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培育領袖(42位美國總統的成長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4976
- 條形碼:9787500464976 ; 978-7-5004-649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培育領袖(42位美國總統的成長教育) 本書特色
要成為美國總統,必須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呢?實際上,任何一種教育都是有可能
的。美國總統中有多位曾足成功的學者,這也不奇怪,比如克林頓、尼克松、卡特、
喬治·I{.w.布什;羅斯福總統在學校的成績只勉強得到“c”;約翰·亞當斯和林頓·約
翰遜都曾經逃過學;而喬治·華盛頓和哈里·杜魯門都沒右上過大學。本書中對每位總
統的介紹都源自眾多歷史學家的史料,這的確是一本令人信服的教育性書籍。其中,
大量史實表明那些開國者曾經也和我們一 樣有著努力奮斗、生活艱辛和焦慮不安的成
長歷程,這讓我們對他們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本書*有吸引力的
地方就是包含了很多精彩圖片,其中*令人著迷的是那些班級合影(例如,讀者可以
從一支球隊眾多年輕的面孔中猜想哪位將來有可能成為總統)和成績單(我們并不能
單純從成績單來斷言將來誰會大有作為,對約翰·肯尼迪來說更是如此)。本書內容生
動緊湊,它將傳達這樣一個必然的道理: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諸多道路中,好成績
只是其中的通途之一。
一《出版者周刊二》
此書對美國總統的教育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透徹分析了他們的正式和非正式教
育是如何影響他們執政時對國內國際務的理解。這是一本對總統 感興趣的讀者的必
讀之書。
波士頓大學:羅伯特·達勒克
<約翰.F.肯尼迪人生》的作者
這四十二位成為美國總統的男士( 目前還未出現女總統)迥然不同的教育背景足
令人感嘆的,他們的教育形式多樣,且富有戲劇性。在這可以說,書中生動、富右想
象力的圖片及說明讓本書增色不少。
——小亞瑟·梅爾·史勒辛格
培育領袖(42位美國總統的成長教育) 目錄
約翰·亞當斯
托馬斯·杰弗遜
詹姆斯·麥迪遜
詹姆斯·門羅
約翰·昆西·亞當斯
安德魯·杰克遜
馬丁·范布倫
威廉·亨利·哈里森
約翰·泰勒
詹姆斯·諾貝斯·波爾克
扎卡里·泰勒
米勒德·菲爾莫爾
富蘭克林·皮爾斯
詹姆斯·布坎南
亞伯拉罕·林肯
安德魯·約翰遜
尤里塞斯·S·格蘭特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
切斯特·阿倫·亞瑟
斯蒂芬·格洛佛·克利夫蘭
本杰明·哈里森
威廉·麥金萊
西奧多·羅斯福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沃倫·甘梅利爾·哈定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哈里·S·杜魯門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林登·貝恩斯·約翰遜
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
杰拉爾德·魯道夫·福特
詹姆斯·厄爾·卡特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威廉·杰弗遜·克林頓
喬治·沃克·布什
培育領袖(42位美國總統的成長教育) 節選
育領袖——42位美國總統的成K教育 》
著重闡述f從喬治·華盛頓到喬治·w.布引‘這
四十二 位美國總統的教育經歷。作者對每位總
統的教育都剛了相當長的篇幅,詳細介紹f他
們的童年經歷,以及在小學、小學和大學接受
教育的經歷。但是,我們不能概括地說教育就
是在學校所學到的東西。此書的撰寫者試圖盡
量闡述每位總統的背景以及教育經歷是如何影
響他們執政時的決策的,其中包括曾獲獎的歷
史學家羅伯特·達勒克和J.F.沃茨。
這四十二篇文章重點介紹了美國總統的教
育,其中還含有三百多幅帶詳細說明的圖片,
每張圖片都說明了關于總統教育的某個特殊方
面,其中大部分圖片都是**次出版。
與其他領袖人物相比較,從他們多樣性的
教育方式中看不出某種明確的模式。然而,從
華盛頓到威爾遜的大部分總統都曾接受過某種
古典教育,其中包括學習《圣經》。在1900年
以前的二十四位總統中,有十六位接受過某
種形式的高等教育。而林肯、杰克遜、范·布
倫、泰勒、菲爾莫爾、安德魯·約翰遜以及格
羅弗·克利夫蘭都是自學成才的。威廉.亨
利.哈里森曾學醫學,詹姆斯.加菲爾德則學
習福音傳道。
1901年后當選的十八位總統 ,除二了哈里·杜
魯門之外,其他總統都受過商等教育。。他們上
的大學各種各樣,如敗落的俄亥俄 中心學院,
只有三位老師;也有著名的哈佛“大學。耶魯大
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胡佛曾畢業于斯坦福大
學,主修地質學;林登·約翰遜在田納西大學
學習墓礎教育學;艾森豪威爾畢業于西點軍
校;吉米·卡特是在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學院
畢業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足唯一獲得博士
學位的美國總統。
歷屆總統中有很多原來都只是普通學生,
而威爾遜、威廉·霍華德·塔大脫、比爾·克林
頓、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和喬治·11.
