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意(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7100057097
- 條形碼:9787100057097 ; 978-7-100-0570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意(第二輯) 內容簡介
康有為有言,凡天下之大,不外制度、義理兩端。法哲學關乎法之精神氣質、價值訴求及意義根基,非注釋性和技術性之形而下考察,乃追問式、批判式之形而上探究,自覺于法和法學之語言與邏輯,立內在而超越之標準,明國家政制法度之義理。然則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經驗歷史憑義理而呈現精神方向,義理藉經驗歷史而開示與確證。學界斤斤于“當下問題”而不知其歷史根基,而不明法哲學之“問題意識”,而疏于義理之邏輯勘察,“小學”也!吾輩痛乎此而興拯病之愿,欲返回歷史,探經典之玄奧,以啟社會之蒙覆,重振“大學”精神。是故,本刊不僅刊名冠之以經典,且欄目亦以經典之名標示,惟望匯聚學界同仁之鴻篇,共謀吾國法哲學之將來!
本書取名叫做“法意”,是受近世大哲嚴復先生譯孟德斯鳩巨著Del'Esprit des Lois之啟示,意在承近世鴻儒之志,究心于立法者之意圖,開起我國法哲學研究之新篇章。 法哲學關乎法之精神氣質、價值訴求及意義根基,非注釋性和技術性之形而下的考察,是追問式、批判式之形而上的探究。本文集正是以形而上學的原理為宗旨,從歷史的角度開示與呈現法哲學的精神方向,探究經典法哲學的玄奧。全書包括六個專題:法的形而上學原理,建國文獻研究,孟德斯鳩《法意》中文版百年紀念,神人古事,和平的保衛者,春秋決獄。共收入12篇論文。
法意(第二輯) 目錄
趙明康 德論“自然權利”
建國文獻研究
林國基 比希莫特抑或利維坦——美國建國的生死問題
劉晨光 反聯邦黨人成敗論
納坦塔科夫 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論對外事務
孟德斯鳩《法意》中文版百年紀念
愛爾維修 關于研讀《論法的精神》之手稿致函法蘭西學院
孟德斯鳩院長和M.Saurin先生
列奧·施特勞斯 論柏拉圖的《米諾斯篇》
神人古事
鄭文龍 古希臘城邦與宗教:荷馬史詩與庫朗熱的《古代城邦》
肖厚國 人類實踐理性的一次冒險之旅——讀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和平的保衛者
王利 保衛“利維坦”——論霍布斯政治哲學中的現代國家
Harvey C.Mansfield TOCQUEVILLE ON LEADERSHIP IN DEMOCRACY(英文版)
哈維曼斯菲爾德 托克維爾論民主中的領袖(中文版)
春秋決獄
林國華 大革命與新制度——希羅多德《原史》Ⅲ.79-83意圖略考
法意(第二輯) 節選
趙明康 德論“自然權利”
二、康德的權利概念
自然法為權利提供根據。因此,康德的權利概念就是從實踐理性的角度來加以界定,而不是從人之生存欲求的自然法則的意義上來加以把握。權利在本質上是與先驗自由相關的一種內在能力,唯有針對作為主體的人而言,權利概念才能獲得真正的意義規定,它意味著在普遍的自由法則之下人對做或不做什么的理性判斷和選擇,而自由法則恰恰首先表明的是一項責任,也即“是一個自由的行動在理性的一條定言命令之下的必然性”,又“因為責任不僅包含實踐必然性,而且包含強制性,因而,所設想的這條命令就是一條指令或禁令的規律,根據它,一個行動的做與不做被表現為一種義務”。所以,與霍布斯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康德總是在與義務相對應而存在的意義上來理解權利的。“我們唯有通過道德命令(它是義務的直接指令)才認識我們自己的自由——由于我們是自由的,才產生一切道德法則和因此而來的一切權利和義務;而權利的概念,作為把責任加于其他人的一種根據,則是后來從這種命令發展而來的。”霍布斯只是基于孤立的個人立場而強調了權利對于義務的優先性和基礎性,而對人的社會性規定和交互性關系視而不見,他因此在對權利的界定和理解上根本不可能有康德那樣的深刻洞見。在康德看來,就使其承擔義務的能力而言的權利唯有人才可能真正享有。
……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