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純詩”的中國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500470694
- 條形碼:9787500470694 ; 978-7-5004-7069-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純詩”的中國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了“純詩”作為象征主義詩學概念的美學內涵和它的歐洲文化淵源,梳理了它的歷史承繼關系。中國的“純詩”意識,無疑是在20世紀30年代“現代”詩人那里*終得以確立的,為此,筆者首先界定了“現代詩人”這個概念。“純詩”的中國化,并非20世紀30年代“現代”詩人一蹴而就的,五四時期大量西方藝術思想的涌入意義重大,它帶來的是一種視野的開闊和文化交融意識。
“純詩”的中國化研究 目錄
序
導言
**章 “純詩”及其中國化的思考
一 “純詩”:一種藝術美的極致追求
二 “純詩”的中國化: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純詩”的中西方淵源
一 “純詩”的先聲:唯美藝術思想
二 中國傳統詩學中的“純詩”
第三章 “純詩”觀念的引入
一 中國新詩無形式感的困惑
二 周作人:從泉征主義的詩藝入手
三 “純粹的詩”:與散文清楚分界
第四章 美與生命本性的召喚
一“新月”詩人:為藝術的靈魂“構造適當的軀殼”
二 邵洵美:凝視美的姿態、顏色與形狀
三 于賡虞:歌哭靈魂的聲與色
第五章 中國純詩的詩性意識與詩性品格
一 廓清“純詩”概念的紛擾與歷史來處
二 中國純詩詩性品格的確立
第六章 中國純詩的生命形態
一 尋找聲、色、義同時啟示的世界
二 “到你自己的靈魂里去”,感悟生命的經驗
三 音樂的“缺席”與“在場”的音樂性
四 “用電影的手法寫詩”,“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東西”
五 戲劇化:在“想象邏輯”里,不同張力和諧作用的模式
結語
附錄 1934年的《現代》:誤譯抑或誤印——關于邵洵美的《現代美國詩壇概觀》
后記
導言
**章 “純詩”及其中國化的思考
一 “純詩”:一種藝術美的極致追求
二 “純詩”的中國化: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純詩”的中西方淵源
一 “純詩”的先聲:唯美藝術思想
二 中國傳統詩學中的“純詩”
第三章 “純詩”觀念的引入
一 中國新詩無形式感的困惑
二 周作人:從泉征主義的詩藝入手
三 “純粹的詩”:與散文清楚分界
第四章 美與生命本性的召喚
一“新月”詩人:為藝術的靈魂“構造適當的軀殼”
二 邵洵美:凝視美的姿態、顏色與形狀
三 于賡虞:歌哭靈魂的聲與色
第五章 中國純詩的詩性意識與詩性品格
一 廓清“純詩”概念的紛擾與歷史來處
二 中國純詩詩性品格的確立
第六章 中國純詩的生命形態
一 尋找聲、色、義同時啟示的世界
二 “到你自己的靈魂里去”,感悟生命的經驗
三 音樂的“缺席”與“在場”的音樂性
四 “用電影的手法寫詩”,“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東西”
五 戲劇化:在“想象邏輯”里,不同張力和諧作用的模式
結語
附錄 1934年的《現代》:誤譯抑或誤印——關于邵洵美的《現代美國詩壇概觀》
后記
展開全部
“純詩”的中國化研究 作者簡介
高蔚,女,祖籍河北,文學博士,F任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國新詩。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