w·布什都是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相比之下,
富蘭克林·D.羅斯福在校只勉強得到“c”,
約翰·亞當斯和林登·約翰遜都曾是逃學者,
喬治·華盛頓沒有上過大學,而從約翰·F.肯
尼迪的成績單看來,他似乎沒有前途。
整體來看,這些文章和圖片是自18世紀50
年代以來的美國教育的縮影。老師、家族教
師、父母親、親戚、課本、小說、非小說讀物
和《圣經 》,這些都是總統們的教育歷程中重
要的部分,也影響著美國歷史。
總編輯弗雷德·L伊思雷爾是曾在紐約城
市大學教美國歷史的離休教授。他著有
Nevada’s/KeyPItman,并編輯了TheWAR
Di ary of Breckinridge Long andMjor
Peace Treaties of Modern History。1648-
1975,共五卷。他因參與編輯了《聯邦*高法
院的法官》(四卷)而獲得美國律師協會頒發
的作家獎。伊思雷爾教授二十五年來收集蓋洛
普民意調查并編輯成每年的參考手冊。
小亞瑟.M.史勒辛格是紐約城市大學艾伯
特.史懷哲人文學科研中興的主席。他有十
幾本著作,其他包括,《杰克遜時代》、《活力
中央.》、《羅斯福時代》(二 卷)、 <一千個
日子 》、《白宮中的約翰.F. 肯尼迪:》 。(羅
伯特·肯尼迪和他的時代}、 《美國歷史周期)
和《 威嚴的總統》。史勒辛格教授還是肯尼迪
總統(1961—1963)的特別助理。他一生獲獎
眾多,比如其中有普利策歷史獎、普利策傳記
獎、兩項國家圖書獎、班克羅大特獎、美
國文學院歷史金獎。
簡 介
在美國這個令教育和總統著迷的國度,奇怪的是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就美國總統
的教育寫過一本書。原因可能是美國總統和他們所受的教育之間的聯系太復雜,難
以明確。
總統像其他人一樣,他們也要經受所有人生經歷的影響。對于那些具有T.s.
艾略特所稱的“體驗天性”的人來說,一切事物都可能成為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在《白鯨記》(Moby Dick)中觀察社會公敵,我們可以說“一艘捕鯨船就是耶魯
大學和哈佛大學”。美國*偉大的自傳作家接受的正式學校教育很少,卻著有《亨
利-亞當斯的教育》。
因此,我們可以說是閱歷造就了總統。但是我們對于教育有一個較狹隘的定
義,那就是把它看成是學校和大學所教授的東西——正如“你是在哪兒接受的教
育”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式的教育是明確有形的,可以衡量。然而,歷史告訴我
們,總統們當年以學生的身份所接受的學校教育與他們在白宮的業績之間并無必要
的關系。
我們普遍認同喬治·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是三位
*偉大的總統。而華盛頓和林肯接受正式的學校教育非常之少,富蘭克林·D.羅
斯福卻接受過美國所能提供的*好的正式教育——格羅頓學校、哈佛大學、哥倫比
亞大學法學院。但是,不管他們所受的教育是怎樣的,他們都是人們心中偉大的
總統。
這并不是因為在華盛頓和林肯時代的大學教育資源稀少。畢竟,華盛頓的繼任
者約翰·亞當斯就是1755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的;托馬斯·杰斐遜于1762年畢業于
威廉瑪麗學院;詹姆斯·麥迪遜則是1771年畢業于新澤西大學(現在的普林斯頓
大學);詹姆斯·門羅于1776年畢業于威廉瑪麗學院;而約翰·昆西·亞當斯,是
