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 版權信息
- ISBN:780140677x
- 條形碼:9787801406774 ; 978-7-80140-67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三個層面討論行政法治建設問題,包括:上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一般原理;中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制度安排;下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中國化問題。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 目錄
一、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及其選擇
(一)行政法治建設的共性特征
(二)行政法治形態的個性差異
(三)行政法治形態反映出現實國情下的公民權利供求關系
(四)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容易誘發依法行政涵義的不確定性
二、行政行為的法律規制
(一)行政行為的構成與分類
(二)行政行為的效力
(三)行政行為的成立、生效與消滅
(四)行政行為的瑕疵及其處置
三、以平衡論作為行政法治建設的理論根基
(一)平衡論作為行政法理論基礎的提出和發展
(二)平衡論從行政法理論基礎擴展為公法理論基礎
(三)平衡公法及其實現
四、行政法治原則的演變與遷移
(一)行政法治原則是一種地域性知識
(二)形式性、實質性與整合性行政法治原則
(三)影響行政法治原則地域化的主要變量
五、回應型公法變革
(一)公法變革的緣由及其選擇限制
(二)公法制度變革的邏輯結構
(三)公法制度變革的基本類型
六、行政法治的確立與演變:以英、法、日為例
(一)英國:“戴雪傳統”及其式微
(二)法國:法律之下的能動行政
(三)日本:走法律移植的捷徑
中篇:行政法治建設的制度安排
一、建構平衡公法體系
(一)國家法規范與社會法規范分工合作
(二)硬法規范與軟法規范并行不悖
(三)中央立法規范與地方立法規范各展其長
(四)實體法規范與程序法規范相互匹配
二、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
(一)行政裁量控制的迷惘與希望
(二)建構行政裁量模式的基本元素
(三)行政裁量控制的法制模式及其轉換
(四)依據硬/軟混合法的控制力設定行政裁量范圍
三、社會糾紛的政府防治:中國實踐
(一)政府負有化解社會糾紛的法定職責
(二)社會糾紛的政府防治機制
(三)社會糾紛政府防治機制的完善
四、健全行政責任制:一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視角
(一)行政責任制的確立及其結構性缺陷
(二)行政責任制缺陷產生“桶板”效應
……
下篇:行政法治建設的中國化
一、適應全球化趨勢:集中體現為行政法因
二、順應公共治理要求
三、遵循公共服務取向
四、服從和諧社會服務
五、符合科學發展要求
六、回憶建設中國特色法治政府
后記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 節選
一、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及其選擇
所謂“行政法治”,主要是指這樣一種理想狀態,即公共行政關系因為得到公法,特別是行政法的規范和調整而實現了法定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以維護和保障,公共理性得以維護和彰顯。行政法治建設,就是要通過創制、實施、適用和遵守行政法這種方式以達到這種理想狀態。綜觀行政法治建設二三百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一方面,行政法治具有比較穩定的普遍要求,這集中體現為尋求公共行政關系的法定化和理性化;另一方面,為了適應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傳統與現實,行政法治的具體涵義及其實現過程又呈現出多樣化形態。因此,歷史地看,行政法治并非一成不變、形態單一的概念,只是相對確定的一般規律與不太確定的具體表現方式的統一,是行政法治的普遍要求與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
(一)行政法治建設的共性特征
概而言之,行政法治及其實現過程具有以下一些共性特征:
1.行政法治建設是憲政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國家機器與階級社會同時產生,公共行政由此出現,公共行政體制也隨之形成,但行政法治建設卻姍姍來遲,作為憲政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發源于資本主義初期,是反專制、爭民權的資產階級運動的產物。一般認為,行政法治與民主政治、市場經濟、近代公法崛起、司法獨立、公民社會等社會現象,基本上屬于同一時代的產物,它在近代西方憲政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準確地說,它是崇尚權力制衡與維護公民權益的憲政運動的重心,其確立和發展過程是一個與推進民主政治和建立、完善市場經濟交互作用的過程。
……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 作者簡介
宋功德,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軟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國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公法、行政法、行政法的經濟分析等。最近10多年,主持和參與近10項國家課題和省部級委托課題,公開發表研究成果逾600萬字,先后出版法學著作11部:《論行政指導》(1999)、《行政法哲學》(2000)、《法學的坦白》(2001)、《稅務行政處罰》(2002)、《WTO與行政法》(2002)、《論經濟行政法的制度結構——交易費用的視角》(2003)、《行政法的均衡之約》(2004)、《依法行政干部讀本》(2005)、《統一公法學原論——公法學總論的一種模式》(2005)、《聚焦行政處理——行政法上“熟悉的陌生人”》(2007),《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2008);出版譯著1部:《貪婪、無序與治理——利用公共選擇改良公法》(2008),在《中國法學》、《新華文摘》、《中外法學》、《中國行政管理》、《行政法論叢》、《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90余篇,曾獲中國法學會2001年度論文一等獎,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