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木犁書系/我思文叢:非我與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29836
- 條形碼:9787533429836 ; 978-7-5334-2983-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木犁書系/我思文叢:非我與我 本書特色
社會人類學這門學科向來追求以“非我”來論述“我”,以他者的文化來洞察本己的文化。總體而言,作者于90年代展開的探討指出了這種文化論的局限性,特別是指出了這種文化論與“世界文化格局”的奧妙關系。
本書依據論題分為四個部分。**部分兩篇論文,論述的是西方社會人類學在20世紀的狀況;第二部分六篇評論,集中于人類學的文化論,尤其偏重從解釋論、象征論與普遍主義的矛盾來體現文化論緣起的文明史背景;第三部分從學術表述的文化困境出發,探討西方借以“把握”東方的工具之實質;*后一部分的兩篇(實際上包括四篇)文章,則從中國民間文化的人類學研究方面人手,論述文明內部的“非我”(即知識界以外的民間文化)對于知識反思的意義。
木犁書系/我思文叢:非我與我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社會人類學——從啟蒙到反思》、《人類學世界觀的一致與分化》、《象征人類學兩家評》等13篇反映作者在90年代展開的對于社會人類學學科思考的文章。
木犁書系/我思文叢:非我與我 目錄
社會人類學——從啟蒙到反思
人類學世界觀的一致與分化
文化的意義世界——“格爾茲文化論叢”譯序
象征人類學兩家評
薩林斯及其西方認識論反思——《甜蜜的悲哀》代譯序
文化與普遍性解釋——別的講演之后的講演
“文化遺存”的啟蒙——讀兩篇西方人類學的有關文章
文明與共同體——書評兩篇
西方的東方——讀薩伊德《東方學》
漢學人類學的范式危機
漢語人類學——西學本土化與學術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史詩——民間文化研究與多元史觀的
建構
民問文化散論三篇
木犁書系/我思文叢:非我與我 作者簡介
王銘銘,1962年生,福建泉州人。曾就讀于廈門大學人類學系(1981一1987),1992年獲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此后在倫敦城市大學、愛丁堡大學、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