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33250
- 條形碼:9787501233250 ; 978-7-5012-332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 本書特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是我
國當前唯一的一個以促進中國學術
界對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綜合性、前
瞻性和戰略性研究為宗旨的全國性
法人團體,意在加強同國內外研究
機構的學術交流,為促進地方經
濟的發展和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
必要的政治、經濟信息,為中國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基金會自
1999年5月在北京成立以來,與
國內外相應學術機構進行了廣泛交
流,并就重大國際問題進行深入研
討,在國內外頗具影響。
基金會的理事會現由150多位
中國前資深外交官和著名國際問題
專家、學者組成。深圳中興通訊股
份有限公司、上海寶鋼等多家大型
企業為基金會團體理事。
吳學謙、經叔平同志為基金會
的名譽理事長,現任理事長為中國
外交部原副部長、前駐俄羅斯大
使、上海合作組織首任秘書長張
德廣。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 內容簡介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從2004年開始推出首部文集之后的第四部文集。這部文集記載了2007年國際形勢出現重要變化的發展軌跡。在這一過程中,國際形勢呈現出了許多與過去明顯不同、且值得人們認真思索的新問題,如發生重要變化的起因是什么?窨應該如何看待美國這一超級大國的現狀,是趨向衰落還是處于相對削弱?大國間相互調整關系的程度究竟對整個國際大勢起何作用?又如,經濟體的發展何粊平衡、迅速,它們對一直由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為何不盡人意,它預示和隱含著什么?全球主要熱點問題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如何?*后,對中國在2007年國際形勢中作用該做出怎樣的判斷?所有這些問題是人們的關切所在,也是《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值得關注的看點。四十位來自京、滬、蘇知名專家學者以及資深外交官司的論文,從國際政治,國際經濟等層面,為讀者做出了深入、求實分析,提供了思索的平臺。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 目錄
變動的世界與中國外交 節選
nbsp; 言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上發生了許多新的重大事
件。國際形勢正經歷著深刻而又復雜的變化。維護世界
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擴大互利合作,既有有利條件,
也出現不少不利因素,挑戰和機遇并存。如何從紛繁復
雜的世界大勢中理出頭緒,正確認識國際關系演變的趨
勢,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專家、
學者紛紛著書立說,予以論述。由于立場各異,視角不
一,觀點大相徑庭。中國是當今世界*為活躍力量之
一,在國際問題研究方面理應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是以促進我國學術界對重
大國際問題進行綜合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為宗旨的
全國性法人團體。基金會的成員大多為中國前大使、參
贊等資深外交官,他們具有外交工作實踐經驗,現在仍
關心世界大勢和中國的國際環境,繼續追蹤并研究國際
形勢和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基金會還擁有一批對國際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進行研究的知名學者和
專家。基金會經常就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舉辦研討
會,基金會的成員還不時有著作問世,有些經常活躍在
電視媒體上,有些經常撰寫文章,發表在國內著名報刊
上。不能說他們的論點或闡述都很正確或完整,但是這
些作者具有以下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寫作態度嚴肅認
真;二是努力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的觀點與方法去觀察、分析問題。他們在掌握大量材料
的基礎上,力求分析問題的本質,指出發展的趨勢,所
言所寫都值得參考。
現在中國關心世界大勢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希望從
中找到正確的答案。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決定把基
金會成員每年撰寫的文章精選整理成冊,形成國際問題
研究叢書,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我雖然已從外交
工作**線退了下來,但對國際問題研究仍然十分關
注,故樂為之序。
2007年風云激蕩的巴基斯坦政局
周 剛
(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印度大使)
