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251325
- 條形碼:9787508251325 ; 978-7-5082-513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 本書特色
雞腿蘑的生物學特性,經濟價值,菌種生產技術規程,栽培環境與設施標準,自然氣候條件下栽培技術規程和反季節栽培技術規程,產品加工與病蟲害控制規程等。本書是以我國頒布的食用菌相關標準為基礎,對雞腿蘑生產過程中標準化操作技術進行了介紹,初步建立了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 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標準化共和的通知》指出:農業標準化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規范農業生產、保障消費安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 我國著名農業專家王連錚教授寄語: 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技術保證,是農民增產增收的迫切要求,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相信該套叢書的出版發行,必將對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健康發展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王波研究員等編著。內容包括:雞腿蘑標準化生產的目的與意義,經濟價值,生物學特性,菌種生產技術規程,栽培環境與設施,自然條件下栽培與反季節栽培技術規程,產品加工與病蟲害防治的標準。內容新穎、技術規范、文字通俗易懂,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強,適于農村廣大菇農及菇業技術人員閱讀,對農業院校師生、科研和標準化管理者亦有參考價值。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 目錄
一、標準化生產的概念
二、標準化生產的內容
三、標準化生產的意義
四、標準化生產的作用
第二章 經濟價值
一、營養價值
二、藥用價值
第三章 生物學特性
一、分類地位
二、形態特征
三、生活史
四、子實體生長發育過程
五、營養生理與生態特性
第四章 菌種生產標準
一、菌種的分級與類型
二、菌種生產場所與設備
三、消毒與滅菌方法
四、菌種生產技術規程
五、菌種質量要求
六、菌種的包裝、標簽、標志、包裝運輸、貯存要求
七、菌種質量檢驗
八、菌種保藏與貯藏技術規程
九、菌種生產和經營
第五章 栽培設施與設備標準
一、場地環境標準
二、標準化菇房與設施
三、生產設備
第六章 栽培原料、培養料配方及菌袋制作標準
一、栽培原料質量標準
二、培養料配制原則與配方
三、菌袋制作技術規程
第七章 出菇管理技術規程
一、自然氣候條件下栽培管理技術規程
二、反季節栽培管理技術規程
三、發酵料栽培技術規程
第八章 產品保鮮與加工標準化
一、加工場所環境衛生與建筑要求
二、產品質量要求
三、鮮菇包裝、保鮮與貯運技術規程
四、鹽漬加工技術規程
五、干制加工技術規程
第九章 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
一、防治的原則
二、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主要參考文獻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技術 節選
**章 雞腿蘑標準化生產的目的與意義
一、標準化生產的概念
標準化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獲得*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活動,它包括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的過程。
雞腿蘑生產標準化是指針對雞腿蘑的特性,在其生產、加工、包裝以及貯運過程中,嚴格按照已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參考進口國的標準,制定出的一系列雞腿蘑產品質量衛生安全的生產、檢測以及評價規則。目前,我國已制定出的雞腿蘑相關標準有:《無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NY 5099—2002)》;《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NY/T 528—2002)》;《無公害食品 雞腿菇(NY 5246—2004)》等。在生產過程中,須嚴格按照已制定的相關標準進行。雞腿蘑產品標準分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屬于雞腿蘑產品質量安全范疇,都是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組成部分。無公害食品是保證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基本的需要,是*基本的市場準入條件;綠色食品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標準,滿足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更高的要求;有機食品則是一個更高的層次。無公害食品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的基礎,而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在無公害食品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因此,雞腿蘑生產*低的標準是要按照無公害食品要求進行。如果產品是供出口的,還須按照進口國的標準生產。
……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