“終結”,為什么來得這么快速?
……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