2007年是巴基斯坦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從2007年春天的
“司法危機”到11月3日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宣
布全國實行緊急狀態,到12月27日巴人民黨領導人、前總理
貝·布托遭自殺式襲擊身亡,圍繞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大選)
各種政治力量登臺亮相,縱橫捭闔,激烈爭奪。穆沙拉夫總統同
司法部門、軍人政府同人民黨、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等主
要反對黨、中央政府同西北邊省和部落地區武裝、政府同宗教極
端勢力和恐怖勢力幾大矛盾相互交織,彼此影響,不時激化。穆
沙拉夫總統處在風口浪尖,其政權的穩定性遭遇重大挑戰。影響
巴基斯坦政局的主要外部因素美國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并不斷
插手干預,進一步增加了巴基斯坦政局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2007年11月29日,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新一屆文職總統,巴基
斯坦選舉委員會在貝·布托遇害后將已宣布的大選日期2008年
1月8日改為2月18日。但是,巴基斯坦面臨的各種矛盾依然
存在,各派政治力量爭奪國家政治權力和引導國家未來走向的斗
爭拉開了新的一幕。
一、一年來亂象紛呈的巴基斯坦政局的主要特點
1.軍人總統力爭連任同反對黨企圖通過大選上臺是巴基斯
坦政治斗爭的焦點。
穆沙拉夫于1999年10月發動軍事政變上臺。2001年6月,
穆出任總統。2002年10月,巴基斯坦舉行全民公決,穆沙拉夫
贏得絕對多數和今后5年繼續擔任總統的合法地位,并同時兼任
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于同年11月正式就任總統,任期至2007
年11月15日。按照巴基斯坦憲法規定,總統選舉應在總統任期
屆滿后60—30天內舉行。爭取連任總統并不脫軍裝,是穆沙拉
夫的中心任務。
穆沙拉夫執政8年來,一直遭到人民黨和穆盟(謝里夫派)
等主流政黨強烈反對,他們對穆沙拉夫總統兼任軍職持有異議。
人民黨是巴基斯坦老牌政黨,擁有其創始人前總理佐勒菲卡
爾·阿里·布托的左翼親民桂冠,以及老布托之女“東方女兒”
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作為其領袖,在信德省以及全國城市中產
階級、知識階層、自由派人士中有廣泛影響。貝·布托曾于
1988—1990年、1993—1996年兩度當選總理。但是,兩次均因
腐敗被總統解職。1999年4月,貝·布托和其丈夫被拉合爾高
等法院以貪污罪判處5年徒刑,并禁止其今后擔任任何公職。其
后,貝·布托離開巴基斯坦,開始了長達8年的流亡生活。但
是,貝·布托身在國外,心系巴基斯坦政壇。作為人民黨終身主
席,貝-布托一直繼續遙控指揮人民黨反對穆沙拉夫政府的斗
爭。穆沙拉夫總統在經歷2007年3月巴*高法院危機和7月
“紅色清真寺事件”之后,面臨司法界、宗教政黨的巨大壓力,
以及宗教極端勢力和恐怖勢力不斷加緊的暴力襲擊活動。在總統
選舉日期臨近之時,穆沙拉夫決定同人民黨接觸。7月底,穆沙
拉夫親往阿聯酋與貝·布托會晤,討論貝·布托回國和參加大選
問題。據透露,雙方協議的內容包括貝·布托支持穆沙拉夫在未
來5年繼續擔任總統,但是前提是必須辭去陸軍參謀長職務;而
穆沙拉夫將允許貝·布托重返巴基斯坦,撤消對貝·布托和其丈
夫的腐敗指控,貝·布托將參加議會選舉并在獲勝后可擔任總
理。貝·布托公開表示,她同穆沙拉夫存在秘密諒解,雙方會晤
取得了進展。10月5日,穆沙拉夫正式頒布“全國和解條例”,
對1986年1月1日至1999年10月12日以前擔任公職的人實施
豁免,撤去對他們的有關腐敗指控。10月18日,貝·布托回到
卡拉奇,受到數十萬人盛大歡迎。但是,19日凌晨,貝·布托
的車隊遭到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124人死亡,近400人受傷。
穆沙拉夫宣布實施緊急狀態后,貝·布托要求穆沙拉夫總統辭
職,取消緊急狀態,按期舉行大選,并表示愿與包括謝里夫在內
的所有人磋商共同應對局勢。但是,另一方面,貝·布托對同穆
沙拉夫的合作仍留有余地。在選舉委員會公布穆沙拉夫當選總統
后,人民黨即決定參加大選。12月27日,貝·布托在參加群眾
集會后遭自殺式襲擊遇難,在巴國內和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巴
一些地方發生騷亂。各國普遍譴責恐怖襲擊。12月30日,巴人
民黨遵照貝·布托遺愿,推舉貝·布托之子比拉瓦爾為該黨主
席,貝·布托的丈夫阿西夫·扎爾達里為聯合主席。人民黨遂即
要求按期舉行大選。
納瓦茲·謝里夫同穆沙拉夫的關系則有不同。謝同穆是生死
對頭。謝里夫于1990—1993年、1997—1999年曾兩任總理。但
在1999年10月12日謝里夫試圖解除穆沙拉夫的陸軍參謀長之
職時,被后者發動政變直接推翻。2000年4月,謝里夫被信德
省高等法院以貪污腐敗、劫機和從事恐怖活動罪名判處終身監
禁。同年底,謝里夫同穆沙拉夫達成協議,謝流亡國外10年之
后可以回國。隨后,謝里夫舉家移居沙特。7年來,盡管穆斯林
聯盟分裂,謝里夫在國外仍然領導穆斯林聯盟(謝派)進行反
對穆沙拉夫政府的活動。2007年8月23日,巴基斯坦*高法院
裁決謝里夫及其家人作為巴基斯坦公民有權進入巴基斯坦居留,
當局不得阻撓和妨礙他們回國。9月9日,謝里夫在歸國前夕表
示,回國參加選舉是他的職責,他將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