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97780
- 條形碼:9787802097780 ; 978-7-80209-77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本書特色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旨在使廣大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環境科學知識,培養環境理念,并掌握基本的環境知識傳播方法,使其不僅成為一名自覺的環境保護的參與者,而且成為一名自然的環境科學的傳播者。 教材共八章,前四章側重環境理論,環境意識的教育;五、六、七章側重環境知識的應用,講述環境監測,治理與控制的具體方法,尤其豐富了節能減排,綠色化學,清潔生產等內容;第八章講述環境教育的基本方法。為增加教材的可讀性,每章都附有相關閱讀材料及校園環境活動實踐方案。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可作為各類院校環境科學教育教材,亦可作為職業培訓教材及環境類校本課程指導用書。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內容簡介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是一部面向在校大中專院校非環境專業學生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的環境科學知識教育普及教材,旨在使廣大學生較全面地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污染物監測、控制、環境綜合治理主要技術方法;增強學生對人類生存、人口、資源與環境關系的認識,關注環境問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適當的憂患意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激發學生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熱情;掌握基本的環境知識教育與傳播方法,使其不僅成為一名自覺的環境保護參與者,而且成為一名自然的環境科學的傳播者,以期放大環境教育的效果。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目錄
緒論
**章環境與環境科學
**節環境
第二節環境的形成和演化
第三節環境結構與環境系統
第四節環境科學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環境問題
**節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全球環境問題
第三節中國的環境問題
第四節環境保護對策
第三章生態環境與生態保護
**節生態學與生態系統
第二節生態環境保護
第三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第四節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第四章自然資源
**節資源概述
第二節水資源
第三節土地資源
第四節礦產資源
第五節能源
第六節森林資源
第七節海洋資源
第五章環境監測與污染控制技術
**節環境監測概述
第二節大氣污染監測與控制技術
第三節水體污染監測與控制技術
第四節土壤污染監測與防治
第五節固體廢物監測與控制技術
第六節噪聲污染監測與控制技術
第七節其他環境污染
第六章綠色化學與清潔生產
**節綠色化學的誕生和發展簡史
第二節綠色化學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清潔生產概述
第四節清潔生產的發展概況
第五節實施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
第六節清潔生產面臨的障礙和實施步驟
第七節典型清潔生產案例
第七章節能減排與持續發展
**節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節能減排
第四節氣候變化應對措施
第八章環境教育
**節環境教育的意義、目標與原則
第二節環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第三節學校環境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第四節環境教育的評價
參考文獻
附錄1POPs有關的信息
附錄2世界及中國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有磁紀念日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節選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是一部面向在校大中專院校非環境專業學生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的環境科學知識教育普及教材,旨在使廣大學生較全面地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污染物監測、控制、環境綜合治理主要技術方法;增強學生對人類生存、人口、資源與環境關系的認識,關注環境問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適當的憂患意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激發學生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熱情;掌握基本的環境知識教育與傳播方法,使其不僅成為一名自覺的環境保護參與者,而且成為一名自然的環境科學的傳播者,以期放大環境教育的效果。
環境科學教育基礎 相關資料
(六)生物多樣性減少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豐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國的野生動物和植物分別占世界總數的9.8%和9.9%,中國陸地森林生態系統有16大類和185類,區系豐富,生態類型多,為野生動、植物棲息和繁衍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中國陸地的野生動、植物有80%以上物種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生態系統的破壞,致使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地日益縮小,加上人為亂捕濫獵,導致物種數量減少和瀕臨滅絕。據有關資料報道,我國有15%~20%的物種處于瀕危和受威脅狀態,包括4 600多種高等植物和400多種野生動物。近幾十年已絕跡的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種,野生動物有lO余種,還有20多種瀕臨滅絕。
二、環境污染問題
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更是觸目驚心。我國環境污染正從局部的點源污染擴至大范圍的面源污染,從工業污染擴至農業和生活領域的污染,從城市污染擴至鄉鎮地區的污染,而且各種污染復合疊加,形成了更加復雜和防不勝防的局面,對生態系統、食品安全、人體健康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
(一)水體污染
幾十年前拍攝的電影《上甘嶺》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戰士們幾晝夜一直堅守在坑道內,滴水未進,一位身負重傷的戰士在昏迷中仍在呼喊:“水!水!給我水!”人們不曾料到,幾十年后,這一呼喊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響遍了整個中國大地。張鳳祥等同志指出:“在我國生態環境危機中,第一個危機就是水荒!”1996年中央電視臺反復播放的一個公益廣告說:中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如果再不節約用水,那么我們看到的最后一滴水也許將是自己的眼淚!
我國水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水資源污染嚴重,導致大量水資源被浪費掉。我國的水污染是“全方位”的:雨水被污染(酸雨),海洋被污染,江河被污染,湖泊被污染,地下水被污染,特別是后三種污染十分嚴重。我國的絕大多數河流,包括所有的大江大河,都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污染。北方地區“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甚至在江南河道的污染也是普遍現象。據對全國七大江河水系監測,僅有29.1%的斷面符合III類水質標準,30%的斷面屬Ⅳ、V類水質,只能用于工農業生產,40.9%的斷面劣于V類水質,喪失了使用價值。
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以有機物污染為主,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染在“七五”期間曾得到較好控制,但近幾年又有所惡化。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淮河流域許多地區癌癥發病率比正常地區高出十幾倍到上百倍,一些村莊2/3的人肝腫大。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