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幽夢影 本書特色
《幽夢影》它以清麗明快的文筆、精辟獨到的議論、深蘊豐富的思想獨樹一幟。
幽夢影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筆記隨感小品集,收錄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韻語、警句等219則。
幽夢影 目錄
余懷序
孫致彌序
石龐序
四季讀
獨讀與共讀
無善無惡是圣人
天下有一物知己,亦可免恨
為月憂云
花不可以無蝶
春聽鳥聲
因時擇酒友
金魚紫燕 物類神仙
入世與出世
賞花·醉月·映雪
讀書與擇友
楷書須如文人
入詩與入畫
少年人和老年人
春者,天之本懷
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愿在木而為樗
古今人必有其偶
三余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
藝花可以邀蝶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
才子而富貴
新月恨其易沉
躬耕吾所不能學
十恨
樓上看山
攝召魂夢、顛倒情思的勝景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
昭君以和親而顯,可謂之不幸
愛花與愛美人
舍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窗內人于窗紙上作字
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
吾欲致書雨師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
幽夢影 節選
四季讀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評語]
曹秋岳曰:“可想見其南面百城①時。”
龐筆奴曰:“讀《幽夢影》,則春夏秋冬無時不宜。”
[注釋]
①南面百城:南面,古代以面朝南為尊位;百城,地域廣大。本指統治者權大地廣,這里指藏書豐富。《魏書·李謐傳》:“每曰:‘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譯文]
讀經書適宜在冬季,萬物靜止,思想專一;讀史書適宜在夏季,時日較長,盡可慢慢品味;讀諸子百家適宜在秋季,縱橫捭闔,別有一番情趣;讀雜著適宜在春季,萬物勃發,思路暢通。
[評語譯文]
曹秋岳說:“由此可想其藏書豐富。”
龐筆奴說:“讀《幽夢影》,可以不擇時令,春夏秋冬讀來各有所得。”
獨讀與共讀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評語]
孫愷似曰:“深得此中真趣,固難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無好友,即紅友①亦可。”
[注釋]
①紅友:指酒。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常州宜興縣黃土村,東坡南遷北歸,嘗與單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攜酒來餉,曰:‘此紅友也。’”
[譯文]
儒家經典適宜獨自讀,思想專一;史籍適宜與朋友一起讀,共同評論。
[評語譯文]
孫愷似說:“此言深得讀書的旨趣,所以很難為那些不善讀書的人談論。”
王景州說:“如果沒有好友,那么飲酒讀史也是一番豪情。”
無善無惡是圣人
無善無惡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①、“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②、“以直報怨,以德報德”③、“一介不與,一介不取”④之類),善多惡少是賢者(如“顏子不貳過”⑤、“有不善未嘗不知”⑥、“子路,人告有過,則喜⑦”之類),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其偶為善處,亦必有所為),有善無惡是仙佛(其所謂善,亦非吾儒之所謂善也)。
[評語]
黃九煙曰:“今人一介不與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邊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復不少。”
江含征曰:“先惡后善是回頭人,先善后惡是兩截人。”
殷日戒曰:“貌善而心惡者是奸人,亦當分別。”
冒青若曰:“昔人云:‘善可為而不可為。’唐解元⑧詩云:‘善亦懶為何況惡。’當于有無多少中,更進一層。”
[注釋]
①帝力何有于我:見《擊壤歌》。相傳唐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一作“帝何力于我哉?”②“殺之而不怨”句:庸:酬功。見《孟子·盡心上》。③“以直報怨”句:直:公平正直。見《論語·憲問》。④“一介不與”:介通“芥”,草芥。一介,指輕微的東西。《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⑤顏子不貳過:《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⑥有不善未嘗不知:不善,指過失。見《周易·系辭下》。⑦“子路”句:《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⑧唐解元: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梅花庵主等。吳(今江蘇吳縣)人。明代畫家、文學家。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
[譯文]
既沒有美好行為又沒有罪惡的是圣人(像“帝王的力量對我怎么樣呢”、“殺民民還不怨恨,加利于民民還不以為功”、“用公平正直對待怨恨,用嘉言懿行回報恩德”、“輕微的東西不給予別人,一點點東西不向別人索求”等等之類),美好行為多罪惡少的是賢人(像“顏回一種錯誤不犯第二次”、“有過失沒有不察覺”、“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錯誤就高興”等等之類),美好行為少罪惡多的是庸人,只有罪惡沒有善行的是小人(這種人偶然做一次好事,也必然有一定的目的),只有善行沒有罪惡的是上界的神仙(他們所行的善事,是施恩澤于人間,并不是我們儒家所稱道的仁義德治的境界)
……
幽夢影 作者簡介
張潮:字山來,號心齋,仲子,安徽歙縣人,生于清順治八年(1650年)。張潮是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刻書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張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夢影》、《虞初新志》、《花影詞》、《心齋聊復集》、《奚囊寸錦》、《心齋詩集》、《飲中八仙令》、《鹿蔥花館詩鈔》等。
張潮也是清代刻書家,曾刻印《檀幾從書》、《昭代從書》(山帙、水帙、花帙、鳥帙、魚帙、酒帙、書帙、御帙、數帙)等。
《虞初新志》(清)張潮輯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7-202-02778-X
《檀幾叢書》(清)張潮輯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ISBN 7-5325-1228-2
《昭代叢書》(清)張潮輯
《花鳥春秋》(清)張潮撰
《玩月約》 (清)張潮撰
《滇南憶舊錄》 (清)張潮撰
《幽夢影》(清) 張潮著 段干木明譯注 ISBN 7-80630-700-1
《詩附錄》(清) 張潮輯
《花影詞》
《心齋詩集》
《心齋雜組》
《補花底拾遺》
《鹿蔥花館詩鈔》
《奚囊寸錦》
《尺牘偶存》
《尺牘友聲二集》
《尺牘友聲三集》
《書本草》
《飲中八仙令》
《下酒物》
《聯莊》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