1787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直到第七任總統安德魯-杰克遜,美國才有了另外一位
沒有上過大學的總統。
在美國總統史上,一共有九位總統從未上過大學。除了華盛頓、杰克遜和林肯
之外,在19世紀,還有馬丁·范·布倫、扎卡里·泰勒、米勒德·菲爾莫爾、安
德魯·約翰遜和格羅弗·克利夫蘭面臨教育方面的挑戰。甚至到了20世紀,這個
大眾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世紀,我們卻還有一位從未上過大學的總統,他就是哈里·
S.杜魯門。然而,歷史學家和政治家通常把杜魯門歸為“接近偉大”總統的范疇。
而美國歷史上三位*引人注目的“失敗”總統——詹姆斯·布坎南,1809年
畢業于迪金森大學;赫伯特·胡佛,1895年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理查德·M.尼克
松,1934年畢業于惠蒂爾大學。這三位總統都是大學畢業生。因此,一個學位并
不是在白宮獲得成功的保證,而沒有學位也不見得就會失敗。
但是,華盛頓、林肯和杜魯門這三位總統都因為他們缺少學校教育而倍感痛
惜。華盛頓和林肯碰巧使用了同一個形容詞來描述他們的教育——“殘缺的”。華
盛頓認為,美國民主的基本實驗需要大眾受過教育才能使之成功。在他的告別演講
上,他呼吁公民“完善公眾教育普及制度。為了與政府讓公眾發表意見這一點相
適應,公民受到教育是必須的”。
華盛頓總統頭腦里構思了一項明確的教育制度。1795年他在寫給副總統約
翰·亞當斯的信中說:“我們國家需要一所國家大學,這一直是我的明確觀點,建
校所需的場地和資金很久以前就已經預算好了。”同一年,他告之杰斐遜在首都創
辦大學的夢想,在那里,學校的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能
從國際化的師資力量中獲取知識,“我肯定能聯系上蘇格蘭一些*著名的老師加入
其中”。華盛頓補充說,通過招收全國各地的學生,一所國家大學應當“有助于消
除偏見和不合理的妒忌,而那些東西會阻礙或者削弱友誼,并且會危害國家的和
諧”。
在他的第八次且是*后一次年度咨文中,他把這項議案提交到國會。華盛頓
說:“對于我們各地的部分青年的普通教育,應該得到高度重視……這樣一個國家
教育機構的主要目的應當是,教育我們的青年了解政府管理。國會*迫切的任務就
是資助一項把知識傳授給青年的計劃,而他們將成為捍衛國家未來自由的衛士。”
這位建國之父的教育計劃幾乎沒有得到支持。在1799年華盛頓去世前六個月,
他再度懷著緊迫感重提了這個心愿。華盛頓再一次表達了他想建立一所國家大學的
“熱切的希望”,并留下豐厚的遺產作為將來建校捐款。然而,華盛頓的繼任者中
卻沒有人響應他建立國家大學的號召。
林肯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年輕政治家,他稱教育是“作為一個人能夠參與的*
重要的事情”。作為總統,1862年他簽署了《莫里爾法》(Morrill Land Grand Act),
該法為國立大學和學院提供公共基金。華盛頓和林肯這兩位偉大的總統,他們自己
沒能接受太多正式教育,卻努力為捍衛美國自由的未來衛士們改善教育設施。
這四十二位男性(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女性)總統不同的教育經歷可以說
是色彩紛呈,而有些則經歷曲折、坎坷,很有戲劇性。書中附加的栩栩如生且富有
想象力的插圖為文章增色不少。
本書的結論是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條條大道通白宮!
