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地震預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32643
- 條形碼:9787502832643 ; 978-7-5028-326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震預報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筆者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主要研究成果。
介紹了共軛地震,應該說這是中國大陸地區常有的一種地震類型,所謂共軛地震是指旋性相反、震級相等、走向正交的兩個地震。共軛地震中的**個地震是很難預報的,如果兩個地震相距的時間較長或者距離較遠,或許好預報一些否則要預報它們是有相當大難度的。
轉移地震是一種快地震。因為從地震開始轉移到再次發生地震的過程是很短的,甚至有時短到我們不能進行預報,但絕大多數轉移地震是能夠預報的。
地震力的運用也使我們在地震預報上有所突破,使用地震力就可以對地震震級進行四則運算了。
地震預報 目錄
宏觀地震學研究
用宏觀方法測定震源深度的量版
大地震研究
龍陵共軛地震群的特征
以耿馬、瀾滄地震為例再論共軛地震
東亞地區強震活動的50年周期
固體潮對海城地震的調制與觸發
b值研究
b值特征的研究
建筑抗震設計中的小、中、大震烈度研究
復發周期
地震的復發周期
復發周期用于長期地震預報——從董國勝同志預報8級地震談起
用復發周期等研究四川榮昌地震——兼論*大地震震級與弱震數目的關系
瀾滄-耿馬地震前的復發周期時空掃描
地震頻度研究
地震頻度衰減與地震預報
遠程前震與遠程余震——h值研究的重要補充
*強余震的識別
地震頻度衰減研究中的積分下限問題
關丁地震頻度衰減的一個證明
余震衰減公式的統一
地震預報的極限時間法
極限時間法與臨震預報
祿豐、武定、麗江諸地震的相互關系——兼論麗江地震的預報
用極限時間法分析四川吉居地震
用極限時間法分析2003年巴楚、伽師等地震前h值異常變化過程
轉移地震
轉移地震
地震力與弱轉移地震
主要論文目錄
編后記
用宏觀方法測定震源深度的量版
大地震研究
龍陵共軛地震群的特征
以耿馬、瀾滄地震為例再論共軛地震
東亞地區強震活動的50年周期
固體潮對海城地震的調制與觸發
b值研究
b值特征的研究
建筑抗震設計中的小、中、大震烈度研究
復發周期
地震的復發周期
復發周期用于長期地震預報——從董國勝同志預報8級地震談起
用復發周期等研究四川榮昌地震——兼論*大地震震級與弱震數目的關系
瀾滄-耿馬地震前的復發周期時空掃描
地震頻度研究
地震頻度衰減與地震預報
遠程前震與遠程余震——h值研究的重要補充
*強余震的識別
地震頻度衰減研究中的積分下限問題
關丁地震頻度衰減的一個證明
余震衰減公式的統一
地震預報的極限時間法
極限時間法與臨震預報
祿豐、武定、麗江諸地震的相互關系——兼論麗江地震的預報
用極限時間法分析四川吉居地震
用極限時間法分析2003年巴楚、伽師等地震前h值異常變化過程
轉移地震
轉移地震
地震力與弱轉移地震
主要論文目錄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