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清代彈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兩個方面進行了開掘,一方面作者全面而系統地梳理了彈詞的發展深變歷史,另一方面作者對彈詞文化意義的分析也頗有別具只眼的地方,如彈詞與江南民俗之間密切的關系,彈詞的消閑屬性,彈詞的文體歸屬等。
清代彈詞研究 目錄
緒論
上編 清代彈詞的歷史發展軌跡
**章 彈詞“復蘇”期(清初)
**節 彈詞淵源及清代以前彈詞之發展狀況考述
第二節 復蘇期(清初)彈詞概述
第三節 復蘇期(清初)的敘事體彈詞
第四節 復蘇期(清初)的代言體彈詞
第五節 復蘇期(清初)的彈詞演唱
第二章 清代彈詞的高峰期(嘉慶、道光年間)
**節 概述
第二節 代言體彈詞的成熟
第三節 高峰期的敘事體彈詞
第四節 高峰期的彈詞演唱活動
第三章 清代彈詞的低谷期(咸豐、同治年間)
**節 概述
第二節 低谷期的彈詞創作
第三節 馬如飛與《珍珠塔》
第四章 彈詞的短暫復興與*終衰落(光緒、宣統年間)
**節 概述
第二節 敘事體彈詞的短暫復興
第三節 庚子國變后的彈詞創作
第四節 清代彈詞末期的說唱
下編 清代彈詞藝術散論
**章 書場·書坊·書齋:清代彈詞的雅化歷程
**節 書場彈詞的特征及其發展過程
第二節 清代坊本彈詞的發展與雅化過程
第三節 書齋彈詞——清代彈詞雅化的*終完成
第二章 清代彈詞的文體分化、案頭化過程
**節 文體分化初期——書場彈詞代言體因素的出現
第二節 文體分化中期——代言體彈詞成熟、敘事體彈詞案頭化完成
第三節 文體分化完成——書場彈詞日趨戲曲化
第三章 從士人“女性化”到女性“士人化”——對女性彈詞中女扮男裝現象的若干思考
**節 女扮男裝的歷史文化淵源
第二節 女性彈詞中的女扮男裝現象及其文化內涵
第三節 女扮男裝題材寫作的文學、社會原因及其盲點
第四章 清代彈詞的江南文化特色
**節 彈詞的地域分布
第二節 彈詞的正宗——“吳依軟語”的蘇州彈詞
第三節 彈詞演出與江南風俗
第四節 彈詞文學與江南風俗
第五節 江南作家與清代彈詞創作
附錄 彈詞知見綜錄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一
后記二
清代彈詞研究 節選
亦史亦論俗事雅說——盛志梅《清代彈詞研究》序 陳洪
盛志梅是齊森華先生的高足,在華東師大取得了博士學位,來南開做博士后時,和我有兩年合作研究的經歷。現在她的博士論文出版在即,邀我寫幾句活.當然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很巧的是,若干年前,我的另一個學生鮑震培的博士論文請我作序,論文題目是《清代女作家彈詞研究》雖說一之為甚,豈可再乎,但看來我和清代彈詞之間似乎是有“再生緣”的。
比較兩篇論文,各擅勝場。作為系統研究這一領域的專著,鮑著篳路藍縷的意義更明顯一些;另外,她側重于女作家方面,性別視角的分析自然更深入些。盛志梅的研究則是以全部清代彈詞為對象,因此無論是材料的搜羅、辨析,還是文化意義的挖掘,都有大量新疆域的拓展。短短四五年間,圍繞清代彈詞,有這樣兩部學術力作問世,實在是我國俗文學研究領域可喜可賀的現象。
有清一代,彈詞是非常發達的一種文學式樣。現在可知的就有五百余種、近兩千個版本,而每種都是中篇以上,動輒超過十萬言,甚至達到數百萬言。作為敘事文學的一種,當時的盛況 完全可以與白話小說、戲曲鼎足而三。這樣大的數量已經令人嘆為觀止,而其特色更有不可替代之處。首先是彈詞隊伍中女性作者占了很大的比例,這是其它任何一種文體中都不曾有過的(即使是數量可觀的清代女詞人,比例也遠不及此)。……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