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木頭里的東方 本書特色
一個屋頂上幾乎找不到一條直線,統一追尋著形象的向上騰起的動勢,這種以曲線為美,追求動感,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法則。
建筑,在很多時候都極像是中國的國畫或書法,它的韻致是怎樣郁結,怎樣起承或是發散,或者如何在常人想不到的地方憑空獲得一種靈感,都是自然天成的妙手偶得。
中國人以木頭為*基本原料開始搭建房屋,中華民族注定了就一直會以群體本位文化特征而著稱于世,他們延續并發展了以外勢中心和相互支持依靠為特征的民族類群文化,它有別于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和自我依靠為核心的特征,這恐怕也可以看作是當世界其它同樣悠久的古老文明全都在近代工業文明還未到之前就已消亡,而中國古老文明卻能延續至今,并且在工度發達的今天反而可能煥發新的活力的主要原因。
木頭里的東方 內容簡介
如果要用一塊小小的木頭和數字來搭配出一個故事,我會這樣講:古希臘人*初就是用一塊小木頭制成了一弦琴,帶著“一切皆數”的哲學精神,然后就在上邊反復地實驗,然后找到了構成音樂的一切元素。而在遙遠的中國,《莊子·天下篇》則定下了另一種基調: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本書是通過圍繞中國人生活的木頭,比如建筑、家具、筷子、棺材、木船,以及由木頭構成的無所不在的一種文化氛圍,來復活中國傳統及文化的跡近自然的哲學追求及生活態度、文明沿革,東方的神秘、自然、恬淡、雋永、雍容以及一部另類歷史都在本書得到角度奇特的解讀。
木頭里的東方 目錄
東方的大門
木頭房子
獨木崇拜
以木為本
二、神秘的木匠
輪扁造車
祖師爺魯班
民間木工
三、傳統建筑
木頭*初的味道
古代建筑特征
官式大木
大木作結構構件
民間工美
四、宮殿巡禮
阿房宮與未央宮
宮殿掠影
美麗的大屋頂
高度、色彩與等級
那些大樹
五、回憶四合院
四合院與胡同
同一屋檐下
宗法與家族制度
退化的個體
六、木頭里的中庸
中庸之道
理性的幸福
中國佛教
道家精神
七、以斗拱為例
東方結構
一道大梁
斗拱解構
八、東方弧線
門臉觀止
天人合一
原始崇拜
曲線之美
九、園林美學
園林穿行
天工開園
移步借景
輞川別業
十、東方家具
尋找紫檀
紋理與漆飾
榫卯
明清家具
十一、以筷子為支點
伸長的手指
筷子與刀叉
禁忌與迷信
十二、*后的棺材
懸棺之謎
東方死亡觀
鼓盆而歌
十三、木頭里的藝術
木雕
梨園傳奇
聽木頭唱歌
十四、海上舟楫
乘桴于海
鄭和下西洋
海禁與鎖國
十五、永恒的田園
歸田園居
重回漢唐
道法自然
附:參考書目
木頭里的東方 節選
九、園林美學
移步借景
中國園林造型獨特,造園手法異常豐富,即使是一個很小的繁復富麗的園林,也絕沒有一樣東西是多余的,這跟寫文章是一樣的道理,可有可無的一定得拿去,因為它對中心旨趣不但無關,而且還會因了冗雜而有所分化與消釋。每一樣東西當然也不是孤立的,因為它仍然在一個主題之內,這樣,哪怕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石頭,也可能有著無法替代的“點景”與“引景”的作用。仍說蘇州園林墻上的那1000多種漏窗,絕不是隨意而開的,而是,它使得園林景中有景,有界非界,似隔非隔,小大相形,里外互見,變化萬端。
但單純靠一些門窗的形制變化必然并不時時討好,所以,還必須為園林找尋更多的出路與方法,使得空間的美感在造園手法上做到“胸中有丘壑”,這樣布置起來,也就有了任意組織與創造空間的可能性,一般常用的專業名詞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都是這樣具體手法的應用,并且在實踐中還可因勢利導地臨場發揮,更增益其層次,比如,單是借景一法中又分出遠借,鄰借,仰借,俯借,鏡借等。
……
木頭里的東方 作者簡介
石映照,男,1968年生人,原籍四川,有《古典音樂筆記》、《中國城市的1000個細節》、《豺知道》、《自私自利》等作品。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