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云間派文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58932
- 條形碼:9787101058932 ; 978-7-101-058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間派文學研究 本書特色
《云間派研究》是一部具有開拓精神的專著。在這里,云間派的理論與創作,**次得到了全面深入的探討。本書介紹了云間的地域人文與名門望族、云間詩派、云間詩人論叢、云間詞派、云間詞人論叢、“佳人那得兼才子,藝苑蓬山**流”——柳如是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風流一世宗”——夏完淳論等內容。
云間派文學研究 內容簡介
云間派是明清易代之際一個地域性、家族性特征十分突出的文學流派,詩學以漢魏盛唐為圭臬,詞學則胎息花間南唐北宋。其在實學精神召喚下,又能掙脫復古之枷鎖,師心重情,刺譏現實。 本書**次對云間派文學的理論與創作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論述過程中既注重對流派的整體把握,又突出個案之研究;既呈現出抽象的理論思辨,又流露出深沉的感性體悟。
云間派文學研究 目錄
云間派文學研究 節選
br />
陳書錄
正當“河上秋風雁幾行”(李夢陽《秋望》)之時,從北方大連傳來
消息:我期待已久的劉勇剛的博士學位論文《云間派研究》終于修改定
稿,將由中華書局出版了,欣慰之中又頗多聯想。
勇剛與酈波是我于1998年擔任博士生導師后所招收的首屆博士
生。進校后的**次上課,我就與勇剛、酈波重溫程千帆先生的“敬
業、樂群、勤奮、謙虛”的師訓以共勉:一是敬業。據宋代大理學家朱熹
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①也就是說,敬業謂專心學業。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時時處處有一種巨大的誘惑。我們要耐得住寂寞與清貧,堅定信念,
把握方向,專心學業,“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在求實中
不斷開拓,把自己培養成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不斷創新的人才。二
是樂群。所謂“樂群”,就是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相互切磋,取長補短,
共同進步。在生活上相互幫助,在學問上相互切磋,創造一種和諧的
氛圍。同時,要踴躍地參加相關專業的學術報告會和學術活動,參加
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在更大的范圍內切磋學問,開闊眼界,擴大視野,
及早地走向國內外學術研究的*前沿。三是勤奮。韓愈在《進學解》
中有兩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人
們也常說“勤能補拙”、“勤則藝精”。三年的學習生活,有許多書要
讀,有許多事要做,要學有所成,惟有勤奮。決不能在懈怠中落伍,而
是要在勤奮中大踏步地前進。四是謙虛。謙虛,是一種美德,也會使
人受益一輩子。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只有轉益多師,才能融會貫通,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惟有虛懷若谷的氣魄,不斷學習,不斷攀登,才
能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學術境界。
在敬業、勤奮等方面,勇剛在他那一屆同學中是屈指可數的,他在
勤奮讀書、深人思考中將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確定為《云間派研究》。
云間派,是明清之際的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處于一個特殊
的時段:崇禎及其后的南明年代。在這個明王朝崩潰與遺民活動的時
期,在這個分崩離析、血火交進的年代,民族矛盾相對上升了,階級矛
盾相對下降了,民族心理和文化心態、審美心態呈現出特殊的形態,更
有特殊的歷史價值與認識價值。云間派具有區域特色。云間,是古華
亭(今上海市松江)、松江府的別稱,因為西晉陸云(字士龍),家在華
亭,曾對客自稱“云間陸士龍”(《晉書·陸云傳》)而得名。松江(云
間)北臨長江,西有太湖,南與杭州灣相連,在反清復明中是重要的戰
略據點,涌現出陳子龍、夏允彝、夏完淳等抗清志士。松江還是明清時
期的“重賦”之地。早在中唐時韓愈就說“當今賦出于天下,江南居十
九”①,明中葉的大學士丘浚在《大學衍義補》卷二十四中進一步指出:
“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蘇、松、常、嘉、湖五郡,又居兩
浙十九”。松江不僅“商賈輳集”,而且“文儒輩出”②。例如,明中葉以
后,松江(云間)出現了陸深、莫如忠、莫是龍、陳繼儒等一批書畫名家,
人稱云問畫派,而董其昌是云間畫派的一代宗師。云間派具有家族性
的特色,此地名門望族云集,而且名門望族是云間派創作群體的核心,
云間派中的宋徵璧、宋徵輿、周茂淵、周立勛、陳子龍、夏允彝、夏完淳、
杜麟征、杜登春、徐孚遠、李雯等都出身名門望族。云間詩學詞學呈現
家族承傳之宗風,如綿綿瓜瓞。云間派包括詩派、詞派,在文學創作與
理論批評兩個方面都有特色,并且擁有男性文學群體與女性文學群
體,后者如柳如是、夏淑吉、夏惠吉等。其實,研究云間派的意義,不僅
因為云間派在時段性、地域性、家族性與文學流派交叉、互動中顯示的
特殊價值,而且還因為其在明清之際乃至中國古代文學演進中的特殊
地位。關于云間詞派在詞史上的影響與地位,龍榆生說陳子龍“開三
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③,而且在明詞衰微的背景下整個云問詞派是
清詞中興的轉捩點。關于云間詩派,也應置于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明
代詩歌發展史中加以考察。明代詩歌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是師古復
雅,一是師心尚俗。后者突出的代表是公安派、竟陵派。前者之中,明
初劉基、高啟等為師古復雅的發軔期,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為沉降
云間派文學研究 作者簡介
p>劉勇剛,男,1970年出生。江蘇高郵人。1997年、2002年相繼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分別獲得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從浙江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F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文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