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張愛玲 版權(quán)信息
- ISBN:7543436477
- 條形碼:9787543436473 ; 978-7-5434-3647-3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愛玲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從張愛玲豪華家族對她影響的分析中,打開了一條能讀懂張愛玲的新路。因此本書既是豐潤張氏的百年家族史,也是從另一角度寫的張愛玲傳。
張愛玲(1920—1995),原籍唐山豐潤,生于上海。本名張煐,英文名eileen chang,譯音“愛玲”。約三四歲便與弟弟跟家塾老師讀古書,喜讀中國古典小說和通俗小說,舊式家塾盡管脫離時代太遠,卻給張愛玲打下了堅實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礎(chǔ)。1930年,張愛玲進黃氏小學讀書,開始接受新式學堂教育。后又升入上海圣瑪利女中,在學習上漸漸展露才華,這一時期是她創(chuàng)作的重要醞釀時期,中學六年在文學上的嘗試,為她早來的輝煌作了*好的鋪墊。1939年赴香港讀香港大學。1942年香港淪陷,返回上海,開始為雜志撰寫文章。1943年因《沉香屑——**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而一炮走紅,緊接著又連續(xù)推出了《茉莉香片》、《心經(jīng)》、《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小說。1944年與胡蘭成結(jié)婚,1947年離婚。1952年重赴香港。1956年與賴雅結(jié)婚。1995年在美國的寓所內(nèi)去世。
張愛玲 目錄
發(fā)現(xiàn)了張愛玲
臺灣、香港的張愛玲熱
大陸的張愛玲熱
二、絕代豪華
祖母是李鴻章的愛女
祖父是清代名臣
三 舊家庭·新女性
遺老與遺少——張愛玲的父輩
新派的母親和姑母
壓垮了的一代——弟弟
四、兩種不同的教育和生活
舊式家塾與舊學根底
新式學堂和新文學嘗試
擺脫牢籠
沖擊與浪花
五、亂世文章
“出名要趁早”
舊式家庭的情與欲
無望的前景
時代、家世、經(jīng)歷造就的一代才女
六、婚姻、服飾、愛好與家族影響
為什么總選擇大齡男子
驚世駭俗的服裝
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
家族背景與寫作背景
一身傲骨
七、故事沒有完
適應(yīng)的困難與出走
急管誤用弦
故事沒有它
附錄一 張愛玲家族世系簡表
附錄二 張愛玲年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張愛玲 作者簡介
馮祖貽(1942——),江蘇江陰人。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同年考入該系研究所,師從何茲全教授,攻讀魏晉南北朝史。后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主編《清末社會思潮》、《中國近代社會思潮》、《西南軍閥史》、《西南軍閥十人傳》,著述有《鄒容陳天華評傳》、《章太炎詩文選譯》等,并發(fā)表過學術(shù)論文百余篇。現(xiàn)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