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壇五十年 本書特色
曹聚仁先生與20世紀中國文壇的許多著名學者都有過交往,本書真實而生動地記述了當代文壇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這些文壇軼事無疑是研究現代中國文學史的一份珍貴資料。 胡適之成為新文化運動導師,對于這一邁動是有利的,因為他一直訴之于理性,而不訴之于激越的情感的。……和胡適一樣,訴之于冷靜理性的,則有魯迅。魯迅在丈藝上的造詣,比胡適高,對青年人的影響,也比胡適廣,但魯迅的文體,比胡適不容易學,周、胡兩人,并不如有些人所想象的,水火不相容,他們都是《新青年》的前驅戰士,而且在學問上是彼此相推重的。 《文壇五十年》是一部回憶錄性質的書,和梅蘭芳的《舞臺生活四十年》相仿佛。我以四周師友的生活為中心,只是以史人的地位,在文壇的一角作一孤立的看客而己。
文壇五十年 內容簡介
《文壇五十年》系我國現代已故著名記者和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回憶錄性質的著述。此書*初于50年代中期由香港新文化出版社出版。由于當時的印數和發行范圍有限,大陸廣大讀者很少有人讀悉。此事距今已有40余年。今征得作者長女曹雷同意,并授權首次在大陸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曹聚仁先生寫與20世紀中國文壇的許多著名學者都有這交往,本書真實而生動記述當代文壇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這些文壇軼事無疑是研究現代中國文學史一價珍貴的資料。這也是我們今天重新出版此書的一個緣由。
整理這部著述時,我們發現原書存在不少疏漏,這次出版,我們作了認真的校勘,但有些地方,為保持原書面貌,只加注以示正誤。此外,原書分“正”、“續”兩集,為方便讀者閱讀,此次出版,將兩集合并為一。茲此說明。
文壇五十年 目錄
上 篇
年輕時代的上海
一個劉姥姥的話
桐城派義法
啟蒙
報章文學
江西詩派
新體詩
《人境廬詩草》
譯詩與詩境
新小說
新戲曲
梁啟超
晚清
民初
“五四”的前夜
《新青年》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
新文學運動
真假王敬軒
《嘗試集》
新詩
小說的興起
小品散文
《覺悟》與《學燈》
《北晨》與《京報》
《語絲》與《現代評論》
文學研究會
創造社
胡適與魯迅
王國維與郭沫若
章太炎與周作人
杜威與泰戈爾
下 篇
前記:我在上海的日子
革命的浪花
《學衡》與后《甲寅》
魯迅在上海
話劇之成長
新詩的進步
寫實主義的小說(上)
寫實主義的小說(下)
言志派的興起
《人間世》與《太白》·《芒種》
“大眾語”運動
報告文學
戲劇的新階段
戰爭來了
戰場上的文學
抗戰與詩歌
幾個詩人與作品
離亂中的小說
抗戰戲劇與新歌劇(上)
抗戰戲劇與新歌劇(下)
小品散文的新氣息
文藝批評之新光
史料述評
文壇五十年 節選
替新體詩開辟門庭自成一家的,首推黃遵憲(公度),他是維新變法的主要人物。曾任駐日本使館參贊,新加坡、舊金山總領事,富有世界知識,時代眼光。他任湖南按察使時,參與新政的推行;戊戌新政,在北京是失...
文壇五十年 作者簡介
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現代學者、作家、報人。曾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學,主編過《濤聲》等雜志。晚年移居香港。平生著述逾四千萬字,結集行世的有《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上海春秋》、《文壇五十年》、《聽濤室人物談》、《我與我的世界》、《書林新話》、《文壇三憶》、《萬里行記》等,凡數十種。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