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人文學人:張豈之教授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123897
- 條形碼:9787807123897 ; 978-7-80712-38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學人:張豈之教授紀事 內容簡介
今年是我們的老師張豈之教授八十壽辰。先生畢生從事中國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為中國思想史學科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七月中旬,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余位學者,在西安就先生*關心的中國思想史研究事業進行回顧總結。大家聚集一堂,暢所欲言,回首學科發展的歷程和自己投身于中國思想史研究事業的具體細節,不約而同地發現,很多方面與先生有密切的聯系。無論是我們對中國思想史的學習與研究途徑的摸索,還是參與的一系列中國思想史重大研究課題,甚至關于學科現代價值的理解,我們都或多或少受惠于先生的指引。像中國思想史這樣的學科的發展,看來它不僅僅要依靠研究所或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也不僅僅要有以學位點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機制,更關鍵的是要靠學術帶頭人的凝聚力和實際行動,要靠學術研究群體之間的協作與溝通。
本書里所寫的都是張豈之教授在人文學術研究上的一些事情。
人文學人:張豈之教授紀事 目錄
序
一、張豈之先生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中國思想史范式的繼承和超越
張豈之先生與宋明理學史研究
張豈之先生與儒學思想史研究
張豈之先生與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的研究
中國文明史理論的探索——兼談張豈之教授的中國歷史研究
大家風范 良師益友——張豈之先生與寶雞炎帝·姜炎文化研究側記
張豈之先生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
二、《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編撰和特色
關于六卷本《中國思想學說史》的介紹
從先秦卷略談《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特點
秦漢思想學說史的新探索
《中國思想學說史·秦漢卷》簡介
略談編撰兩部思想學術史著作的體會
關于中國宗教思想研究的幾點問題——兼談《中國思想學說史·隋唐卷》的編撰體會
張豈之先生與《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編著
三、張豈之先生教育思想管窺
為了人文的春天——張豈之先生教育人文觀述要
張先生指導我學習和研究思想史
守正·兼和·日新——從《張豈之教授與研究生論學書信選》看人文學科博士生的培養
四、學生心跡掠影
張豈之先生指導我讀研究生
讀書和教書中的一些體會
……
五、中國思想史的學科建設和發展
編后記
一、張豈之先生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中國思想史范式的繼承和超越
張豈之先生與宋明理學史研究
張豈之先生與儒學思想史研究
張豈之先生與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的研究
中國文明史理論的探索——兼談張豈之教授的中國歷史研究
大家風范 良師益友——張豈之先生與寶雞炎帝·姜炎文化研究側記
張豈之先生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
二、《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編撰和特色
關于六卷本《中國思想學說史》的介紹
從先秦卷略談《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特點
秦漢思想學說史的新探索
《中國思想學說史·秦漢卷》簡介
略談編撰兩部思想學術史著作的體會
關于中國宗教思想研究的幾點問題——兼談《中國思想學說史·隋唐卷》的編撰體會
張豈之先生與《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編著
三、張豈之先生教育思想管窺
為了人文的春天——張豈之先生教育人文觀述要
張先生指導我學習和研究思想史
守正·兼和·日新——從《張豈之教授與研究生論學書信選》看人文學科博士生的培養
四、學生心跡掠影
張豈之先生指導我讀研究生
讀書和教書中的一些體會
……
五、中國思想史的學科建設和發展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