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詞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27822
- 條形碼:9787534827822 ; 978-7-5348-278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詞話 本書特色
《人間詞話》內容簡介:古人著書立說,皆有所為而發。故其所處之環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了解,則其學說不易評論……所謂真了解者,必須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而對于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陳寅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成句。
人間詞話 內容簡介
一、本書系根據《人間詞話》原稿整理而成。各條按原稿順序編排,文字亦從原稿。原稿引文多處與所引著作原文不同,為慎重起見,概不改動。唯人名誤字,一律改正并加按語說明。原稿已刪之若干條及已刪之若干文句照樣錄出并加按語說明。 二、《人間詞話》曾有多種版本,其中以徐調孚先生注、王幼安先生校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蕙風詞話·人間詞話》本,以下簡稱“通行本”)*為完備。通行本分“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刪稿”、“人間詞話附錄”三卷。**卷系《國粹學報》發表的王氏手定本。第二卷系趙萬里先生、王幼安先生從《人間詞話》原稿中錄出之若干條。本書包括了通行本**卷、第二卷的全部并多出第24、26、28、50、58、64、65、89、90、92、93、109、122共十三條。通行本**卷第63條原稿無,作為本書*末一條。為便于讀者與通行本對照,本書各條注明通行本相應的條數[如:1(24),即本書第1條為通行本“人間詞話”第24條;13(刪1),即本書第13條為通行本“人間詞話刪稿”第1條。] 三、本書有“校”、“注”兩部分。“校”說明與通行本文字比較重要的不同之處(個別條目是與王氏《文學小言》對校)。“注”是參照舊注加以補充修訂而成。引文均注明出處。同一種書在注文中多次引用時,僅在**次引用時注明版本。
人間詞話 節選
《人間詞話》依王幼安先生校訂本為據,只是加入了滕本《人間詞話新注》多出的13則,題為“人間詞話刪稿二”,附于王本“人間詞話刪稿”之后,故改王本“人間詞話刪稿”為“人間詞話刪稿一”。希望既能保持王本體例的嚴謹,又能給讀者以相對完整的閱讀滿足。
人間詞話 相關資料
人間詞話一詞以境界為最上①。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在此。[注釋]①《人間詞話》中有不少作者賦予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境界”即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以下譯文中凡遇到這類詞均不作硬譯,而以引號加以標識,讀者可通過上下文意細心體會。[譯文]填詞以創造“境界”為最高目的。具有“境界”就會成就高格,就會寫出名句。五代、北宋時期的詞之所以最為優秀就是因為具有“境界”。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譯文]詩詞中有“造境”,有“寫境”,這是理想派和寫實派的區別。不過,這兩派倒是很難分辨。因為,凡是大詩人所創造的“境界”,一定會和自然吻合;所描寫的“境界”,也一定會和理想接近。三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①“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④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⑤能自樹立耳。[注釋]①這兩句出于北宋歐陽修[蝶戀花]一詞,全詞如下:“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②這兩句出于北宋秦觀[踏莎行]一詞,全詞如下:“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③這兩句出于東晉陶潛《飲酒詩》第五首,全詩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這兩句出于金代元好問《潁亭留別》一詩,全詩如下:“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⑤豪杰之士:這里專指文學上不拘一格的大家。[譯文]詩詞中有“有我之境”,也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
人間詞話 作者簡介
王國維(1988-1927),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字寧人。王國維早年研究哲學和文學,后接觸到西方文化和思想,深受叔本華影響。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國維的研究方向轉向經史,小學,協助羅振玉整理大去書庫藏書。王國維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金石等方面均有涉獵,且造詣頗深,被稱為國學大師。其主要著作有王國維生前親自編定的《靜安文集》《觀堂集林》等。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