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時間簡史(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7535732305
- 條形碼:9787535732309 ; 978-7-5357-323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間簡史(插圖版) 本書特色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里,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插圖本全面更新了原書的內容,把許多觀測揭示的新知識,以及霍金*新的研究納入該書,并配以大量(250幅)照片和電腦制作的三維和四維空間圖。霍金曾不無得意地引用評論者的話說道:“我關于物理的著作比麥當娜關于性的書還更暢銷。”不知道這個插圖版本會使原來已經非常巨大的銷售數字“膨脹”多少。
時間簡史(插圖版) 目錄
時間簡史(插圖版) 節選
盡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極為清晰而機智,有些讀者仍然覺得難以掌握復雜的概念。為了使讀者加深理解,《時間簡史》還增加了240多幅彩色插圖,包括衛星圖像和照片。這些都應歸功于諸如哈勃空間望遠鏡和電腦三維和四維實體成像等技術進步之賜。詳細的插圖說明使讀者能體驗到星系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作為一本饗以讀者宇宙學的*新理解的經典著作,《時間簡史》插圖本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時間簡史(插圖版) 相關資料
膨脹的宇宙如果在一個清澈的、無月的夜晚仰望星空,能看到的最亮的星體最可能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幾顆行星,還有巨大數目的類似太陽但離開我們遠得多的恒星。事實上,當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某些固定的恒星相互之間的位置確實起了非常微小的變化——它們不是完全固定不動的!這是因為它們距離我們相對近一些。當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相對于更遠處的恒星的背景,我們從不同的位置觀測它們(圖3.1)。這是幸運的,因為它使我們能直接測量這些恒星離開我們的距離,它們離我們越近,就顯得移動得越多。最近的恒星叫做普羅希馬半人馬座,它離我們大約4光年那么遠(從它發出的光大約花4年才能到達地球),也就是大約23萬億英里的距離。大部分其他可用肉眼看到的恒星離開我們的距離均在幾百光年之內。與之相比,太陽僅僅在8光分那么遠!可見的恒星散布在整個夜空,但是特別集中在一條稱為銀河的帶上。遠在公元1750年,就有些天文學家建議,如果大部分可見的恒星處在一個單獨的碟狀的結構中,則銀河的外觀可以得到解釋。碟狀結構的一個例子,便是今天我們叫做螺旋星系的東西。只有在幾十年之后,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爵士才非常精心地對大量的恒星的位置和距離進行編目分類,從而證實了自己的觀念。即便如此,這個思想在本世紀初才完全被人們接受。 1924年,我們現代的宇宙圖像才被奠定。那是因為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證明了,我們的星系不是惟一的星系。事實上,還存在許多其他的星系,在它們之間是巨大的空虛的太空。為了證明這些,他必須確定這些星系的距離。這些星系是如此之遙遠,不像鄰近的恒星那樣,它們確實顯得是固定不動的。所以
時間簡史(插圖版) 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于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后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于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后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后來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計算機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于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后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并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