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8110
- 條形碼:9787500468110 ; 978-7-5004-681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將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的研究納入現代消費函數理論框架內進行,選取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利用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實證研究。本書將社會保障引入居民的跨期消費和儲蓄決策模型,并通過計算機動態模擬技術模擬典型消費者在確定壽命、不確定壽命、流動性約束以及引入社會保障下的消費和儲蓄行為。在實證研究方面,本書選取城鎮居民家計調查數據作截面數據分析。與宏觀總量數據相比,微觀家計調查數據具有顯著的特點和優勢。本書還通過時間序列數據和擴展的線性支出系統需求函數模型,實證分析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的收入分配效應。
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研究 目錄
第1章 影響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分析
1.1 國家-單位保障制
1.1.1 國家-單位保障制與中國城鎮居民的外部環境設定
1.1.2 國家-單位保障制與中國城鎮居民的內在主體設定
1.2 社會保障制度轉型及國家-社會保障制的初步建立
1.2.1 從外部環境設定的角度
1.2.2 從內在主體設定的角度
第2章 社會保障影響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理論分析框架和作用機制
2.1 理論分析框架
2.2 作用機制
2.2.1 社會保障與居民生命周期養老儲蓄
2.2.2 社會保障與居民預防性儲蓄
2.2.3 社會保障影響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收入分配效應
2.2.4 社會保障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流動性約束
2.2.5 社會保障與居民頭腦賬戶和自我控制能力
2.3 社會保障影響中國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初步研究
2.4 小結
第3章 社會保障與居民預防性儲蓄和消費者福利
3.1 壽命確定和壽命不確定下的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
3.1.1 壽命確定下的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
3.1.2 壽命不確定下的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
3.2 壽命不確定和流動性約束下的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
3.3 引入養老社會保障對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以及消費者福利的影響
3.3.1 確定壽命、無流動性約束下引入養老社會保障
3.3.2 不確定壽命、無流動性約束下引入養老社會保障
3.3.3 不確定壽命、流動性約束下引入養老社會保障
3.4 小結
第4章 社會保障影響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截面數據分析
4.1 關于截面數據分析研究方法
4.1.1 宏觀總量數據與微觀家計調查數據
4.1.2 關于微觀家計調查截面數據的選取
4.2 全體居民戶的截面數據分析:虛擬變量模型
4.2.1 數據和模型設定
4.2.2 回歸分析結果
4.3 有社會保障居民戶的截面數據分析:社會保障養老金財富模型
4.3.1 數據和模型設定
4.3.2 社會保障養老金財富的估算
4.3.3 回歸分析結果
4.4 小結及關于中國社會保險情況的思考
4.4.1 小結
4.4.2 關于中國社會保險情況的思考
第5章 社會保障影響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收入分配效應
5.1 社會保障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需求
5.2 收入分配與居民消費需求的理論分析
5.2.1 凱恩斯絕對收入假說中的收入分配與居民消費需求
5.2.2 生命周期假說(LCH)/持久收入假說(PIH)中的收入分配與居民總消費需求
5.2.3 均值不變的收入分配(mean-preserving spread)對居民總消費需求的影響
5.2.4 世代交迭模型中的消費者贈與動機
5.2.5 絕對貧窮意義上的收入分配與居民總消費需求
5.3 收入分配與中國城鎮居民消費需求關系的實證研究
5.3.1 數據的來源和說明
5.3.2 凱恩斯絕對收入假說下的實證分析
5.3.3 生命周期假說/持久收入假說下的實證分析
5.3.4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基本需求支出的實證分析
5.4 小結及關于中國社會保障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需求的思考
5.4.1 小結
5.4.2 對公平與效率的認識
5.4.3 中國社會保障事業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需求
第6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6.1 主要研究結論
6.2 結論的政策含義
6.3 研究中的不足之處
6.4 結束語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研究 節選
第1章 影響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分析
1.1 國家一單位保障制
1.1.1 國家一單位保障制與中國城鎮居民的外部環境設定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一單位保障制對中國城鎮居民外部環境設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不確定性上。國家一單位保障制在中國城鎮的重要特點是城鎮居民依附于某個單位,單位代表國家為其提供社會保障,國家則保證單位能夠長生不死、永遠存活。城鎮居民勞動者的各項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絕大部分來源于其所在的單位,即使其因為退休而離開了勞動崗位,但仍然離不開原單位,不但其養老金來源于原單位的生產收益而且在退休后仍能繼續享受在職期間相應的住房福利與醫療保健等福利待遇。這樣,中國城鎮居民勞動者與所在單位的勞動關系即使在退休后仍然繼續存在。事實上,一直會延續到職工死亡才能真正解除。中國城鎮居民在國家一單位保障制下表現出明顯的“單位人”特征。
在國家一單位保障制下,中國城鎮居民的養老金依附于所在單位領取,職工個人在工作期間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金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收益并在企業的營業外列支。這種退休養老制度具有非常濃厚的社會福利色彩。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障是通過公費醫療制度和勞保醫療制度進行的。公費醫療的享受范圍主要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以及國家正式核準的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勞保醫療的覆蓋范圍是國營企業和城鎮大集體企業的職工,并且,職工供養的直系親屬按規定也可以享受部分勞保醫療待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實行統包統配的勞動就業制度,在城鎮實行“全民就業”政策,對城鎮勞動者實行統一安排,將勞動者按計劃分配到各個“工作單位”,在理論上是不存在失
業的。同時,國家還建立了工傷保障、生育保障、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社會保障制度。國家對教育事業實行低收費政策,甚至國家有時還不收費而進行補貼。
……
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張繼海,1975年10月出生于遼寧沈陽,2006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工作于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消費經濟》、《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獨立和合作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其中兩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要研究方向為消費經濟、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