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教我 本書特色
在黑暗勢力面前,他惡魔般地矗立著;在人民大眾面前,他忠實如牛。他就是魯迅,因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良知,而被譽為“民族魂”。在他五十六年的戰斗生涯中,他的創作達三百萬字,譯文約二百五十萬字,顯示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實績,成為世界文學寶庫的珍品。 本書為“而已叢書”之一。作者本著從魯迅出發的信念,對魯迅著作進行竭澤而漁式地梳理,提出了魯迅“立人”思想的有關發現。
魯迅教我 內容簡介
題記
魯迅研究一個重要方面軍的代表
——紀念李何林先生誕生一百周年
致力于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的偉大思想家
魯迅思想中的人性問題
附:魯迅為什么憎惡李逵
“立人”:革新生存的根本觀念
“立人”就是立文化
附:國民性是根本的政績
魯迅的文化意義
人類生存的困境與魯迅的文化創新
從魯迅出發,回到人類生存、溫飽和發展的抗爭
——為1993“魯迅研究的新路向”研討會而作
魯迅與傳統
魯迅與科學
魯迅做了哪些文化工作
魯迅在二十一世紀
奉答《東方早報》趙嵐先生
《新青年》九十華誕與“讀經運動”
附:請讀一段經
關于魯迅財富觀的筆記
魯迅文學與左翼文學異同論
魯迅在仙臺:期待超越的一頁中日交流史
——為“魯迅的起點:仙臺的記憶國際學術討論會”作
希望的失落
魯迅說雜文
魯迅:“我的雜感常不免于罵”
魯迅贈景宋自作集的題詞
趙瑞蕻先生著《魯迅<摩羅詩力說>注釋·今譯·解說》讀后記
王宏志著《魯迅與“左聯”》讀后
林賢治著《人間魯迅》讀后
孫郁著《二十世紀中國*憂患的靈魂》試評
讀《假如魯迅活著》
當下小說家對“國民性”的追尋
對于魯迅的發現和解讀
——和錢理群學兄討論
寫在《魯迅教我》后面
致謝
魯迅教我 目錄
魯迅研究一個重要方面軍的代表
——紀念李何林先生誕生一百周年
致力于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的偉大思想家
魯迅思想中的人性問題
附:魯迅為什么憎惡李逵
“立人”:革新生存的根本觀念
“立人”就是立文化
附:國民性是根本的政績
魯迅的文化意義
人類生存的困境與魯迅的文化創新
從魯迅出發,回到人類生存、溫飽和發展的抗爭
——為1993“魯迅研究的新路向”研討會而作
魯迅與傳統
魯迅與科學
魯迅做了哪些文化工作
魯迅在二十一世紀
奉答《東方早報》趙嵐先生
《新青年》九十華誕與“讀經運動”
附:請讀一段經
關于魯迅財富觀的筆記
魯迅文學與左翼文學異同論
魯迅在仙臺:期待超越的一頁中日交流史
——為“魯迅的起點:仙臺的記憶國際學術討論會”作
希望的失落
魯迅說雜文
魯迅:“我的雜感常不免于罵”
魯迅贈景宋自作集的題詞
趙瑞蕻先生著《魯迅<摩羅詩力說>注釋·今譯·解說》讀后記
王宏志著《魯迅與“左聯”》讀后
林賢治著《人間魯迅》讀后
孫郁著《二十世紀中國*憂患的靈魂》試評
讀《假如魯迅活著》
當下小說家對“國民性”的追尋
對于魯迅的發現和解讀
——和錢理群學兄討論
寫在《魯迅教我》后面
致謝
魯迅教我 節選
文學藝術。文藝是什么?“不過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時代的人生記錄”(
《文藝與革命》)。“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
的前途的燈火”(《論睜了眼看》)。魯迅有一句名言,說他之所以寫小說“
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我怎么做起小說來》)。而“無產者
就因為是無產階級,所以要做無產文學”(《“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
》)。這對于文學的階級性,真是一語道破,令人無可逃遁。對于文藝的性
質、意義和作用的問題,魯迅直截明快地指出:“我以為根本問題是在作者
可是一個‘革命人’,倘是的,則無論寫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
即都是‘革命文學’。”(《革命文學》)當魯迅苦心孤詣提倡的現代木刻初
初興起的時候,有人問它的*后目的和價值,魯迅答道:“現在只要有人做
一點事,總就另有人拿了大道理來非難的,例如問‘木刻的*后的目的與價
值’就是。這問題之不能答復,和不能答復‘人的*后目的和價值’一樣。
但我想:人是進化的長索子上的一個環,木刻和其他的藝術也一樣,它在這
長路上盡著環子的任務,助成奮斗,向上,美化的諸種行動。至于木刻,人
生,宇宙的*后究竟怎樣呢,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答復。也許永久,也許滅亡
。但我們不能因為‘也許滅亡’就不做,正如我們知道人的本身一定要死,
卻還要吃飯也。”(《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九日致唐英偉信》)魯迅論述文學藝
術的意見非常豐富,除了文藝之所以是文藝這本身的特性以外,大凡文藝與
政治、文藝與宣傳、文藝與階級、文藝與作者、文藝的典型創造、文藝與生
活、文藝的風格等等問題,八九不離十,魯迅大多是從人出發并以人為歸宿
來論述的。
教育。魯迅是主張教育應利于發展人的個性的。他說:“現在的所謂教
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要適如其分,發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也料不定將來究竟可有
這樣的時候。”(《兩地書·四》)魯迅嚴厲批評教育上的“堅壁清野主義”
和“寡婦主義”,批評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出自對于一代一
代新的兒童的成長的偉大的愛。
政治。魯迅一生除了極短暫的一瞬生活在辛亥革命成功建立的臨時革命
政府統治下之外,主要是生活在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的反動
統治下。魯迅從一九一八年投身到新文化運動以后,在實際的社會改革中,
越來越感受到反動政治的壓迫。“不革內政,即無一好現象”(《兩地書三
·四》)。魯迅堅定地、巧妙 ……
魯迅教我 作者簡介
王得后,譜名德厚。退休老人,漢族公民。生于舊社會,長在紅旗下。大學本科,不名學士。生逢其時,幸得以研究魯迅為職業,歷三十有年。缺知少識,忝為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館員。災梨禍棗,竟有專著《兩地書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1995年再版),《魯迅心解》(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出版);《(吶喊)導讀》(中華書局2002年出版):論文集《魯迅與中國文化精神》(花城出版社1993年出版)。雜文集《人海語絲》(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出版),《世紀末雜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