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80646
- 條形碼:9787802380646 ; 978-7-80238-06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本書特色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內容簡介
簡介 本書是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之一,主要內容包括社會理論、社會分層與結構變遷、社會保障與政策、社會心理和社會流動五大部分內容十五篇論文,作為獻給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三十周年的賀禮。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目錄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 節選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社會學研究所卷》內容簡介:社會學自19世紀上半期從哲學母體中脫胎分化以來,基本上是沿著實證主義的傳承發展的。在其早期命名人孔德那里,這門學科以自然科學為楷模,試圖發現社會構成和變遷的某種普遍規律性,力求對社會達到客觀性和真理性的認識,*終的目標是使社會研究成為一門科學,即“社會學”。可以說,社會學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基本上以實證主義為主線,其間雖然也曾受到新康德主義的“精神科學”(包括文化和價值)的有力排拒,引起過一次次關于這門學科性質的論辯,但這些對立的觀點和視角始終沒能改變社會學的初衷。尤其進入20世紀后,社會學的研究重心從歐洲大陸轉移到北美后,美國社會學以其鮮明的實用性并以應用研究為主要方向把這門學科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美國社會學的幾個研究中心代表了實證主義社會學所達到的*高成就:以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為代表的哥倫比亞大學在調查方法和統計技術上的探討為社會學研究的規范化提供了標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