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柏拉圖的神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0465041
- 條形碼:9787500465041 ; 978-7-5004-6504-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柏拉圖的神學 內(nèi)容簡介
普洛克羅(公元410/412年-485年)是公元五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其時,新柏拉圖主義內(nèi)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兩個明顯的發(fā)展趨勢,一是把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哲學系統(tǒng)化;二是把柏拉圖主義與其他哲學主要是亞里士多德哲學結(jié)合,形成亞里士多德主義化了的新柏拉圖主義。普洛克羅是前者的代表,試圖建立純粹的柏拉圖神學。
即使如此,普洛克羅仍然受到基督教神學的挑戰(zhàn),后者借柏拉圖反而質(zhì)問希臘哲學:希臘羅馬思想真的理解“存有”?它真的明白了“誰”的問題?這就是古代晚期思想的“希臘之思”與“非希臘之思”的沖突,即雅典和耶路撒冷的沖突。它使得“希臘之思”不斷呈現(xiàn)其思辨的界限。這大概是今天閱讀普洛克羅這部著作的現(xiàn)代性意義所在。由此當我們進入古典傳統(tǒng)時,可以有所窺見那種被現(xiàn)代性反詰其實卻是反詰現(xiàn)代性的古典思想的堅硬維度。
柏拉圖的神學 目錄
中譯本序
**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三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四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五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六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七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譯名對照表
專業(yè)術(shù)語索引
柏拉圖的神學 節(jié)選
**卷
第七章
引用一篇對話,即《巴門尼德篇》,作為柏拉圖完整的神學理論,駁斥前述異議。
對這樣的異議,我要作出合理而清晰的回答。我得說,柏拉圖關(guān)于神的論述處處與古代的傳說相吻合,與事物的本性相一致。有時候為了探求事物的原因,他將它們歸結(jié)為教義的原理,從原理沉思該事物的本性,就如同從嘹望臺俯瞰;有時候則確立神學知識作為主導目標。比如,在《斐德魯篇》里,他的主題是可理知之美,所有美的事物都從這種美分有美;而《會飲篇》的主題是關(guān)于情愛。
如果必須從柏拉圖的某一篇對話里概括出完備的、整全的、系統(tǒng)的,甚至是十全十美的神學,我恐怕會說出自相矛盾的話,能向朋友們顯示的也惟有這樣的話。然而,我們既然已經(jīng)展開這樣的論述,也駁斥了我們的對手,就應(yīng)當有膽量說,《巴門尼德篇》及其包含的神秘觀念必能滿足你的所有欲望。因為在這篇對話里,整個神種是從**因一步一步源發(fā)出來的,也表明了他們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和彼此依賴的。那些處于*高位置的神,與“一”相關(guān),具有原初本性,被賦予一種具有“一”性的、玄妙的、單一的hyparxis;而那些位于*底處的神,則具有多樣性,被分成許多部分,數(shù)量上非常繁多,但權(quán)能上比更高層次的神遜色;還有以某種適宜的比例處于兩者之間的神,相比于他們的原因,是復合的,但比起他們自己所生的后裔,則較為單一。簡言之,神學的全部教義都在這篇對話里完整地表現(xiàn)出來,整個神圣等級也顯得和諧連貫。所以,這不是別的,這就是可贊美的諸神的產(chǎn)生,就是每種存有從不可言喻、不可認識的整體之因的形成。因此,《巴門尼德篇》在熱愛柏拉圖的人心中點燃了完整而完全的神學之光。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對話也有部分涉及關(guān)于諸神的神秘知識。我可以說,它們?nèi)挤钟猩袷ブ菑B,激發(fā)我們自發(fā)地產(chǎn)生關(guān)于神性的觀念。應(yīng)該說,這一神秘學科的各個部分分散于所有這些對話中,而這些對話里的神學思想又集中于《巴門尼德篇》里統(tǒng)一而完美的理論。因為在我看來,我們可以在完全者里面消除不完全,在整體中消融部分,可以揭示出事物吸收的原因,按柏拉圖《蒂邁歐篇》的說法,原因就是事物的解釋者。這就是我們對可能提出的異議的回答,由此我們也把柏拉圖的(神學)理論歸于《巴門尼德篇》,正如所有人,就是*愚鈍的人也承認的,《蒂邁歐篇》包含他的整個自然哲學。
……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