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20966
- 條形碼:9787533320966 ; 978-7-5333-209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本書特色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主要對蒲松齡的情感觀照、人倫觀、刺世的方式和意味、表演藝術的風韻等內容作了介紹,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內容簡介
“蒲松齡俚曲”與《聊齋志異》是蒲松齡貢獻給中國文學史的雙璧,也是中國說唱和戲曲文學的奇葩,蒲松齡即使沒有創作其它文學作品,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可以不朽了。但是,多年來,研究“蒲松齡俚曲”的論著相當冷落,相對于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研究而言,“蒲松齡俚曲”的研究更是冷落得不成比例。這種狀況對于蒲松齡的研究不利,對于中國說唱文學的研究,乃至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也都不利。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本書是“文史哲博士文叢”之一,該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主要對蒲松齡的情感觀照、人倫觀、刺世的方式和意味、表演藝術的風韻等內容作了介紹,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目錄
序言
緒論
**章蒲松齡的情感觀照
**節源自心靈的文士情懷
第二節直面人生的俚人俚趣
第三節情感變化的審美意義
第二章蒲松齡的人倫觀
**節孝悌觀
第二節夫婦觀
第三節嫡庶觀
第三章刺世的方式和意味
**節直陳其事與順勢一擊
第二節冷嘲熱諷與揶揄戲說
第四章女性形象的雅量與潑性
**節女性形象的雅量
第二節女性形象的潑性
第五章文士形象的意氣和庸俗
**節文士形象的意氣
第二節文士形象的庸俗
第六章文言雅致與俚語風味
**節文言雅致
第二節俚語風味
第七章諧趣性和喜劇性
**節《聊齋志異》的諧趣性
第二節“蒲松齡俚曲”的喜劇性
第八章新解讀散論
**節解剖人性的弱點
第二節詠嘆磨難的人生
第三節蒲松齡的歷史觀
第九章表演藝術的風韻
**節蒲松齡俚曲文體特征的再認識
第二節戲曲體與說唱體的結構藝術
第三節蒲松齡俚曲的敘事波瀾
第四節蒲松齡俚曲語言的動作性
第五節蒲松齡俚曲的節奏藝術
第六節蒲松齡俚曲在說唱和戲曲史上的地位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節選
“蒲松齡俚曲”與《聊齋志異》是蒲松齡貢獻給中國文學史的雙璧,也是中國說唱和戲曲文學的奇葩,蒲松齡即使沒有創作其它文學作品,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可以不朽了。但是,多年來,研究“蒲松齡俚曲”的論著相當冷落,相對于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研究而言,“蒲松齡俚曲”的研究更是冷落得不成比例。這種狀況對于蒲松齡的研究不利,對于中國說唱文學的研究,乃至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也都不利。 《從《志異》到“俚曲”》是“文史哲博士文叢”之一,該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主要對蒲松齡的情感觀照、人倫觀、刺世的方式和意味、表演藝術的風韻等內容作了介紹,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 作者簡介
邵吉志,1973年生,1998年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和2003年先后考入山東大學文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元明清方向),獲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青島科技大學傳播與動漫學院,主要從事元明清文學和影視動畫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參編《中外文學欣賞》(副主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主題:評價該書內容
此書不僅是對蒲松齡文學創作的一次深入剖析,更是對其情感世界、人倫觀念、社會批判及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全面新解,為讀者展現了一個更為立體、豐富的蒲松齡形象,填補了長期以來對“蒲松齡俚曲”研究相對冷落的空白,展現了蒲松齡在戲曲和說唱藝術方面的卓越才華。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