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39277
- 條形碼:9787111239277 ; 978-7-111-2392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考慮了供應鏈與物流學科的知識構成要素,分為4篇。**篇為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念,主要討論了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歷程。第二篇為供應鏈與物流的作業流程管理,主要討論了采購與供應物流、倉儲管理、庫存控制以及銷售物流。第三篇為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系統的規劃與控制,主要討論了物流與供應鏈系統的規劃設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績效控制方法,以及供應鏈企業的業務流程再造。第四篇為信息時代下的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主要討論了電子商務下的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統。
本書適用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學,也可供實踐參考。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目錄
**篇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念
**章 物流概述
**節 物流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物流的價值與功能
第三節 物流系統
第四節 現代物流管理
第五節 物流的發展狀況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供應鏈管理概述
**節 供應鏈概念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供應鏈管理概述
第三節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關系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供應鏈與物流的作業流程管理
第三章 采購與供應物流
**節 采購概述
第二節 采購策略
第三節 供應商管理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生產物流
**節 企業生產物流概述
第二節 生產物流的組織
第三節 先進的生產物流運作模式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倉儲管理和庫存控制
**節 倉儲管理
第二節 庫存控制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銷售物流
**節 企業銷售物流概述
第二節 運輸及配送管理
第三節 訂單處理
第四節 分銷需求計劃——DRP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三篇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系統的規劃與控制
第七章 物流系統的規劃與設計
**節 物流戰略規劃概述
第二節 物流網絡的規劃與設計
第三節 運輸系統的規劃與設計
第四節 倉儲系統的規劃與設計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績效控制方法
**節 物流成本——供應鏈績效的重要指標
第二節 供應鏈績效評價
第三節 供應鏈企業激勵機制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九章 供應鏈企業的業務流程再造
**節 業務流程再造概述
第二節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
第三節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業務流程再造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四篇 信息時代下的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第十章 電子商務下的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節 電子商務與供應鏈概述
第二節 電子商務與物流
第三節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作業流程
第四節 電子商務下我國的物流業
第五節 電子商務下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第三方物流
**節 業務外包與第三方物流
第二節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第三節 電子商務時代的第三方物流
第四節 第四方物流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物流信息系統
**節 物流信息系統概述
第二節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統
第三節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第四節 智能運輸系統
案例分析
推薦研究站點
復習思考題
技能訓練題
參考文獻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節選
**篇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念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企業盛行通過確定經濟生產批量、安全庫存、訂貨點,來保證生產的穩定性,但由于沒有注意獨立需求和相關需求的差別,采用這些方法并未取得期望的成果。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了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較好地解決了相關需求管理問題。此后,人們就一直探求更好的制造組織和管理模式,出現了諸如制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 Ⅱ)、準時制(Just-in-Time,JIT)及精益生產等新的生產管理方式。這些新的生產管理方式對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確實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消費者的需求特征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整個世界的經濟活動體現出向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這些變化對企業參與競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已不能完全滿足新的競爭形勢發展要求。以MRPⅡ和JIT為例,這兩種生產方式都只考慮了企業內部資源的利用問題,一切優化工作均著眼于本企業的資源的*優應用。這種指導思想在21世紀的市場環境下顯得有些不適應,因為當前這種市場環境要求能夠快速響應用戶需求,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僅靠一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是不夠的。
長期以來,企業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對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業一直采取投資自建、投資控股或兼并的縱向一體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業與其他企業是一種所有權關系。例如,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擁有一個牧羊場,出產的羊毛用于生產本公司的汽車坐墊;美國某報業大王擁有一片森林,專為生產新聞用紙提供木材。脫胎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企業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維方式至今仍在各級企業領導者頭腦中占據主要位置,許多制造業企業擁有從毛坯鑄造、零件加工、裝配、包裝、運輸、銷售等一整套設備、設施、人員及組織機構。
推行縱向一體化的目的,是為加強核心企業對原材料供應、產品制造、分銷和銷售等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增加各個業務活動階段的利潤。在市場環境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采用縱向一體化戰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今天,縱向一體化戰略已逐漸顯示出其無法快速、敏捷地響應市場機會的薄弱之處。顯然,采用縱向一體化戰略的企業要想對其他配套企業擁有管理權,要么自己投資,要么出資控股,不論采取哪一種方式,都要承受過重的投資負擔和過長的建設周期,帶來的風險,而且由于核心企業什么都想管控,不得不從事自己并不擅長的業務活動,使得許多管理人員往往將寶貴的精力、時間和資源花在輔助性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上,而無暇顧及關鍵性業務的管理工作。實際上,每項業務活動都想自己承擔,勢必要面臨每一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容易使企業陷入困境。進一步地,如果整個行業不景氣,采取縱向一體化戰略的企業不僅在*終用戶市場遭受損失,而且在各個縱向發展的市場上也會遭受損失,因為*終用戶市場不景氣,必然連帶著縱向市場的萎縮。因此,縱向一體化戰略已難以在當今市場競爭條件下獲得所期望的利潤。
……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