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發現孩子: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7800876667
- 條形碼:9787800876660 ; 978-7-80087-66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現孩子: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揭示了如何培養孩子的新觀念和新方法。蒙臺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去觀察、對外界作反應、去學習、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讓自己獨處的需要。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傳統,去尋求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在本書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學習熱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使是對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應是為他們上學作準備,而是為了他們的生活。”
發現孩子: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內容簡介
蒙臺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響整個世界的教育體系,關鍵在于她在總結盧梭、裴斯泰格齊、福祿貝爾等人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兒童觀念。她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使其按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為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為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塊;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師和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和研究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發現“童年的秘密”;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的個性,促進兒童的智力、精神、身體與個性自然發展。她還利用**手觀察資料和“兒童之家”的實驗,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兒童發展的規律。
蒙臺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去觀察,對外界作出反應,去學習,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讓自己獨處。為此,蒙臺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傳統,尋求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在本書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傳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學習熱情的方法。正如蒙臺梭利所言:“即便是對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應是為他們上學準備,而是為了他們的生活。”
發現孩子: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目錄
新生兒的誕生
心理胚胎
有吸收性心智的本質
心靈是怎樣建構的
孩子的行為能力
三歲孩子
讓孩子回歸自然
兒童的公民權利
怎樣接受進入這個世界的嬰兒
愛的導師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新時代老師
成人和兒童
為孩子提供美麗、適宜的環境
培養孩子穩定的注意力
對孩子進行意志教育
對意志進行不懈的訓練
智力與孩子自由
智力發育的特征
選擇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活動
天才的秘密
想象可以創造奇跡
兒童想像力的培養
不要包裹孩子
……
發現孩子:了解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作者簡介
瑪利亞·蒙臺梭利,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納地區,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被譯成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并不多見”。在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立的蒙臺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