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智能結構的損傷診斷研究及其傳感器優化配置 版權信息
- ISBN:7807343273
- 條形碼:9787807343271 ; 978-7-80734-32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結構的損傷診斷研究及其傳感器優化配置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智能結構的損傷診斷技術以及損傷診斷中傳感器優化配置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內容包括;采用模態分析與神經網絡結合技術建立智能結構的多級損傷診斷的網絡模型;在對傳統的基于頻率的結構損傷識別的機理進行闡述的基礎上,理論推導了改進的損傷定位指標等。
智能結構的損傷診斷研究及其傳感器優化配置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智能材料結構概述
1.2 智能結構的研究現狀
1.3 智能結構的研究內容
1.4 關于FBG智能復合材料結構
1.5 本書研究的目的
1.6 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2章 損傷診斷策略
2.1 引 言
2.2 多級損傷診斷策略
2.3 神經網絡技術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損傷診斷中模態頻率法與應變模態技術及其改進
3.1 引 言
3.2 模態分析的基本理論
3.3 基于模態頻率的損傷診斷
3.4 基于應變模態的損傷診斷
3.5 數值算例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神經網絡的結構損傷診斷
4.1 引 言
4.2 神經網絡的介紹
4.3 基于神經網絡的多級損傷診斷
4.4 懸臂梁數值算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鋼尺懸臂梁試驗研究
5.1 引言
5.2 試驗概況
5.3 網絡識別結果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FBG傳感器的優化配置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SMAC的應變傳感器優化配置準則
6.3 傳感器位置的初步配置
6.4 應變傳感器位置優化的遺傳算法
6.5 算例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7.1 總結
7.2 主要創新之處
7.3 展望
參考文獻
智能結構的損傷診斷研究及其傳感器優化配置 節選
第1章 緒 論
1.1 智能材料結構概述
1.1.1 智能材料結構概念
現代空間結構正在向著大型化、復雜化的方向發展,而這些大型復雜結構如飛機、航天飛機、高層建筑、離岸結構、新型橋梁、大跨度網架結構等在復雜的服役環境中將受到設計荷載的作用以及各種突發性外在因素(外來物沖擊、地震、爆炸等)的影響,從而在結構的不同位置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由復合材料制成的結構,在拉壓、沖擊或疲勞等荷載作用下,易產生裂紋、纖維脫黏或斷裂、脫層等多種形式的內部損傷,這些損傷的隱蔽性強,損傷類型和程度難以判斷,較難進行實時檢測。這些因素降低了結構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不及時發現和采取相應的措施,會造成結構損傷積累,必將導致結構的突然失效,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為了保證結構的安全,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結構健康監測和損傷檢測方法,使損傷積累尚未到達威脅結構安全的程度之前就能夠被檢測出來,從而對損傷結構給予及時修復,保證結構的安全運行。目前,用傳統的無損檢測如超聲、x射線、CT掃描、渦流檢測法等方法對材料結構進行損傷檢測,檢測結果基本上能達到人們要求,但是它們所用的儀器笨重、復雜,費用昂貴,且需要大量人力,維護和維修周期較長,根本無法對結構進行實時檢測。另外,對于一些不可見、不開敞的部位,該類技術不僅無法實施,甚至要求結構的一些功能停止使用或停止工作。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