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84280
- 條形碼:9787807084280 ; 978-7-80708-42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本書特色
該書是以訪談錄的形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水資源與國土資源課題組向林一山同志訪談其有關大西線調水和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治理與開發方面的問題。書中重點談了跨流域水資源配置與國土資源的合理使用;水能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水污染的治理,以及大江大河平原河段的整治與開發、河流學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思路及治理措施。談話形式深入淺出,可讀性強。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內容簡介
該書是以訪談錄的形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水資源與國土資源課題組向林一山同志訪談其有關大西線調水和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治理與開發方面的問題。書中重點談了跨流域水資源配置與國土資源的合理使用;水能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水污染的治理,以及大江大河平原河段的整治與開發、河流學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思路及治理措施。談話形式深入淺出,可讀性強。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目錄
第二章 大西線調水與西部大開發
第三章 西部調水工程的經濟可行性
第四章 林一山與西部南水北調工程
第五章 蓄泄兼籌江湖兩利南北兼顧
附:林一山于1985年6月1日向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寫的報告——陳述上荊江主泓南移的必要性與科學依據
第六章 峽江湖山綜合治理
第七章 根治淮河的關鍵在何處
第八章 再談治淮與治江
第九章 治江工作展望
第十章 治黃大方略
第十一章 指點江淮河漢
第十二章 跨流域調水
第十三章 治水縱橫談(上)
第十四章 治水縱橫談(中)
第十五章 治水縱橫談(下)
第十六章 漫談河流學
第十七章 淮河治本工程的關鍵所在
第十八章 再談淮河的治本工程
第十九章 再談治黃大方略
第二十章 三峽水庫蓄水與長江河道治理
附圖:
圖1-1 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引水線路示意圖
圖1-2 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南線供水線示意圖
圖1-3 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北干渠引水線路示意圖
圖2 上荊江主泓南移線路示意圖
圖3 淮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圖
圖4 長江口河段及太湖流域形勢圖(含長江口岸邊運河示意線路)
圖5 長江安徽河段(皖江)河勢圖
圖6 黃河流域地勢圖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節選
**章 關于西線調水
調水強調治黃,是一種錯誤思想
問:聽說您有一個關于大西線調水方案,很想聽聽您的意見。有人說西線調水可以治理黃河,是這樣嗎?
林一山:治理黃河不是那么簡單的。南水北調與治理黃河,很多觀點是錯誤的。一千多年乃至兩千年來,不少人治理黃河的思路,都是錯誤的。調水強調治黃,是一種錯誤的思想。
問:您是不是提了一個在2000m高程調2000億m3水的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啊?
林一山:我說的是調1000億m3,2000億m3現在根本做不到。目前方案很多,有些方案是胡思亂想。人們以為黃河水多了可以治沙,這是錯誤的
問:您能談談南水北調大體的方案嗎?其線路、走向,還有主要的關鍵工程又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呢?
林一山:我簡單談幾個基本問題,*后談談方案的落實。現在的調水方案,不管哪個方案,想法合理不合理,都是一個問題。但根本問題是原則想法就不對頭。怎么講不對頭呢?過去黃河流到海里,人們以為黃河水越多越好,因為水多了,就可以沖沙,其實這是錯誤的。某些水利專家有一些糊涂觀念,以為黃河水多了,沙子就少了。實際上,黃河有多少水,相應就必然會有多少沙;如果黃河有長江那么大的流量,相應的泥沙也必然增加,與黃河原來的水沙比例是一樣的。所以,減少黃河的泥沙,既沒有必要,也做不到。
黃河500億1333水盡可能在西北以上地區吃光喝凈,水喝光了,水下不來,沙也下不來
問:黃河永遠是黃河,對吧?
林一山:對。想著黃河水多了,泥沙就少了,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另外,黃河流域是干旱區。說黃河年水量500億m3,是連山東泰山的水都計算在內了。500億m3水,從黃河本身來說,應該在干旱區西北以上地區灌溉,盡可能完全吃光喝凈。水喝光了,水下不來了,泥沙也就下不來了。
……
林一山縱論治水興國 作者簡介
林一山,1911年6月出生于山東省文登縣。1931年就讀濟南高中期間,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4年6 月參加革命工作。1935年9月進入北平師范大學讀書,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北平師范大學地下黨中心支部書記。
1937年“七·七事變”后,受黨指派于同年9月前往膠東,組織領導抗日武裝起義,歷任膠東特委常委、書記和膠東區游擊司令員。抗日戰爭勝利后,奉中央命令從膠東半島渡海進入東北。
解放戰爭時期,先后擔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市長,遼南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遼寧省委副書記兼軍區副政委等職務。
1949年2月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成立了南下工作團,由譚政、陶鑄任正副總團長,林一山為秘書長。 在南下途中,中央宣布張云逸為廣西省主席,林一山為副主席兼秘書長。但行抵武漢時,正逢長江發生大洪水,經中南局報中央同意,林一山改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水利部黨組書記兼副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副主任。
1949年12月16日,在周恩來總理主持的政務院政務會議上,決定成立長江水利委員會,并任命林一山為主任。1956年,為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工作,長江水利委員會改建成隸屬于國務院的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林一山任主任、黨委書記。后曾出任過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顧問,水利部副部長、顧問,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在歷時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林一山主持編制完成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該規劃對正確指導長江流域水資源的綜合治理開發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他的領導下,長江水利委員會(原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對荊江分洪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等,進行了大量的勘測科研規劃設計工作,這些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多已勝利建成,有的正在進行建設。同時,他對西部調水和黃河、淮河的治理開發都有深入研究,多有獨到的見解和重要建樹。
1972年,作為三峽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面臨重大困難,當時林一山同志已患癌癥(右眼黑色素瘤),正住院治療,遵照周恩來總理指示,他顧全大局,臨危受命,擔任國務院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負責人,經過多方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把葛洲壩工程建設成為一項譽滿全球的優質工程,奠定了林一山同志作為當代水利事業家的堅實基礎。
林一山同志在長期治江實踐中,以自然辯證法指導治水理念,富有創新精神,先后提出優化水庫調度、水庫長期使用;水文與氣象相結合做好防汛預報和水庫預報調度;加強河勢研究,為平原河道治理和水利樞紐工程總體布置方案創造良好條件等重要理論。他在1953年就提出了水庫移民工程的新理念。1973年率先成立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專門機構。
林一山同志雖已9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但仍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敏銳深刻的思辨能力,不斷有新的論著問世,已出版的有:《林一山治水文選》、《河流辯證法與葛洲壩工程》、《葛洲壩工程的決策》、《高峽出平湖》、《中國西部南水北調工程》、《河流辯證法與沖積平原河流治理》等專著。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