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星云說偈:1禪門智慧現代妙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888464
- 條形碼:9787801888464 ; 978-7-80188-84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星云說偈:1禪門智慧現代妙用 本書特色
詩偈,是禪者生命智能的精華,是佛陀法音的圓現,是古德修心的體驗,星云大師自禪者智慧、古德法語中拈提一首首詩偈,透過文字般若,獻給蕓蕓眾生。讓生命妙義猶如晴空朗照,與蒼茫人世花香漫溢。讓繁忙汲營的人生保有歡喜自在。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人心里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無法紓解。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里,可謂一大諷刺。而佛教所謂的「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隨著佛法的普遍,禪的精神廣為人們所喜愛。行者在禪師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頓開,或心開意解,一件件復雜的事情或心境,就這樣迎刃而解。禪,有如山谷清泉,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洗凈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帶給生命一股清涼自在。因此,禪門的公案、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錮的心靈,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翻開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發現禪宗的文獻浩瀚無比,并不亞于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于禪的本質直指人心活潑自在的源頭,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因此為時人所樂于記載傳誦,形成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公案、語錄和詩偈。傳及后世,因時空隔閡或個人體驗不足,使得初學者往往欲一窺堂奧,卻不得其門而入,為彌補此遺憾,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遂于臺灣電視公司開辟「星云禪話」節目,請我主講,并編輯成書,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可見社會人士亟需禪門思想來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繼而在盛情難卻下,我又于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持「每日一偈」單元,達二年之久。茲應大眾要求,將全部內容付諸文字,整理成書,以便咀嚼參究。唯一些詩偈的作者因年代久遠而佚失,殊為可惜。幸好禪門詩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并無礙于了解參悟。——星云禪師
星云說偈:1禪門智慧現代妙用 節選
詩偈,是禪者生命智能的精華,是佛陀法音的圓現,是古德修心的體驗,星云大師自禪者智慧、古德法語中拈提一首首詩偈,透過文字般若,獻給蕓蕓眾生。讓生命妙義猶如晴空朗照,與蒼茫人世花香漫溢。讓繁忙汲營的人生保有歡喜自在。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人心里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無法紓解。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里,可謂一大諷刺。而佛教所謂的「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隨著佛法的普遍,禪的精神廣為人們所喜愛。行者在禪師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頓開,或心開意解,一件件復雜的事情或心境,就這樣迎刃而解。禪,有如山谷清泉,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洗凈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帶給生命一股清涼自在。因此,禪門的公案、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錮的心靈,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翻開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發現禪宗的文獻浩瀚無比,并不亞于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于禪的本質直指人心活潑自在的源頭,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因此為時人所樂于記載傳誦,形成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公案、語錄和詩偈。傳及后世,因時空隔閡或個人體驗不足,使得初學者往往欲一窺堂奧,卻不得其門而入,為彌補此遺憾,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遂于臺灣電視公司開辟「星云禪話」節目,請我主講,并編輯成書,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可見社會人士亟需禪門思想來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繼而在盛情難卻下,我又于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持「每日一偈」單元,達二年之久。茲應大眾要求,將全部內容付諸文字,整理成書,以便咀嚼參究。唯一些詩偈的作者因年代久遠而佚失,殊為可惜。幸好禪門詩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并無礙于了解參悟。——星云禪師
星云說偈:1禪門智慧現代妙用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為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
1949年初到臺,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1967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推廣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佛教事業,并在世界各地創設200余所寺院道場。
文化事來方面:1976年創辦《佛光學報》,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盤版;2001年將發行20余年的《普門》雜志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有關佛學之兩岸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叢書》各100冊等。創立佛教電視臺人間衛視,以及創辦佛教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等。
教育事來方面:培養1300余位現代僧才,于五大洲弘法度眾。并創立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
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后四處云游弘法,創建國際佛光會。
近年致力兩岸佛教交流。2003年11月,應邀參加“鑒真大師東渡成功1250年紀念大會”;隨后率領佛光山梵唄贊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兩岸佛教共同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至港澳臺地區及美國、加拿大等地巡回弘法;2006年4月應邀出席于杭州舉辦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說,寫下宗教和平交流的新一頁。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傳》《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并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10余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