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才女風流:從李清照到柳如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102502
- 條形碼:9787807102502 ; 978-7-80710-25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才女風流:從李清照到柳如是 本書特色
《文化中國:永恒的話題叢書》以高文化品位為內涵,從文化的特定視角來重新解讀(而非直接面對)某些重大的歷史或文化主題,特意選擇那些人們普遍感興趣即茶余飯后可供談資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作為題材,以確鑿的史料為根基,用新的視角或現代意識,采取富有文采、生動流暢的散文筆法和圖文并茂的形式,對其進行歷史闡釋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濃郁的文化觀照和歷史反思是該叢書的特色。該叢書強調“可操作性和持續發展的張力”,即靈活多樣和巨大的包容性,作為一個長期的品牌選題,視具體情況,分為若干輯陸續推出,逐步完成對文化中國重大歷史、文化主題的另樣解讀,形成一個大眾精品系列群。該叢書已出版三輯19冊。本書為叢書的其中一冊。
才女風流:從李清照到柳如是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的是為數不太多,但卻極富才情,給中國文學大廈增添了一筆亮麗色彩的女詩人、女作家群。品讀她們的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會女性對自己的愛情世界和婚嫻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同時還可以體會到女性對發揚母教優良傳統、培養家族文化氛圍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怎樣于家宅內部組成由母女姊妹等參與構成的文學社團、如何逐漸步入社交場合并產生影響。
才女風流:從李清照到柳如是 目錄
一 閨闈才藻
孟母、杜泰姬教子
宋代文化中的母教
家宅內的文學
鄭允端與薛氏姐妹
群星璀璨的女詩人
江南才女與家族文化
二 婚姻中的女聲
恩愛夫妻的情感交流
閨閣之中的戀曲
內宅的伴讀和詩友
情感的慰藉
朱淑真和張玉娘
管道升和黃娥
三 李清照與趙明誠
故鄉湖山與家學
天真爛漫的少女
政治旋渦中的愛情
金石之緣
遭遇離亂
凄涼晚景
四 宮闈才女
才貌兼備的嬪妃和女官
塞北哀鴻的悲吟
契丹蕭后的宮詞
五 婢妾與歌妓
妾的命運與才華
才藝娛人的歌妓
一代名妓柳如是
結語
參考書目
后記
才女風流:從李清照到柳如是 節選
一 閨闈才藻
孟母、杜泰姬教子
在古代中國,女性*本質的使命就是做丈夫的妻子,做子女的母親。所以,幾乎所有對女性的教育和評價,都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的,而對女性的道德要求,也主要是針對這兩點的。如果由于妻子的原因,使得丈夫不得父母的歡心,不得家族的認可,甚至違背了基本的倫常規范,那么這位女子無可辯駁地要受到社會的批評。她們可能是丈夫、子女罪惡的承擔者,也可能是丈夫、子女榮耀的分享者。女性的成功,在于她成就了丈夫和兒子的道德功業,自己也因此獲得榮耀和贊譽。
所以,相夫教子成了中國古代女性的一種美德,而這其中首先看重的則是女子的賢淑,一種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精神,一種溫良嫻靜的個性和氣質。從中國*早的詩集《詩經》中就表現出這種傾向。相對而言,并不看重女性的才能,無論是料理家務的才能,還是在政治、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才能。這種觀念對女性才能的
培養和發揮是十分不利的。可是,為了培養女性相夫教子的品德,也要通過一系列家庭禮儀和道德的教化,所以,這種旨在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東西,為女性打開了“知書達理”的大門。東漢班固之妹班昭作《女誡》,雖然以男尊女卑為主導思想,但還是在“夫婦”一節中倡導女性的“婦德”教育。“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乎?”受過教育的女性,更容易遵循事夫從夫的道德,這是班昭的見解。但受過教育的女性,也從此走向了文化和文學的領域,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此外,才德兼備的女性作為妻子和母親,在相夫教子方面也留下了很多美談佳話,中國漢代的《列女傳》就記載了很多母儀特著的女性,而后來的女先生也寫了針對女性進行道德規諫的著作,成為屬于女性的讀本。
這其中,孟子的母親成為一個典范。孟子之母,善于教子。有人以為,孟子幼年喪父,所以由母親教育成人。而后人認為不然,當是孟子之父出游,所以多受慈母教訓。這兩種解釋實際上代表了接受母教的兩種典型范式:其一是丈夫早逝,寡母教子;其二是丈夫游學,代夫教子。而且相對來說,第二種狀況在宋代以后更為普遍。
……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