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李健吾傳 內容簡介
李健吾——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翻譯家、文學評論家,法國文學研究專家,不是聊備一格沾點邊兒,而是實實在在,都有煌煌的建樹,有些至今仍無人企及。五四以來的作家中,像這樣高水平的全才,不敢說絕無僅有,頂多也是寥寥無幾。 本書作者將李健吾的一生分成“少年時期”、“中學時期”、“清華時期”等十三個篇章的內容向讀者講述了這位有豐贍著述,多方位建樹的傳奇人物的一生。
李健吾傳 目錄
**章 少年時期(1906.8一1921.9)
父親的功業
在村學念書
在西安東木頭市
在馬堪村
在良王莊火車站
父親的再次入獄與被害
*初的戲劇活動
第二章 中學時期(1921.9—192s.9)
文學三少年
曦社與《爝火》
請徐志摩演講
“吃癟蹇先艾”
多事的兄弟
那個“川針”
第三章 清華時期(1925.9—1931.8)
朱自清先生
王文顯先生
戲劇社社長
清華園里的才子
馳騁在北平文壇上
情在師友間
還鄉與大奠
相戀與訂婚
第四章 留法時期(1931.8—1933.8)
赴法途中
“火線之外”
日夜研讀福樓拜
在魯昂和克洼塞
在意大利漫游
第五章 北平時期(1933.8—1935.8)
雙喜臨門
進入太太客廳
批判的鋒芒
《這不過是春天》
心靈的探險
藝術的良心
刪削的情書
孤寂的心志
《福樓拜評傳》
第六章 暨大時期(1935.8—1937.11)
初來乍到
情誼與糾纏
信任與駁難
一場“濫官司”
《十三年》與《新學究》
不可或缺的一員
戰亂中的情誼
第七章 孤島時期(1937.11—1941.12)
寂苦中的掙扎
走出書齋
懸念周作人
舞臺上下
《黃花》和《草莽》
劇壇盟主
師生之間
學術研究
藝術的囚徒
第八章 淪陷時期(1941.12—1945.8)
做了李龜年
獨具特色的改編
蟄伏中的譯述
毀譽難說的《青春》
轟動一時的《金小玉》
被捕與逃亡
第九章 復興時期(1945.8—1949.5)
當了編審科長
在勝利的喜悅中
創辦上海實驗劇校
編輯《文藝復興》
奔走呼號
與石揮的爭論
與田漢的商討
旁敲側擊
未酬的壯志
《和平頌》引發的不和平
退守書齋
惶惑中的期待
- 主題:目前最好的李健吾傳記
韓石山愛李健吾,我亦如此,不僅是在才華上,更是在人格上。去年我曾和好友爭論周揚其人,我認為周揚有其理想主義的一面,好友認為周揚的問題是不敢當“普通人”,我如今覺得他說到了點子上的。然而在特殊的年代,做一個忠于自己、忠于事實、忠于藝術的“普通人”何其之難,自己身處困境卻又能不顧一切去幫助別人又是難上加難。我不由得想起我父親,他那些被我們母子低聲埋怨的行為,給學生、朋友送去一筆筆雪中炭,卻不管自己的境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原來是我格局小了,我把自己裹進名為命運的殼里,用“自顧不暇”為自己的冷淡辯護。我想起了巴金在《隨想錄》里的自白:“見了熟人也故意躲開,說是怕連累別人,其實是怕牽連自己”。然而李健吾是剛猛的,他什么也不怕。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