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風從太行來-魏風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321467
- 條形碼:9787503321467 ; 978-7-5033-2146-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從太行來-魏風文集 內容簡介
魏風,1925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縣北山陽村。13歲參加八路軍,在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學習、戰斗;16歲起,創作的兒童劇《歪把》、話劇《小玲子》 (與人合作)、秧歌劇《識字好》、 《馬光鑒》、大型歌劇((土地歸農民》(與人合作)等在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產生較大影響;1947年2月, 《晉綏日報》一則一位女英雄慷慨就義的消息感動了他,在距這位女英雄犧牲17天后,他只身來到當時還是敵占區的云周西村,采訪烈士親屬,創作了話劇《女英雄劉胡蘭》;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過西南軍區戰斗文工團、總政歌舞團、總政文工團、總政文化部文藝處、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領導職務,曾面聆周恩來、賀龍的親切教誨,撰寫大合唱《祖國萬歲》等歌詞,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中國革命之歌》等的創作;具體領導籌建軍藝文學系,培養了大批軍旅青年作家……
一位軍隊老藝術七十多年藝術之路的真實回憶和碩果展示,一部充滿了太行雄風和延安精神,洋溢著革命美學的精品集粹。
風從太行來-魏風文集 目錄
抗敵劇社的小鬼們
到延安去
激情澎湃的戰斗文工團
永放光芒的名字——劉胡蘭
賀龍關心文藝工作的故事
難忘《歌唱二郎山》
陽光沃土鮮花——記總政文工團
“21條”的風波
高揚《講話》的旗幟
呼喚風從太行來
我國第二部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
我找李德生去辭官
我們辦的不是皮包公司
軍旅中的舞蹈奇葩
全軍文藝干部評職稱
舞蹈伴奏的一次革新
心靈的浪花
詩:
為了祖國的明天
向長征的英雄們致敬
狼牙山在傾聽
我是一條小溪
和魔鬼的對話
康生的照片
我呼喚的天空
我為你叫好
假如……我愿
收獲
讀李俊琛的詩
讀黃稼的詩
街頭見聞(五首)
悼念“四八”受難烈士
土改詩抄
行軍見聞
歌詞:
西北農民歌唱毛主席
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
春風和歌聲
解放軍大合唱
祖國萬歲(大合唱)
紅日照遍了東方(大合唱)
群星璀璨
征程蹤影
幾點說明
風從太行來-魏風文集 節選
老兵自述
到延安去
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是有名的劇團之一,我少年時代,就來到了這個劇社。劇社有許多好的作風、好的傳統,給我印象*深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培養人才。
1943年春節快到了,一天下午,抗敵劇社副社長汪洋同志把高虹、郝玉生、張永康和我四個人叫去說:“組織上決定你們去抗大二分校附中學習文化,和你們一同去的還有十幾個同志。”學習文化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事,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很高興。汪洋同志說:“搞藝術沒有文化知識不行,你們都是小學程度吧?”我們點點頭。他繼續說:“劇社雖然注意了你們的學習,可是畢竟咱們是工作單位,流動環境,不如學校條件好。”他停頓了一下然后深情地說:“說老實話,送你們走我們也舍不得。這是聶榮臻司令和朱良才主任決定的。聶司令看得遠,對我說,不要舍不得,這些‘小鬼’文化低,打日本沒文化不行,將來建設新中國沒有文化更不行。現在正在精兵簡政,把他們保存起來,趁著年歲小,好好學文化,將來工作要靠他們……”聽了汪洋同志傳達的聶司令的一席話,我們深受感動。興奮和感激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使我久久不能平靜。聶司令的話我一直沒有忘記,在漫長的革命征途中,這些話,一直強烈地激勵著我。
談過話之后,我們就準備行裝。劇社的同志都來看望我們,有的送來筆記本,有的送來一袋牙粉,有的送來一雙鞋或者一本小字典。
……
風從太行來-魏風文集 作者簡介
魏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正軍級離休干部。
1925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縣北山陽村。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2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41年創作了兒童劇《歪把》由華北聯大文藝學院演出,并獲嘉獎。1942年與人合作創作話劇《小玲子》由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演出,獲得晉察冀邊區“魯迅文藝獎”。
抗日戰爭期間創作了秧歌劇《識字好》、《馬光鑒》等劇。解放戰爭期間,1946年創作了大型歌劇《土地歸農民》(與人合作),由晉綏軍區戰斗劇社演出,對當時土地改革運動起到較大影響;1947年,創作了話劇《女英雄劉胡蘭》,演出后反應較為強烈;1948年在此基礎上又創作了歌劇《劉胡蘭》(與人合作),這部作品是繼歌劇《白毛女》之后的又一部優秀歌劇。
新中國成立之后,走上了領導崗位,先后擔任西南軍區戰斗文工團副政委兼創作室主任,總政歌舞團政委、團長兼政委,總政文工團總團長,總政文化部文藝處長,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政委等職。
1950年率領文工隊慰問康藏筑路大軍時,組織創作了《歌唱二郎山》、《藏胞歌唱解放軍》,并寫了歌詞《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1959年創作了大合唱《祖國萬歲》歌詞,該作品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0周年的重點節目,由500多人的合唱隊演唱,在人民大會堂演出。
1964年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創作,任詩詞組組長。1982年參加第二部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創作,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黨委書記。
1984年起在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領導期間,具體領導籌建文學系,實行開門辦學,培養了第一批軍旅青年作家。1986年領導全軍文藝干部自學考試工作,使全軍2484名文藝干部獲得了學歷證書。
1988年被推選為全軍第一屆文藝系列(含電影、藝術教育)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順利評選出全軍第一批戲劇、音樂、舞蹈、戲曲、曲藝、雜技、舞美、電影、藝術教育等具有高級職稱的1560名文藝家。
1989年策劃并執筆創作20集電視連續劇《賀龍》。
曾多次率總政歌舞團以解放軍歌舞團名義出訪蘇聯、羅馬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朝鮮、緬甸等國。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人民功臣勛章、功勛榮譽勛章、羅馬尼亞“星”勛章。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