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392302
- 條形碼:9787811392302 ; 978-7-81139-23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上篇研究者主要著眼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理念的基本要義展開論說。一方面,論者研究探討了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背景、理論內涵,解讀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超越,等等。另一方面,論者針對一些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相關的制度或理念,如刑事和解制度、恢復性司法理念,進行了一番比較系統的研究探討。*后,論者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刑事政策的和諧化思想進行了探討。中篇研究者主要針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一些理念,結合實證研究的方法,展開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深入研討。下篇研究者主要針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事檢察實踐工作中的貫徹思路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附篇為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少年司法制度,展開了對相關理論及實踐問題的比較深入、系統的探索和研究。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認為:其一,刑事政策不外平刑事法律。刑事法律體現刑事政策,并在其規范體系中留有刑事政策運行的適度空間。刑事政策應當而且完全可以依法施用。其二,法律是文本規范與社會情理的統一體。文本規范(即通過法律文本的字面含義傳達出來的意思)與社會情理(包含法律政策)之間的關系,是靜態法律與動態法律的關系,是法律形體與法律精神的關系,二者的有機整合體即優良的法律。其三,與刑事法律相應,刑事政策也包含著刑事實體政策和刑事程序政策等兩個基本方面。其四,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因為未及于對“虞犯”、被害者和刑事環境的系統關注,而不盡全面系統,不夠和諧。為此,可以引入包含著刑事政策社會化的“寬罰嚴管”思想,即力圖將司法懲處與社會管理相結合,從而推進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性化、全面系統化以及和諧化的演進。基于現實矛盾突出和推進策略的考慮,少年刑事政策問題和刑事檢察建議制度可以作為“寬罰嚴管”策略的突破口。其五,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應當包括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和相關社會政策等三個基本層面,其運作必然需要多個國家機關的協調配合。檢察機關的相關工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基于上述基本理念,本書從基本要義、實證研究、檢察實踐以及少年司法與刑事政策等四個層面展開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探索。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目錄
上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理論要義
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要義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論解讀
寬嚴相濟是政策性原則,更是公理性原則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輕微刑事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及其配套措施之構建
恢復性司法與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
刑事政策的和諧化——議論我國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刑事政策改革思路
中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實證研究
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視野中的不起訴裁量權——結合某基層人民檢察院的實證調研
我國刑法情節之辯證與實質——兼論刑法價值之二元沖突模式
量刑情節的逆向沖突問題研究——兼議“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
隱性超期羈押實證考察與理論反思
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分析
非法制造爆炸物用于生產生活、未造成實害的案件如何處理
下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檢察實踐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檢察工作中的應用與思索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要切忌只寬不嚴
淺議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落實
論我國刑事檢察建議制度——貫徹“寬罰嚴管”思想的一種路徑
根據物價變化及時調整定罪標準方能體現“寬嚴相濟”
試論刑事快速簡易辦案機制的構建
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事強制措施中的運用
恢復性司法的有效適用——在刑事和解中探索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附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少年司法制度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少年刑事司法制度
少年刑事政策論——兼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理念
后記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節選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認為:其一,刑事政策不外平刑事法律。刑事法律體現刑事政策,并在其規范體系中留有刑事政策運行的適度空間。刑事政策應當而且完全可以依法施用。其二,法律是文本規范與社會情理的統一體。文本規范(即通過法律文本的字面含義傳達出來的意思)與社會情理(包含法律政策)之間的關系,是靜態法律與動態法律的關系,是法律形體與法律精神的關系,二者的有機整合體即優良的法律。其三,與刑事法律相應,刑事政策也包含著刑事實體政策和刑事程序政策等兩個基本方面。其四,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因為未及于對“虞犯”、被害者和刑事環境的系統關注,而不盡全面系統,不夠和諧。為此,可以引入包含著刑事政策社會化的“寬罰嚴管”思想,即力圖將司法懲處與社會管理相結合,從而推進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性化、全面系統化以及和諧化的演進。基于現實矛盾突出和推進策略的考慮,少年刑事政策問題和刑事檢察建議制度可以作為“寬罰嚴管”策略的突破口。其五,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應當包括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和相關社會政策等三個基本層面,其運作必然需要多個國家機關的協調配合。檢察機關的相關工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從基本要義、實證研究、檢察實踐以及少年司法與刑事政策等四個層面展開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探索。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之檢察視角-理念實證與實踐 作者簡介
高維儉:男,1972年生,湖南懷化人,北京大學法學院2004屆刑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曾在法院、檢察院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和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著作多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項目若干。代表作包括:專著《刑事三元結構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論文《刑事學科系統論》(載《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和譯著《少年司法的一個世紀》(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美國死刑悖論》(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