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先知 內容簡介
當代的曙光,被選而被愛戴的亞墨斯達法,在阿法利斯城等候了十二年
,等他的船到來,好載他歸回他生長的島上去。
在第十二年綺露收獲之月的第七天,他出城登上山頂,向海凝望,他看
見了他的船從煙霧中駛來。
他的心扉砉然地開了,他的喜悅在海面飛越。他們在靈魂的嚴靜中禱告
。
但當他下山的時候,忽然一陣悲哀襲來,他心里想:
我怎能這般寧靜地走去而沒有些憂哀?不,我要精神上不受創傷地離此
城郭。
在這城圍里,我度過了悠久的痛苦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誰能撇下這痛
苦與孤寂,而沒有一些惋惜?
在這街市上,我曾撒下過多的零碎的精神,在這山中,也有過多的赤裸
著行走的我所愛惜的孩子,離開他們,我不能不覺得負擔與痛心。
這不是今天我脫棄了一件衣裳,乃是我用自己的手撕下了一塊自己的皮
膚。
也不是我遺棄了一種思想,乃是遺棄了一顆用饑和渴做成的甜蜜的心。
然而,我不能再遲留了。
那召喚萬物來歸的大海,也在召喚我,我必須登舟了。
因為,若是停留下,我的歸思,在夜間雖仍灼熱奮發,漸漸地卻要冰冷
變石了。
我若能把這里的一切都帶了去,何等的快樂啊!但是我又怎能呢?
聲音不能把付給他翅翼的舌頭和嘴唇帶走。他自己必須尋求“以太”。
鷹鳥也必須撇下窩巢,獨自地飛過太陽。
現在他走到山腳,又轉面向海,他看見他的船徐徐地駛入灣口。那些在
船頭的舟子,正是他的故鄉人。
于是,他的精魂向著他們呼喚,說:
弄潮者,我老母的孩兒,
有多少次你們在我的夢中浮泛。現在你們在我更深的夢中。也就是我蘇
醒的時候駛來了。
我已預備好要走了。我的熱望和帆篷一同扯滿,等著風來。
我只要在這靜止的空氣中,再呼吸一口氣,我只要再向后拋擲熱愛的一
瞥。
那時,我要站在你們中間,一個航海者群中的航海者。
還有你,這無邊的大海。無眠的慈母,
只有你是江河和溪水的寧靜與自由。
這溪流只還有一次的轉折,一次林中的潺諼。
然后我要到你這里來,無量的涓滴歸向無量的海洋。
當他行走的時候,他看見從遠處有許多男女離開田園。急速地趕到城邊
來。
他聽見他們叫著他的名字,在阡陌中彼此呼喚,報告他船的來臨。
他對自己說:
別離的日子能成為會集的日子么?
我的薄暮實在可算是我的黎明么?
那些放下了耕田的犁耙,停止了榨酒的輪兒的人們。我將給他們什么呢
?
我的心能成為一棵實果累累的樹,可以采擷了分給他們么?
我的愿望能奔流如泉水,可以傾滿他們的杯么?
我是一架全能者的手可以彈奏的琴,或是一管全能者可以吹弄的笛么?
我是一個寂靜的尋求者,在寂靜中,我發現了什么寶藏,可以放心地布
施呢?
倘若這是我收獲的日子,那么,何時何地我曾撒下了種子呢?……P3-5
先知 目錄
【冰心譯序】
先知
船的到來
論愛
論婚姻
論孩子
論施予
論飲食
論工作
論哀樂
論居室
論衣服
論買賣
論罪與罰
論法律
論自由
論理性與熱情
論苦痛
論自知
論教授
論友誼
論談話
論時光
論善惡
論祈禱
論逸樂
論美
論宗教
論死
言別
沙與沫
淚與笑
淚與笑
愛情的生命
傳說
在死人城中
詩人的死就是生
美人魚
笑與淚
夢
美
火寫的字
廢墟間
夢境
今與昔
孤兒寡母
時世與民族
在美神的寶座前
睿智的光臨
一個朋友的故事
真偽之間
致我的窮朋友
田野中的哭聲
茅屋與宮殿之間
兩個孩子
旅美派詩人
在日光下
展望未來
幻想女王
致責難者
情語
罪犯
情侶
幸福的家園
往昔之城
相會
胸臆
盲目的力量
兩種死
在時光的舞臺上
我的朋友
愛情的故事
啞巴畜生
和平
詩人
我的生日
孩童耶穌與初生的愛情
情侶的心聲
啊!風
情人的歸來
死之美
決別
安息
組歌
花之歌
人之歌
詩人的聲音
結語
先知 作者簡介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著名詩人、散文家和畫家,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文學流派“旅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歲創辦《真理》雜志,抨擊時弊,揭露封建陋習;21歲師從羅丹學習繪畫。紀伯倫的創作生涯分為兩個時期,以前以小說為主,后期轉向散文、詩歌。《先知》被公認為是他的“頂峰之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