小亞瑟·梅爾·史勒辛格
前言
在1776年的《獨立宣言》中,托馬斯·杰斐遜列出了三十多條對英國國王的
不滿。十一年以后,在起草美國《憲法》的時候,這些開國之父很自然地反對世
襲君主制和國家元首的強權統治。他們建立了行政長官選舉制,而且有特定的任
期。《憲法》的**章第二條規定:“行政權應當賦予美國總統。他在四年的任期
內主持政府工作。”還有正式的憲法要求:總統必須是“出生在美國的公民”,年
滿35歲,且在美國定居十四年以上。憲法以“他”來指代總統,很可能開國之父
們認為婦女或者非白色人種的男人都不在考慮之列。關于任期限制的《二十二條
修正案》(1951)使用“人”來指代總統,說明已經認可婦女也能在政府部門
供職。
美國是**個建立總統選舉制的國家——總統有規定的任期。自從1789年
《憲法》的正式通過,國家每四年進行一次總統選舉。即便是在大的經濟蕭條時期
和戰爭期間,選舉都照常舉行。
這四十二位白人總統似乎很少有相似之處①。其中有五位未經選舉而成總統,
他們是約翰·泰勒、米勒德·-菲爾莫爾、安德魯-約翰遜、切斯特·阿瑟和杰拉爾
德·福特,他們上任是因為前任的死亡、被暗殺或者辭職。每一位總統都沒能長期
在任,不是由于個人選擇,就是因為政治命運。
這四十二位總統之中的一些人意志異常堅定,而其他人只是扮演了錯誤的角
色。雖然亞伯拉罕·林肯統一了國家,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都
遭遇了一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多數總統都表現平平,只是在復雜的崗位上盡到了他
們*大的努力。同樣的,在這種被選民選為領袖的人中間,似乎沒有一個固定的模
式。他們有如約翰·F.肯尼迪(43歲)的年輕者,也有如羅納德·里根(69歲)
的年老者。其中有知識分子,如麥迪遜、塔夫脫和威爾遜,還有樸素的思想家,如
偉大的杰克遜和失敗的哈丁。他們的個性類型包羅萬象,有熱情奔放的羅斯福總統
和杜魯門總統,還有沉默寡言的柯立芝總統和倔強的尼克松總統。約翰·亞當斯和
約翰·昆西·亞當斯是一對父子,正如喬治·H.w.布什和喬治·w.布什一樣也
是父子。本杰明·哈里森的祖父是有“老蒂普卡怒”之稱的威廉·亨利·哈里森。
西奧多·羅斯福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敬佩的遠親。總統們來自國家的各個州,從佛
蒙特州到加利福尼亞州。他們大多數經由國會或州長的官邸來到白宮。這些總統中
有六位曾是將軍。除了1860年林肯當選之后出現了可怕的內戰之外,全體選民還
是希望和平的權力過渡。
這些總統中的許多人曾奮力謀求總統的職務,而其他人卻是偶然地得到了總統
職位。不管怎樣,每位掌權者都以其對領導的理解而盡職盡責。每個人都有機會就
國外和國內事務做出重大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影響國家的走向。
這四十二篇文章重點介紹了歷屆美國總統的教育史。本書包括帶有照片說明的
三百多幅插圖,每幅插圖都透露了那位總統某方面的教育,而且大多數是**次
出版。
對比各位總統,他們各式各樣的教育經歷中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模式。然而,從
華盛頓到威爾遜的大多數總統都接受過古典形式的教育,其中包括學習《圣經》。
1900年以前的二十五位總統,其中十六位經歷了一些正式的高等教育。林肯是自
學成才的,杰克遜、范·布倫、泰勒、菲爾莫爾、安德魯·約翰遜和格羅弗·克利
夫蘭也是這樣。威廉·亨利·哈里森曾經在醫學院學習,而詹姆斯·加菲爾德學習
當牧師。
自1900年以來的十七位總統,除了哈里·杜魯門之外都上過大學。這些大學
有哈定總統就讀的只有三位老師,瀕臨關閉的俄亥俄中心學院,也有名牌大學,如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胡佛主修斯坦福大學的地質專業,而林登·
約翰遜在一所鄉村的德州大學上學,被作為小學教師培養。艾森豪威爾畢業于西點
軍校,而吉米·卡特畢業于安納波利斯的海軍學院。伍德羅·威爾遜是唯一獲得博
士學位的總統。而且,除了塔夫脫和威爾遜之外,1900年以后的十七位總統幾乎都
是表現一般的學生。
總的來說,這些文章和插圖也是18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的一個縮影。老
師、家族教師、父母親、親戚、課本、小說、非小說讀物和圣經,這些都是總統們
的教育歷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影響著美國歷史。
盧瑟福·B.海斯
(Rutherford B.Hayes)
哈爾·馬科維奇
年輕時候的盧瑟福·B.海斯(“盧德”)活潑幽默,這來源于姐姐法妮——一
—廠個頑皮的假小子的潛移默化。童年時期,法妮領著弟弟到附近的小樹林中去
探險。她還教會了年幼的弟弟一些啟蒙課程,她了解弟弟的脾性,知道如何通過輕
松的戲謔讓弟弟達到*佳狀態。比如說,盧德在進入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的**
年,破天荒地患上思鄉病,情緒低落,法妮針對母親在前段時間給弟弟所寫的信自
我解嘲,讓弟弟高興起來。索菲亞·海斯在信中抱怨法妮馬上就要結婚了,當然,
這就意味著她即將離開“娘家”。法妮為振奮弟弟的精神,寫了一封信給他,開玩
笑地說“女兒要離開娘家真是無恥下流、忘恩負義,不過我也不失為一個大大的
好人。”
盧德情緒好轉,堅持念完了大學的**年。在凱尼恩學院**年的學習生涯為
年輕的盧瑟福·B.海斯日后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他后來從事
與法律、軍事以及政治相關的事業,乃至到他人生的頂峰——美國總統選舉都與這
段時期的教育息息相關。1875年,也就是在他擊敗塞繆爾·蒂爾登的前一年,盧
瑟福·海斯在日記中憧憬自己即將成為總統候選人。海斯寫道,年近50歲的他時
不時還是會頭暈目眩,“太瘋狂了!我們的命運多么奇怪啊!”
