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學家茶座(第9輯) 版權信息
- ISBN:720903854X
- 條形碼:9787209038546 ; 978-7-209-03854-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學家茶座(第9輯) 內容簡介
常言道:名山名水出名茶。茶樹本來是野生植物,乃“南方之嘉木”,一般都生長在氣候溫暖潮濕、自然環境秀美且人煙稀少的山區。如果環境受到破壞或污染,茶樹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茶葉的味道就會發生變化,好茶也就變成了次茶。由此可見,茶樹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茶樹如此,飲茶
亦然高雅的環境,恬靜的氛圍,這是品茶的基本要求。倘若在吵鬧雜亂的環境中,再有品位的茶客也絕難領悟飲茶的妙處。總之,茶樹需要好的環境,飲茶也需要好的環境,因此,營造和保持良好的“茶環境’’就應是一切愛茶之人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標。
法治也要有相應的環境。法治既是一種社會管理模式,也是一種社會行為方式。在任何國家中,法治的實現都必須以社會成員“按規則做游戲’’的行為習慣為基礎,而社會環境對于人的行為習慣起著重要的養成作用。在美好的環境里,人的行為也會趨向美好;而在丑陋的環境里,人的行為則會變得丑陋。換言之,環境可以改變人們的行為。例如,國人多有隨地吐痰的陋習,但是在五星級賓館那清潔明亮的大廳里卻往往能夠克制自己;國人多缺乏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但是在那些秩序井然的外國旅行時卻往往能夠循規蹈矩。究其原因,環境使然。因此,中國要建成現代法治國家,就必須努力構建適應法治需要的“法環境”。所謂“法環境”,就是能夠保障并促使人們按照法律規則做事的社會環境。在這樣的“法環境”中,守法是人們的基本行為模式,無論是政府高官還是平頭百姓,都要老老實實地“按規則做游戲”。在這樣的“法環境”中,奉法者強,守法者眾,那些有邪念或陋習的人就會像在五星級賓館的大廳里隨地吐痰一樣感受到環境壓力,并自覺或不自覺地約束其行為。誠然,營造這樣的“法環境”并非一朝一夕或靠一人之力即可完成的事業,但我們必須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
現在法學界的學風和文風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我們可能從西方的制度中讀出了法律的對抗,卻沒有注意到中國文化的中庸;我們知道了論文的范式,卻無法擺脫語言的僵硬。這樣的氛圍難免將人的思想被禁錮在一個個框框里。
《法學家茶座》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茶座》主張用老百姓的話,說老百姓的事,談老百姓關注的問題,講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她別開生面,沒有居高臨下,也沒有生搬硬套,有的只是平等的交流,觀念的碰撞。讓法學走出超凡脫俗的“象牙塔”,步入尋常百姓家,這就是《法學家茶座》一貫的追求。
法學家茶座(第9輯) 目錄
【法治漫談】郝鐵川 民間法治意識何以難產
朱偉一 敬畏法律?/009
鄒平學 細節之變的制度力量
【法學札記】喻中 法律與藝術的對峙
柯華慶 法律:做蛋糕與分蛋糕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