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生態補償理論與政策框架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96707
- 條形碼:9787802096707 ; 978-7-80209-67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生態補償理論與政策框架設計 內容簡介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不僅是完善環境政策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鍵措施,而且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各級政府應予以高度重視。
生態補償機制和相關責任賠償機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責任賠償機制就是對享受了生態補償機制的經濟利益,但不履行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和義務的行為進行懲罰的機制。
可以在國務院下設立由相關部委組成的國家生態補償委員會或領導小組,行使生態補償工作的協調、監督、仲裁、懲罰與獎勵等相關事務。有需求的地方,可以參照國家的體制設置格局,建立地方生態補償管理體制。
中國生態補償理論與政策框架設計 目錄
1.1 流域的生態補償問題
1.2 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問題
1.3 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生態補償問題
第2章 生態補償機制的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生態補償機制概念的基本要素
2.2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理論基礎及其政策含義
第3章 生態補償的國際經驗與借鑒--國際專家的視角
3.1 生態系統服務付費(PES)的概念與動機
3.2 生態系統服務付費(PES)的現狀
3.3 教訓與設計創新
3.4 對中國的借鑒
第4章 生態補償的國際經驗與借鑒--中國專家的視角
4.1 生態補償相關政策
4.2 生態補償的方式
第5章 生態補償相關政策與實踐
5.1 國家實施生態補償的相關政策綜述
5.2 地方生態補償的實踐與政策需求
第6章 生態補償機制的財政政策研究
6.1 財政政策走向對生態補償機制的影響
6.2 整合現有生態補償財政政策
6.3 生態補償機制的財政政策創新
第7章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戰略與政策框架
7.1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總體戰略
7.2 生態補償問題的類型及優先領域
7.3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法律和政策依據與保障制度
7.4 補償依據和標準
7.5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工具
7.6 實施生態補償的管理體制
7.7 責任賠償機制
中國生態補償理論與政策框架設計 節選
第1章 生態補償問題及其本質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建立了較完整的環境污染防治政策體系,對主要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基本都有法律依據和政策手段。但在自然生態保護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我國面臨著政策結構性缺位的挑戰,特別是相關的環境經濟政策缺位,無法解決諸如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以及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在這類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問題的背后,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關系規律在發生著作用。即,由于環境利益及其相關的經濟利益在保護者、破壞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間的不公平分配,導致了受益者無償占有環境利益,保護者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回報,缺乏保護的經濟激勵;破壞者未能承擔破壞環境的責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應有的經濟賠償,責任人喪失保護的經濟壓力。這種環境及其經濟利益關系的扭曲,不僅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很大困難,而且也威脅著地區間和不同人群間的公平與和諧發展。要解決這類問題,我國必須建立一種能調整相關主體環境利益及其經濟利益分配關系的政策手段和機制,激勵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懲罰破壞行為,這就是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含義和目標。
因此,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既是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緊迫需要,也是落實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1 流域的生態補償問題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