盧瑟福·B.海斯學會在所有事情面前微笑,這不失為一個奇跡。他的父母為
了尋求幸福的生活,于1817年離開新英格蘭。這對夫妻在佛蒙特州的達默斯頓擁
有一家商店,但是1812年戰爭之后生意日漸冷清,于是夫婦倆決定到其他地方碰
碰運氣。他們選擇了哥倫比亞北部俄亥俄州一個名叫特拉華的小村子,在那兒,他
們買了一個面積為一百二十五英畝的農場。
在俄亥俄等待一家人的不是好運氣,而是心痛。夫婦倆的**個孩子胎死腹
中;女兒莎拉后來生病夭折了,兒子洛倫佐有一次在結冰的湖面上溜冰時掉進冰窟
窿里被淹死。*后,盧德·海斯成了遺腹子。盧德于1822年10月4日出生,他的
父親在此之前三個月患上斑疹傷寒去世了。
。母親索菲亞只得獨自承擔起撫養盧德和法妮的責任。當然她并不是一無所有,
她把當初夫婦倆購置的田地出租給佃戶,利潤十分可觀。而且,她的弟弟薩迪斯·
\伯查德隨海斯一家遷來俄亥俄州,成為當地一名富有的商人。薩迪斯一生都沒有結
婚,他為姐姐提供一些生活費,并幫助支付外甥女和外甥的教育費用。
法妮姐弟倆的啟蒙教育是在家中進行的。因為疾病和意外,索菲亞痛失丈夫以
及三個孩子,她不愿意讓盧德和法妮走出自己的視線。在兒童時期,姐弟倆一起玩
耍,一起學習。法妮比盧德年長兩歲,她為小弟弟朗讀威廉·莎士比亞和沃爾特·
斯科特爵士的作品。后來,她還教他法語。
1837年,15歲的盧瑟福·B.海斯進入艾薩克-韋伯在康涅狄格州的米德爾城開辦的大學預科班。韋伯
以前是耶魯大學的導師,他只接收二十位“好品質的聰明男孩子”。在此進行“全面的學習、可靠的教導和
嚴格的管束”。學習時間分成九點到中午,下午一點到四點,晚上六點到九點這三部分。海斯寫信給家里說:
“我只學習九小時,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學習。”韋伯學校的學費、食宿費用每月為250美元。這對當時工薪
階層每天大約一美元收入的狀況來說,的確是相當昂貴的費用。
\ 1838年,16歲的海斯開始寫日記。在他一生中。他定期記錄生活中各方面的事情。大量的日記為了解海
斯、他的大家庭和他在任時的政策提供了很多的資料。美國有三位總統一直保持著從年輕時養成的寫日記習
慣。他們是約翰·亞當斯、約翰·昆西·亞當斯和海斯。
海斯寫道:“在我開始寫日記時,我就已經有幾個目標。主要是:**是提高寫作……第二,學會流暢
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第三。完善決策。通過記錄下我的解決方案,我將會更加謹慎去做決定,并且當決定
形成時。我會更認真地堅持它們。第四和*后,我希望在日后閱讀我*初幼稚的預測、考慮不周的決定、抱
負、希望、不切實際的欲望和不成型的觀點時能從中受益,或完善它們。”
盧德8歲的時候,特拉華開設了一所私立學校。索菲亞把孩子們送進學校,姐
弟倆在里面度過了幾周悲慘的學習生活。他們的老師是蠻橫的丹尼爾·格蘭杰,據
說,他會鞭打行為不端的學生。有一次,他在上課的時候發現一個學生竊竊私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