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劉安評傳 目錄
序
前言
**章 緒論
一、劉安生平與著作概述
(一)生平概述
(二)著作概述
二、評價劉安的難點與劉安史料辨析
(一)評價劉安曲難點
(二)劉安史料辨析
第二章 劉安所處時代的社會變化
一、社會經濟由恢復發展到繁榮
(一)漢初社會經濟的殘破
(二)西漢前期恢復發展生產的措施
(三)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與繁榮中潛伏的問題
二、政治上由無為、大行分封到有為、強化皇權
(一)由無為到有為
(二)由大封諸侯王到強化中央皇權
三、思想文化上由學術活躍、黃老盛行到儒術獨尊
(一)西漢前期學術思想活躍與黃老學說盛行
(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三章 歷史轉折時期的悲劇人物
一、叛王之子
(一)劉安之父劉長為劉邦養子
(二)劉安幼年喪父
二、欲以文才順取天下的諸侯王
(一)由列侯至封王
(二)以文才迎合君主欲順取天下
三、從不甘失落走向謀反的諸侯王
(一)身陷逆境又不甘失落
(二)謀反未成家破人亡
第四章 傳世巨著《淮南子》
一、承上啟下的學術地位
(一)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二)開后世學術的先聲
二、光輝的哲學思想
(一)確立“道”的唯物主義理論體系
(二)賦予“無為”以積極的內涵
(三)發展辯證的理論思維
三、安民的治國方案
(一)提倡利民的社會變革
(二)改造、完善“君道無為”的學說
(三)強調治國之本在于安民
(四)主張“兵之勝敗,本在于政”
四、燦爛的科技、文史成就
(一)養生學
(二)天文學
(三)地理學
(四)文學
(五)史學
第五章 余論與結語
一、劉安與董仲舒的比較
(一)相同之處
(二)相異之處
二、劉安對后世的影響
(一)對統治者的影響
(二)對民間的影響
三、結語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附錄
參考書目
跋
劉安評傳 節選
儒家在西漢前期的地位雖不如道家,但其勢力正在迅速抬頭,日益為統
治者所賞識,漢高祖就是由輕視儒家轉變為重視儒家的。在反秦戰爭年代,
劉邦以為儒生無益于爭奪天下,竟在儒生帽中撒尿,以示輕蔑。但隨著西漢
政權的建立,劉邦開始知道儒家思想對統治有益。他的異母弟劉交,是從學
于茍子門人的儒生,從劉邦稱漢王至封劉交為楚王之前,劉交一直是劉邦貼
身的謀士。劉邦稱帝后,功臣們飲酒爭功,肆意胡鬧,使劉邦很憂慮。儒生
出身的博士叔孫通乘機對劉邦說:“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
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劉邦就讓叔孫通征集了原魯國地區的30名儒生
與劉邦的侍從及叔孫通的弟子一起演習朝儀。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長樂
宮落成,按叔孫通制定的朝儀,諸侯群臣朝見皇帝,并設酒宴,自始至終都
很有秩序,沒有一人敢喧嘩失禮。劉邦高興地說:“吾乃今日知皇帝之貴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于是將叔孫通提升為中央要員太常,追隨
叔孫通多年未曾發跡的弟子們亦都當上了郎官。叔孫通所說“夫儒者難與進
取,可與守成”,真是一言中的,使劉邦開了竅,認識到儒家學說對鞏固統
治的重要性。所以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在平定黥布叛亂后的回軍
途中,雖身帶箭傷,還親自去魯(今山東曲阜),以牛羊豬三牲全備的隆重禮
儀祭祀孔子,開了封建帝王祭孔的先例,也是統治者尊孔的開始。
P55
劉安評傳 作者簡介
王云度,江蘇省無錫市人,1935年9月生。1957年8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秦漢史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中國農民戰爭史學會理事、徐州兩漢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論著有“秦史編年》、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新編中國通史·秦漢編》、《秦漢斷代史專題研究》、《秦帝國史》、《試論秦統一后社會經濟的發展》、《略談秦文化的歷史地位》、《秦漢時期對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關系的探索》、《秦漢時期統治思想的演變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初步形成》、《評價漢武帝必須注意其晚年的轉變》等。曾獲江蘇省首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高校首屆社科優秀著作一等獎各一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