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神秘中國-布洛陀 本書特色
本書是“神秘中國”系列中的一冊,收集了眾多專家學者*新、*權威的關于布洛陀遺址的科研成果,帶領讀者在壯族歌圩的發祥地——田陽敢壯山,感受壯族歌圩的盛大場面,探秘壯族始祖布洛陀的故里,讓布洛陀的傳說更加切近現實,讓布洛陀文明不再神秘。
神秘中國-布洛陀 目錄
神秘中國-布洛陀 節選
本書是“神秘中國”系列中的一冊,收集了眾多專家學者*新、*權威的關于布洛陀遺址的科研成果,帶領讀者在壯族歌圩的發祥地——田陽敢壯山,感受壯族歌圩的盛大場面,探秘壯族始祖布洛陀的故里,讓布洛陀的傳說更加切近現實,讓布洛陀文明不再神秘。 布洛陀是百越壯人的始祖。傳說中,他是壯人中*強大的鳥部落的首領,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創世界。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是傳說中的布洛陀祖公的生日,從這一天開始到三月初九,周圍十幾個縣的群眾都絡繹不約地匯聚敢壯山,朝拜布洛陀祖公的神廟,形成了數萬把香火敬祖公的壯觀場面。布洛陀的精神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創新,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前進,才能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百年來,布洛陀的精神一直給壯人以力量,實際上已成為其民族精神的化身。
神秘中國-布洛陀 相關資料
書摘鳥圖騰 鳥的聲音和行蹤對于完全依賴自然的原始人來說,因為具有神秘的意味而受到崇拜和敬仰。廣西出土的石寨山型銅鼓上,身飾羽毛,頭著羽冠,競渡龍舟的羽人圖像比比皆是,這顯然是源于對鳥的圖騰崇拜。廣西貴縣羅泊灣銅鼓腰部有羽人圖案,上空有口中叼魚、展翅飛翔的水鳥,船頭兀立銜魚水鳥。水鳥對壯人先民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的,因而受到崇拜。壯人的龍舟競渡是鳥圖騰祭祀的一種形式。原始農業發展起來后,主要客觀條件受到神化,圖騰對象也得到了新的轉移和發展,對從事原始農業的壯人來說,掌握季節的變更和天氣的變化很重要。某些候鳥因為隨季節遷徙,對天氣變化格外敏感,客觀上預告了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被原始人視為神物,備加尊崇。鳥與農業緊密相連,壯族有“駱田”,壯語鳥發“駱”音,駱田,即鳥田。由于駱鳥有助農時,壯人感懷此鳥,奉為圖騰。傳說中,壯人始祖布洛陀即是壯人中最強大的鳥部落的首領。 蛙圖騰 壯人的蛙圖騰可以從銅鼓紋飾、民間傳說和風俗習慣中找到根據。廣西銅鼓上的蛙飾即為古代壯族圖騰,蛙飾是圖騰形象,蛙飾與銅鼓結合,銅鼓遂成為圖騰附著的“神靈器”,其中蘊含著神秘可畏的原始宗教觀念。現在廣西東蘭、風山縣一帶壯族還有祭祀青蛙的“蛙婆節”。每年舊歷大年初一,大清早起來,男女便成群競相到田中捉青蛙,先捉到的為青蛙頭,裝入竹筒,兩人抬著,掛紙插香,到村內挨家挨戶唱歌。然后再擇吉日送青蛙入山安葬,另豎長幡。一些地區的壯人賦予蛤蟆極神異的力量,認為日食、月食的發生皆為蛤蟆吞食日月所致。田東縣檀樂村壯族還有禁吃青蛙的習俗。青蛙不僅能預告晴雨,而且是稻田生產的益蟲。壯族崇拜青蛙,還包含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希望氏族和果實能具有青蛙那樣驚人的繁殖能力。 牛圖騰 很多地區的壯人村子至今還有“牛魂節”的習慣,有的地區固定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進行,也有的固定在每年農歷六月初六進行。為了慰勞辛苦了一年的牛,于是每家殺一只雞,做一些糍粑和粽子,點上香,在太陽落山前由每家家長向牛欄作祭祀:在牛欄上掛一小籮,籮中裝嫩草;用龍眼果或田螺做牛眼,松枝或筍做牛角,袖子做牛身,制成牛的模型;拿幾個粽子給牛吃。當天還禁止打牛,牛從下午起就停止勞動,次日也休息一天。各地“牛魂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